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指导制度是回应司法现实的产物,指导性案例具有弥补成文法不足、保障法律统一适用及促进法律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的作用与功能,需要合理区分其创制主体与发布主体,明确规范其"指导效力"。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方向不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法,而是合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实现民主立法与法官造法相结合、走向融合理性与经验的法治之路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章志远 《社会科学》2022,(9):185-192
作为一项崭新的党的制度建设成果,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论解读和实践发展提供了鲜活素材。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首先具有维护法治体系统一性的内在功能,应当通过及时制定专门党内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其应有地位;其次具有强化中国特色党政体制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下监督领导职能的功能,应当通过完善遴选发布程序增强其透明度和公信力;还具有创新党内法规社会普及方式的功能,应当将其一并纳入规划范围并形成分类推进模式。此外,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也具有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功能,应当借此平台形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规则确立者和处理建言者角色。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多维度研究的展开,能够丰富党内法规解释适用技术,推动党内法规释义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措施,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颁布,备受人们关注。而2008年3月1日,"许霆盗窃案"的重审,使我们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反思走向深入。实行案例指导制度是要以制定法为主、案例指导为辅,在不影响制定法作为主要法律渊源的前提下,借鉴判例法的一些具体做法。无论是从当前国际形势,还是从我国国内法治建设发展进程,均表明我国目前已经具备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行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迫切需要,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并顺应世界两大法系逐渐融合发展大趋势的制度变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法律的应然与实然必然存在张力,如何在保障法律适用确定性的同时实现个案公正,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争议不仅是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而且也是增强审判实效性的核心问题.行政案例指导制度作为指导审判实践的制度设计,在统一法律适用及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革,理论的变迁和司法改革的推进,这一制度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必要在梳理我国现有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务界的态度及其制度回应,提出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行政案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案例指导制度的目的在于抑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保障司法权的统一性.但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实践结果总是有所差距.在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剖析下,指导性案例的确定有可能成为立法过程的延续,而其在司法实践中也会产生刚性约束力,这对立法权、法官的独立审判权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与我国司法体系尚未有效衔接,制度合法性基础的缺乏以及其与审级制度的冲突也需要相应调整.在此情况下,案例指导制度应当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确定其在司法体制中的辅助性地位,弱化指导机制的行政性,并进一步完善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程序与适用难题.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6,(8)
审理案件并直接创制判例是各国最高法院履行法律统一适用职责的重要方式。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这一方面的功能有待提升,不仅审理的案件很少成为指导性案例,对指导性案例效力的支撑也相对有限。因此,有必要通过健全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性案例生成、效力以及适用方面的功能,推动案例指导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所构建的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着合法性缺陷。从形式上看,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缺乏宪法和法律上的根据;从内容上看,关于指导性案例之确定和效力的规定与指导性案例产生于审判过程的经验性质相悖。案例指导制度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案例指导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适用机制,其主旨在于统一法律适用,指导性体现在判决理由的说明,优势在于其实务性和开放性。案例指导制度很好地克服了抽象司法解释的诸多不足,是对具体法律适用解释价值的体现和认可。该制度对于提高裁判文书的论证说理性和法官解释法律的能力有着操作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方方 《理论界》2012,(3):66-69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司法制度,有助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统一裁判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对案例指导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本文以该规定为分析样本,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历史考察、指导性案例的选择标准、发布主体和程序以及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是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措施。从民事、刑事、行政、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五种案件类型,可分析我国环境立法历程、法律适用情况、环境司法专业化等问题;从保护对象不同分为整体性领域和重点性领域,可分析我国环境司法保护成果、环境保护意识、新兴领域法治等问题。典型案例具有展示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民主立法、增强立法科学性,倡导全民守法、实现守法有序,传播中国话语、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价值。完善典型案例在环境法治中的运用路径,应通过及时向指导性案例转化统一法律适用,充分总结立法经验促进环境法律体系完善,深化审判实务研究助力法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彭宁 《天府新论》2018,(2):108-116
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一种介于法律与案例之间的“中间状态”。最高人民法院的初衷显然希望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能够超越个案,对同一类型的案件都具有参照效力。然而,指导性案例的实际参照情况却难以尽如人意,这一方面跟指导性案例本身的内在缺陷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制度结构和外部环境对指导性案例的掣肘。目前来看,中国的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还没有使用指导性案例进行法律推理和做出判决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法律是推动西方法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西方公民参与法律的历史进行疏理和阐释,论述公民的法律参与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对法治观念、秩序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阐明公民参与法律的活动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公民的法律参与.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开展诉讼监督,有着深厚的法治基础.法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法律应能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防止国家权力的失控与异变.权力的来源、性质和行使决定了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法治要求对权力进行制度化、法制化的监督.诉讼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这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诉讼监督的目标寓于法治的价值层面之中,诉讼监督的制度规范构成了法治的制度规范的重要内容.没有坚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社会犯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劳动教养法治建设曲折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法治化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改革与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演化过程。对已公布的指导性案例进行实证考察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是推进案例指导制度建设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指导性案例作为典型法律事例,是事实与规范相互匹配的样板案件。指导案例3号提供了新型受贿的一般裁判尺度,相关裁判要点是对刑法条文的适法性解释,与特定的事实情形相匹配。在理解和参照指导性案例的过程中,应聚焦于"类似案件"的事实识别。同时,在成文法语境下,刑事指导案例作为公法性案例具有不同于私法性案例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其原创性和能动性是有限度的,不宜过度期待和追求。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其"指导性"功能,包括统一裁判尺度、实现"同案同判",承载"社会指引"等多重价值目标的实现。此外,定罪案例和量刑案例应当并重,今后应加大量刑案例的培育和研发力度,同时在编写技术上加强对"案情事实"的叙述和公布。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党根据新形势下的具体国情,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及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我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实现必须有一个法律制度作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则需要一个最佳的法治理念,换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前置.  相似文献   

17.
李宁  龚世俊 《学术界》2006,(5):149-154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案例中,往往国家制定法并不能得以完全的实施,而民间习惯、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对法律事件处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客观地探究法制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现实条件和人文环境,尤其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与非正式的法律方式。对于实现本土资源与法律制度的整合,寻求一条适应中国社会特色的法治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学者看到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对法院审判工作有一定作用,误认为在我国可以建立英美法系民事法律渊源意义上的判例法制度.文章首先分析了判例与判例法的确立、成因、功能,然后从立法与司法分立原则的限制、我国法律传统的影响和法律移植过程中的曲解等方面阐述了判例法制度与"案例"指导制度的本质区别,最后认为"案例"指导制度在民法法典化过程中可能起到非法源性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要依靠法律制度来构建和实现,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作为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刑事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执政党和政府从中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出发,在充分吸收法学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真正指导和影响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本文以1978年以来中国执政党的重要政治文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为主要文本,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