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黄去非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4):23-26
汪元量作为宋末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堪称“诗史”的现实主义杰作。他的诗除了内容独特为世人瞩目外 ,在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以说 ,汪元量的诗歌同文天祥等人的诗歌一起 ,代表了宋末文学的主流和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3.
4.
刘熙载行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抱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2-107
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的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然而其生平事迹人们却所知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刘熙载自己作品提供的信息有限;二是其不喜交游,朋友记载得也少.但是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考索,还是可以把握其行踪的.刘熙载除了在京城作官和主讲龙门书院外,还设馆山东禹城、河北定兴,赴武昌江汉书院和广东学政任.这些行踪或相关记载语焉不详,或鲜为人知.笔者一一补充、钩稽,旨在还原历史,让人们了解一个具体实在、活生生的刘熙载. 相似文献
5.
李青枝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23-225
从汪元量的诗文及其行为活动中剖析他的儒家思想,同时也探讨了杜甫对他的诗歌创作及其精神方面的影响,汪元量虽以黄冠归隐,却具有极深的儒家情结. 相似文献
6.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7-104
康熙十一年蒲松龄等人来游崂山,但行程之记文字寥寥。今根据地方文献与崂山地理形势,复建了其游崂经行路线与当见景致,探明了观日、观海市之青玉涧、番辕岭的所在,考证此行尚有崂山北麓的鹤山之游。对蒲松龄二次来崂与对崂山道乐有所贡献的传说进行了考察,认为或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1):1-6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辨析,考证赵弘殷(宋太祖父)在后周显德三年中的行迹,以及其死亡时间、地点与原因,订正相关史籍如《宋史·太祖纪》《东都事略·太祖本纪》等的记事讹误,并对造成如此记事疏漏、失误的宋初政治背景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8.
观照白居易漫长而坎坷的人生,结合其诗集、年谱等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白居易与徐州有着深厚感情,曾八次往来徐州。徐州乃白居易第二故乡,著名的燕子楼与诗人有深厚渊源,朱陈村也因诗人而备受关注。诗人的徐州行迹是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曾小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93-97
宋末遗民汪元量的诗歌记载和反映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被誉为"宋亡之诗史",具有"载正史之未载、补正史之不足"的史学价值。而汪元量用形象的手法反映一代之历史,其"诗史"亦具有诗的意蕴和美学价值。与杜甫"诗史"相比,汪元量的"诗史"明显带有自己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11.
王维早期行事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辉斌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3):19-22
王维开元年间的行止主要有1.王维与祖詠曾在开元五年、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过从四次。2.王维被贬济州后,曾任职曲阜一带,于开元十三年春正月获赦还长安。3.开元十四年夏,铨选后的王维被调任“淇上”,于赴任途中曾还家一次,被后人定为伪作的《休假还旧业便使》一诗,即为王维写于是时。 相似文献
12.
徽州谱牒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贞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2):104-108
本文论述了徽州谱牒的产生和发展;徽州谱牒的收藏现状、特点、价值。总结了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徽州谱牒对徽州宗族史和家庭史、人口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徽州谱牒的整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傅林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2,21(4):164-169
李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注重平民教育。他想要改革北宋的朝政,因为他未得机会进入仕途,所以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主张。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先驱,理由不充分。说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也无史料依据。关于李觏对孟子的非议,却反映了李觏对孟子的特殊看法。 相似文献
14.
詹皖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28-130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的俗乐,是相和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东晋政权南迁以后,南方的音乐随之有了更显著的地位。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声"、长江中游的"西曲"和南迁的相和歌合流,形成了一个新的乐种叫"清商乐"。文章对清商乐的名称以及演变中的文化融合、音乐风格、结构形式、伴奏乐器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蜀语》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36-39
《蜀语》开研究汉语一域方言的先例,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全面深入地分析《蜀语》所载词汇的基础上,还比较客观地论述了《蜀语》的成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略论经济法上的调制行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张守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5):90-98
经济法学界对行为理论的天空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文基于经济法界有关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专门的“调制行为”概念,探讨了调制行为的地位和构成要件,着重分析了调制行为的重要性和合法性,以及与经济法职能的内在联系、效力等问题,从而揭示其对于解决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宋代以降,儒家主流思想文化重心逐渐南移,政治、经济之轴心也逐渐南移。地处岭东的潮州,正是凭借着中原儒家思想文化南移之风,直接接受封建文明的浸染,使自身的封建文明进程发展至繁荣之巅峰。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之后,明代潮州的经济文化终于迎来了难得之发展机遇。外来移民之入潮,带动了潮州本地农业之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国家政权控制之加强,推进了官师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科举之进步,催生了士大夫阶层的形成与逐步壮大;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长期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宗教信仰的多元,共同推进了潮州地域文化之发展与定型。明代之潮州文学,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滋润土壤中得到孵化与茁长,从而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36-41
1917年冬季,甘肃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民主革命家蔡大愚组织发动甘肃护法运动失败。1918年,他返回成都,自此脱离了教育界,成为职业革命家。五四运动中,他领导组织了四川的国民反帝爱国活动。本文根据民国《蓉档》、报刊资料和访问所得,对蔡大愚返回成都后与孙中山的联系,他出任四川爱国会会长、四川国民大会主席与组织反帝爱国运动的史实,他再度出川担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谘议的情况,及他在北伐期间的活动踪迹与下落,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