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开个玩笑”的语篇功能看相关词语的词典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对"玩笑"、"开玩笑"、"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的收录处理和释义做法尚需推敲。可根据语料,根据语篇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的性质、含义和用法作充分描写和解释,由此对"玩笑"和"开玩笑"等词和短语作出新的释义修改和示例调整。此项研究表明,在语篇分析视角下,基于语料库,多角度考察词语的性质、义项和实际用法,有利于全面认识词语的意义,有利于解决具体词语的词典收录问题和释义问题。此项研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汉语"词"和"语"的构成以及词汇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科技英语因其自身特点而成为一个独特的语域.wh-words可以用来引导各种从句.文章研究在科技英语中wh-words的句法功能,重点研究wh-words引导名词性从句的用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wh-words在科技英语(T4)等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根据卡方测试的结果做出判断.wh-words在不同的从句中使用的频率高低不等,有些wh-words在不同的语料库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不同,如what等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wh-words这一组词的用法特点是科技英语区别于普通英语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同义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语料库来学习英语同义词的方法:首先通过统计同义词在不同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来观察其使用的地域差异;其次通过观察其在语料库不同语域中的词频分布来判断其使用情况的差异;最后通过观察检索行,总结检索行中所呈现的不同的典型类联接行为和典型搭配词,并通过对搭配词的量化分析,揭示同义词在语义韵上的差异。该方法不仅提出了英语同义词辨析的新思路,而且能够对传统的词汇辨析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进行检索,通过统计它们在语料库中的不同语域中的词频分布差异,观察检索行中所呈现的不同的搭配关系、类联接和语义韵等语言特征以理清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以往文献研究结果入手,基于语料库和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adj.and adj."有形并列结构的共时分布和历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探究"adj.and adj."结构中两个形容词的并列原则,分别为在词长上遵循的"前短后长"的原则、语音-音位原则、"从简单词到复合词"的形位原则、语义原则、"显著性并列项在前"的认知原则和语用原则。研究结果发现,"adj.and adj."结构在不同语域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频次递减的历时趋势。  相似文献   

6.
英语语言具有多样性.语言本质上是一个变异系统,变异是常态而非例外.语言变异归纳为两类:方言和语域.语域用不同方法表达不同的事情,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随情景变化而变化.在英译汉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要特别注意"语域"现象,在语境中考察语言,使译文更地道,更妥帖.  相似文献   

7.
"摩托"与"马达"作为同一个英文单词的不同音译形式,在长期的使用中经过了由混同到分化的过程,它们具体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现有的工具书对二者的释义极不准确,主要的问题是以偏概全,因而不能反映二词的真实意义和用法.与二词意思相近的还有另一个音译词"引擎",三者之间也是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8.
非词语化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thing是常用的非词语化词之一。基于一个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一个本族语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了中国学习者使用thing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该词,而且存在许多语义模糊、冗余、替代和搭配不当的用法;但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该词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该词的使用符合中介语的发展规律。结合研究结果尝试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发现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学习策略、语言负迁移和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学习者过度及不当使用thing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两岸同形同义异用词属于两岸相对差异词即隐性差异词中的下位类型,又可按照使用范围不同、搭配对象不同、语法特点不同、文化附加义或色彩附加义不同、活跃程度和使用频率不同细分为不同的小类。在编写对照性质的"两岸差异词词典"或反映两岸词汇全貌的"大汉(华)语词典"中,对这类异用词应采取意义和用法全覆盖的全息式释义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考察不同语域的商务语篇在词束使用上的差异。研究显示:商务论文、新闻和报告中的词束主要由名词构成,商务信函中的词束则多由动词和代词构成;商务论文、新闻和报告中的词束主要是名词/介词短语型结构,商务信函中则多为动词短语型、从句型结构;商务论文、新闻和报告中的词束主要起指示作用,而商务信函中的词束则多用于立场表达。此外,各语域在具体的词束选择上也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