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忆创作的一系列上海题材小说,有她自己独特的视角,那就是对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意识的凸现。而王安忆创作之前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她的童年体验、孤独体验对王安忆的日常生活意识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柴平 《学术界》2005,(3):255-262
本文探讨了王安忆关于上海的写作,梳理了王安忆写作中体现着的有关上海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特征,发现她对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种理解,即充斥于上海肌理中的诸多非现代性因素,进而展示王安忆剥开了长期以来遮蔽在上海上空的单一认知态度和“新意识形态”视角,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完成了对于上海的全新书写,分析了她是如何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建构上海城市的地缘特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王安忆关于上海的写作,梳理了王安忆写作中体现着的有关上海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特征,发现她对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种理解,即充斥于上海肌理中的诸多非现代性因素,进而展示王安忆剥开了长期以来遮蔽在上海上空的单一认知态度和“新意识形态”视角,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完成了对于上海的全新书写,分析了她是如何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建构上海城市的地缘特质的。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是近二十年来 ,中国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初期 ,王安忆的《雨 ,沙沙沙》等系列作品便受到公众的注意。二十年来 ,她一直活跃于文坛 ,以其独有的情悟写出了一系列“上海往事” ,从早期的《流逝》、《逐鹿中原》、《好婆和李同志》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长恨歌》、《妹头》 ,无一不是王安忆对上海顽强的书写。她紧紧地抓住上海———这个或许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 ,似乎要成为它忠实的记录人和传言者。而在王安忆看来 ,“要写上海 ,最好的代表是女性 ,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 ,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 ,让她们伸展身手………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曾轰动海内外文坛,受到世界华文文学评论家的普遍关注。在小说中,王安忆用一个巨大的意象,即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来表达她对旧、新上海的人文关照。在这样一个意象组合里,王安忆扮演了一个孤独的叙述者,在讲述上海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相似文献   

6.
李新 《东岳论丛》2003,24(6):102-105
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了世俗的上海。世俗的日常生活在张爱玲小说里是享乐主义的,在王安忆小说里是有历史感的。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张爱玲直指人生的虚无,是反英雄的,王安忆则写出人性的温暖和人性的希望,小人物也有英雄性格。她们的小说的人物命运都以悲剧结束,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感来自乱世以及由此产生的她对人性及人生的虚无绝望,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感来自她以积极的理性对耽于日常生活的人物命运进行关照,更多的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7.
张琦 《中州学刊》2004,(5):87-89
在文学上海和城市身份建构这个问题上,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和90年代的王安忆在外在形态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即表现庸常生活,认同市民生活价值.这种相似却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核.对于庸常生活和世俗价值,二者的态度、理解和表现均有所不同.二者以相似而又不同的叙写完成了各自对上海与城市身份的文化建构,传达出对于人性和人生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8.
"上海"在王安忆的文学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作家本人的一个背景,也兼具一定的象征含义,相当于一个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上海在王安忆的文学创作中具有三重象征含义欲望之城和悲恸之地,母体和精神家园,苦海和繁华梦.  相似文献   

9.
无独有偶,在1985年这一年里,上海青年作家王安忆于年初写了一篇《归去来兮》,湖南青年作家韩少功于年中也发了一篇《归去来》。当然是巧合,两篇文章从体裁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王安忆写的是随感,抒发她从美国旅行归来的感受;韩少功写的是小说,描写一个名叫黄治先的人偶然去到湘西某山寨的离奇遭遇。可是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王安忆在大洋的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的上海小说围绕城与人的关系展开 ,主要有三种意义内蕴 :人对上海的异质感和疏离感 ,女性与上海的天然关系 ,上海对市民的巨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11.
陈正敏 《兰州学刊》2008,(8):188-190
《启蒙时代》通过对南昌等在“文革”最初一段时间心路历程的描述,揭示了上海这个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反讽精神,这种反讽精神使南昌等“文革”一代人,不仅没有更深地陷入迷狂,反而获得了启蒙。因而,《启蒙时代》这部小说在王安忆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反讽的表现,使王安忆的创作具有了一种新的维度,显示了王安忆创作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思潮的演进有一条从张扬个人主义、营构"个人"神话返归社会主义宗旨、建立与底层紧密关联的轨迹,王安忆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探索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而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是大陆这一文学思潮走向的重要精神来源与支持者。小说《叔叔的故事》通过"审父"与自审,宣告了西方式个人主义文化在中国的末路。王安忆、韩少功等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写作塑造自立自强、互助合作的平民新人形象,为心系劳苦大众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生路。  相似文献   

13.
刘堃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9):108-114
王安忆是中国新时期为数不多的在海内外都享有广泛盛誉的女作家。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译介她的文学作品,至今已成为对她作品翻译数量最多、研究范围最广的国家。因此,美国的王安忆译介研究,可视为海外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接受和影响的坐标。研究者们以王安忆译介到美国初期作品的寻根意识为发端,逐步向她后续作品中的地域书写研究推进,并在纵深挖掘中又贯穿着女性主义研究,探析西方文学场域对她作品的接受因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典型性意义与关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王安忆所有的作品中,总是或隐或现地活动着一个孤儿形象。孤儿是王安忆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意象。这些孤儿形象具有多重审美含义,它们主要包括:孤儿反映了王安忆的命运观;孤儿反映了王安忆对文化冲突的认识,尤其是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文化境遇的认识;孤儿是王安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代中后期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女性自我的探索过程中,以王安忆、铁凝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的创作直面女性身体,重写两性关系,审视女性自我,开启了1990年代以后女性文学多元化深度探索的新局面。重估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文学创作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重新认识新时期女性文学流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90年代小说选择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审美视角进行深入开掘,本文对她笔下的两个不同的审美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作家、艺术家观看都市的方式,上海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上海寓言的<长恨歌>中,王安忆确立了一种有限超越性的"鸽子视点","取其中段"成为作家的理性选择;近十年来大批以上海为对象的新都市文艺作品中出现了"老上海的新意"和"新上海的老气"的两种面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有限超越性的普遍性.因此,与本雅明解剖波德莱尔不同的是,上海作家(艺术家)观看上海的方式是一种"非典型性漫游",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观看都市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更好地调整焦距,以更好的方式观看上海.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与张爱玲是公认的海派文学的代表,但对于二者的相似与相异性,学术界、包括王安忆本人一直都无定论,存在颇多争议之处。论文在海派文学这个背景下,结合王安忆与张爱玲的具体作品和创作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认为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面对现实的生活,张爱玲是典型的虚无主义的,王安忆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相同之处在于: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普通人的关注和与政治的疏离。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期当代小说的女性意识的流变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王安忆、铁凝;林白、陈染;卫慧、棉棉这六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作家,其作品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动态延续性。王安忆、铁凝告别爱情"乌托邦",为女性性别指认呐喊;林白、陈染开启另一扇门,在心灵停泊处与男人从容对视;卫慧、棉棉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另类",则回落为男权文化的献祭品。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后期当代小说的女性意识的流变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王安忆、铁凝;林白、陈染;卫慧、棉棉这六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作家,其作品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动态延续性.王安忆、铁凝告别爱情"乌托邦",为女性性别指认呐喊;林白、陈染开启另一扇门,在心灵停泊处与男人从容对视;卫慧、棉棉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另类",则回落为男权文化的献祭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