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文化自信表征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坚守.全球化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是维系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也是守护精神家园的根本要求.我国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西方国家价值输出、话语争夺、传媒扩张、网络霸权等多重挑战,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需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原则为基础,从守住根脉、厚植土壤、激活动力等层面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信是对自身的认同和尊重。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文化自信愈来愈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分析当前文化自信的缺失成因,提出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加快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国人民在2020年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我国在扶贫领域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及措施.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核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应从优化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主体多元化格局,通过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成效精准,完善扶贫绩效监测机制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路径,以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困境,探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是筑牢社会文化根基,根本途径是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关键作用是营造家庭文化氛围,重要力量是大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资讯传播的信息时代,给人们的最大冲击之一是流行文化扑面而来,其重在"当下"、"消费"的价值观念全面改变着人们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集中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流行文化,确立文化自信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文科发展契机,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构建艺术人才培养融入文化自信的评价路径.将"双钻模型"同评价路径建设相结合,形成了评价问题分解、确定多元化评价主体、进行多元评价、形成不同评价要点四个阶段.针对文化自信培育及评价的复杂情况,将评价问题按阶段细分后引入多元评价主体进行相应的阶段性评价,继而形成不同评价要点,形成了发散-聚集的评价过程,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自信培育评价路径,为学生及教师探索一种新的过程化评价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9.
当前,文化自信研究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定量研究方法的辅助。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整体上梳理文化自信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演进路径和研究前沿,对于推动文化自信研究科学发展很有帮助。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文化自信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跨学科合作研究;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现实理据、理论渊源、逻辑关系、理论发展、提升路径等方面;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与时俱进,逐步注重新时代环境下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探索。文化自信后续研究,应加强文献数据的定量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开阔研究视角,促进跨学科、多热点的融合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构建研究的整体性视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过渡的转折时期,随着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打好攻坚时期的硬仗,既要下硬功夫提升经济硬实力,更要下硬功夫提升文化软实力,只有努力实现两个“实力”跨越腾飞、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促进地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核心竞争力。如何以体制转轨的契机,建立与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相适应,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地勘单位需要积极探索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希腊词thumos正面建构为一个重要概念,且作为灵魂三分法的中介具有多重的功能,调节着理性与欲望的一般对立,并使城邦和个人的正义得以实施。但灵魂三分说自身的分类根据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在应用thumos解释灵魂美德及其实现中的缺憾。由此引发了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并使其在辩证地吸收了自然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灵魂学说,找到了理性和欲望对立的结构性解决方案,取消了灵魂三分说的必要性,瓦解了thumos概念的中介性地位。同时,也展现了一种不必以灵魂研究为实践哲学奠基的思路,而使得后者完全成为自足研究域。  相似文献   

12.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化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为教育提供了教育的资源和发展方向,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双重使命,是文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自信中包含着教育自信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要通过文化教育,让更多人更深入地学习理解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和培养民众文化创造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自信,但重点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央文件的正确指引,都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炎黄崇拜、圣贤崇拜、君子崇拜、道德崇拜,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们要坚定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自信和正确方向,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大众化、公益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人类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互相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各国之间共性更多.在强势文化和强势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地方性和民族化更加强烈.全球化刺激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并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新形势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的技术支持,用全球化理论研究和观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以便中华文化与全球化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6.
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文化走过了求索、批判、彻底否定、反思、再认识与找回自信的过程。在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同时,要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注意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也要注意对外的文化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可以归属为人类认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决定认识原理,揭示了作为认识范畴的文化自信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回眸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变迁轨迹和哺育它的民族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盛、民族兴,文化自信心强;反之,文化自信心则弱。当前中华民族的积极文化心态——文化自信心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充分彰显,这从现实之维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镜像昭示着未来的维度:在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续推进文化创新实践,以实践创造的巨大能量去不断夯实和充分涵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重大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8.
信任危机是社会转型期衍生出来的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究其根源,由社会断裂、交往范围扩大、制度有效性缺失以及人格不健康等原因所致。本文从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制度执行和加强主体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对信任危机的探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学"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几经跌宕,但不断升温。二十一世纪兴起的"国学热"与以前的"国学热"有相近起因,但更有不同之处,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国人复兴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比较文学"危机论"一直持续存在着.这一情形的根本原因在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不明与方法的缺陷.而将"文学传统"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则有可能解决比较文学学科领域长期存在的危机,为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