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校第八届科学讨论会上,历史系着重讨论了当前史学界正在争论的学术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什么是历史的发展动力?史学界已经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阶级斗争是真正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唯一的实际动力;生产斗争是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根本动力;历史的总的合力是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等等。在讨论会上,历史系师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不受“本本”的束缚,展开热烈的争论。全系连续召开了三次大会,有十几个教师、学生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不但针对上述各派的观点提出意见,对争论的焦点和关键性的分歧展开争论,而且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师热烈参加李秀成评价问题的讨论。在八月下旬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举办的李秀成及其《自述》评价问题的讨论会上,随后又在九月下旬系内举行的多次讨论会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八月下旬的讨论会上,有一些教师同意罗尔纲同志的意见,认为李秀成写《自述》  相似文献   

3.
从新编京剧“赤壁之战”和话剧“蔡文姬”引起关于如何评价曹操的讨论以后,得到学术界广泛的注意,成为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到(?)赞同志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2月19日光明日报),郭沫若同志发表了“替曹操翻案”(3月23日人民日报)的文章后,讨论进入了高潮。武大历史系上古中古史教研组也在四月十二日上午举行了座谈会,对如何评价曹操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李植枬同志首先代表系总支及行政致词:他说人物评价问题,也就是群众和个人在历史  相似文献   

4.
元月19日下午,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和河南省历史研究所联合举行“关于评价李秀成学术讨论会”。这是继过去所召开的关于评价李秀成的第五次联合讨论会。参加者除教师及研究人员外,尚有历史系一、二年级全体同学,会上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语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活跃学术讨论空气,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自今年一月以来,我校历史系师生,就目前我国史学界正在争论的农民战争问题举行了几次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除历史系师生外,还有山东科学分院历史研究所、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等单位的史学工作者。这些讨论会本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有关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许多方面提出了各人的见解。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上行阶段农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问题上。同时,也涉及到中国农民战争和皇权主  相似文献   

6.
去年,在我国史学界,展开了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讨论,盛况空前。以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来说,参加讨论的人和讨论的范围,都极为广泛,牵涉到各个方面,发表的文章也已经不算少了。毫无疑问,这已经展开起来的学术问题的讨论,对于我国史学研究空气的活跃,学术的繁荣,对我国古代史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建设工作,均将带来很大的好处。继曹操问题讨论之后,“替殷纣王翻案”的讨论,也有了很好的开端。到目前为止,虽然发表的文章还不是很多,这当然是有些特殊的原因,正如束世徵先生所说,“翻这一案,比替曹操翻案要困难得多,因为史料太少了”,但就目前已经发表了的几篇文章看来,对于殷纣王的历史评价,的确是进行了较为认真的、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曹操不仅是重要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重要的戏剧人物和艺术的典型形象。因此,如何评价曹操问题的讨论,也势必涉及到对传统戏剧中曹操形象的看法。在这次学术界开展的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论争中,我读到了景孤血同志的文章,他根据元人杂剧十一种,认为在这些剧中有的把曹操处理成正面人物,有的则处理成反面人物,可说是“毁誉参半”。在这里,景孤血同志虽然没有再作阐发,没进而谈到正个元三国杂剧的  相似文献   

8.
围绕师生关系问题,历史上曾产生了很多争论,这种争论至今仍在延续。通过对师生观的思维方式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它经历了从二元机械、二元辩证思维方式到立体思维方式的发展阶段。认清这个发展转变,可以有利于我们对师生观的分析评价更加真实客观,从而走向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9.
自从郭沫若、翦伯赞两位同志提出替曹操翻案的问题以后,关于厉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引起了我校历史系师生极大的注意。四、五两月间,分別就曹操、隋煬帝、篐鸬壤啡宋锝辛擞懻摗?在討論曹操的时候,发言的人基本上有两种意見。一种意見認为曹操功大于过,应該加以肯定。主張这种意見的有陳光崇、李长嘉同志和刘玉昌同学等。陳光崇同志从統一北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美国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着阿伯拉罕·林肯的评价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简介两个有争论的问题: 一、林肯与《解放宣言》《解放宣言》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是林肯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水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然而关于林肯发布《解放宣言》的动机、目的等等,该如何评说,这在国内史学界却成为评价林肯时争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一大精神指引下,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哲学系师生在校、系党委领导下,结合中国哲学史教学,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活动,贯彻“双百”方针,发扬“攻关”精神,再一次展开了劳动人民哲学问题的讨论,把一九七二年以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取得了新的进展。关于历史上劳动人民有没有哲学的问题,是该系学员于一九七二年批林整风运动中最初提出来的。当时有的学员认为中外哲学史都只讲了剥削阶级中的哲学流派,而没有劳动人民的哲学。奴隶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难道只是推动剥削阶级内部的思想斗争和哲学斗争,而没有创造自己的哲学,没有参加反对剥削阶级思想统治的思想斗争和哲学斗争吗?有的学员贴出大字报,认为奴隶有哲学,应当恢复劳动人民哲学的历史地位。这一主张受到部分教师和学员的支持,于是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引起校内外的重视。争论继续展开,促进了学术研究。一九七三年,部分师生组成研究小组,深入学习马列和毛主席有关论述,认真查阅、分析有关史料,经过以宋代三次农民起义为例的断代研究和以“黄巾军与太平经’、“李自成的哲学路线”为专题的典型解剖,曾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丰富了哲学史的教学内容。同时,师生又组成学术访问小组,带着这个问题到北  相似文献   

12.
历史系部分师生配合当前史学界的争论,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同志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压迫的产物,是群众性的自发反抗帝国主义斗争,不存在反封建的性质。当时,突出的民族矛盾掩盖了阶级矛盾,又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自发的群众反帝斗争没有冲击封建制度也没有反对封建势力的总代表清朝政府,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正反映了对清朝统治者认识不足。这也是义和团为什么能够被封建顽固派所利用,鼓动盲目排外,被歪曲而引入歧途,遭致悲剧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曹操是成功的艺术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郭沫若同志发难翦伯赞同志响应的替历史上曹操翻案工作,近几个月在国内学术界鼓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大有益处的学术讨论,根据郭、翦和其他学者的意见,至少曹操对中国社会发展曾起过好作用,历史上的曹操不应一笔抹煞等等,看起来是没有疑问的了。讨论历史人物曹操,不免涉及《三国志通俗演义》和舞台的曹操,郭沫若同志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没有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迟早要把其中被“歪曲”了的曹操案翻过来,他说:  相似文献   

14.
正值我校举行第七次教学、第十二次科学讨论会及建校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九月廿五日,白教授向历史系师生作了题为“关于目前史学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九月二十七日上午,白寿彝教授又与历史系教师和参加讨论会的各地史学工作者近百人,在小礼堂举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白寿彝教授特别强调了历史教育的重要。他说,搞现代化,搞法制  相似文献   

15.
刘大年同志《论康熙》一文发表后,康熙评价问题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北京史学会最近以来组织了两次评价康熙的讨论会,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部分教员参加了讨论,商鸿逵、袁良义两同志并在讨论会上宣读了评价康熙的论文。在讨论中大家都认为康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认为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于发展清初社会经济,巩固国内的统一和制止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等方面,但是对于若干问题的看法上,如清初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康熙的个人作用和有无消极面等等,意见分歧还很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从郭老提出对曹操翻案的问题后,最近一个时间,国内报章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讨论曹操的文章,讨论的中心,主要是对曹操的评价问题,目前对这方面各人的意见还不一致,这里只想申述一下个人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最近以来,我校历史系教师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地开展了各种学术活动。除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以外,他们还参加了北京市历史学会、《新建设》杂志编辑部等所组织的各种学术座谈会,有些同志并在报列上发表了文章,对目前历史学界争论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论系主任翦伯赞、中国近代史教研室邵循正和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邓广铭、田余庆、张传璽以及世界古代史教研室齐思和等同志,都参加了北京市历史学会最近召集的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的座谈会。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是历史学界近年来所关心并曾热烈争论过的问题。从以往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和浙江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学报告会,以“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为中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唐长孺先生,于85年11月27日前来我校讲学,受到我校领导和历史系师生的热烈欢迎。唐长孺教授给历史系师生做了《唐代历史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论述了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20.
小说能否以艺术的真实取胜于生活的真实?小说与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詹姆斯和史蒂文生曾就这些问题进行过一场争论。本文对这场争论的由来作了剖析,并对它在英国小说理论史中的地位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