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透过壮族服饰,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服饰变迁史,壮族服饰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历程。在壮族服饰习俗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代壮族的服饰制作玉时阶历史上,壮族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民族,“男耕女织”一直是古代壮族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过去,壮族群众一家大小所穿着的服饰,大多由家庭妇女自种、自纺、自织、自缝而成。最初是使用蕉、葛、竹、麻等植物纤维作面料,后来又以棉织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材料、色彩、纹饰、技法四方面分析传统壮族服饰中壮锦织绣的特点,进而从风格、用色、图案选择、款式造型四方面阐释壮锦织绣在当代壮族服饰应用中的美学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民族教育面临坚守文化特色与融入主流社会的两难选择 ,而现代教育多元化改革为实现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对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壮族优秀文化需要融入现代壮族教育体系中 ,才能焕发新生活力 ,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 ,都具备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广阔路径 ,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体制等环节 ,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推动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对接合流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歌海。壮族聚居的地方,无处没有歌,无时没有歌。丰富优美的壮族歌谣与壮族人民的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宗教给壮族的风俗歌谣打下了烙印,对壮族歌谣起到了产生、保存、传播和丰富的作用。大家知道,劳动产生歌谣,而宗教不仅产生歌谣,而且发展了歌谣。  相似文献   

7.
从少数民族色彩语言的语义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壮族人民选择服饰色彩的图腾崇拜的观念根源,及色彩组合搭配的审美需求和标示个体社会归属的功能,为现代色彩设计提供根植于民间的启示,开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摘要]壮族地理处于一个视野宏阔的区位优势中,汉文化、现代文化和壮族周边多样化文化生态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相互交织;壮族自然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越;壮族先民们的首创精神涵化在稻作文明、石铲生产性文化以及干栏建筑等壮族特色文化中。根据壮族天人互动互适文化模式,找准壮族文化发展方位,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众认同,对于调适壮族文化,引领壮族文化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壮族音乐文化是壮族古代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壮族音乐文化价值特征主要表现在渲染情绪,交流思想感情;娱乐消遣,表达人们的审美享受;传承壮族文化;宣传、引导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促进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壮族民间文艺家韦苏文以其研究的代表作<壮族悲文化>探揭壮族人民奋发进取精神,同时展示了壮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中铸成的厌战、怨嫁、叛逆、不平、消灾和团结奋斗等六种心理.理论研究和描写研究有机结合,于细微处现精神,正是韦苏文在从事壮族民间文化研究中,令人叹服之点.  相似文献   

11.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着壮族的一代代人,而当代壮族大学生大部分生于壮族地区、长于壮族地区,对本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耳濡目染,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无不深深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笔者在展开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了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代壮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都是当前壮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写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活跃和繁荣了壮学研究。但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仍感做得不够.事实上,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的研究二者密不可分.壮族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它既有同一性,也有地域差异性.壮族这种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构成,与古代岭南地区西瓯、骆越两个不同支系的氏族部落群体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这两个氏族部落群体在融合成为壮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壮族神话谱系及其内涵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壮族远古神话的重要价值及传承、寄存方式、类型与谱系 ;从神话谱系中 ,揭示壮族神话的丰富内涵以及这些内涵对壮族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思想意识观念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在历史上长期浸润广大壮族地区,并形成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修齐治平"中的齐家思想在既是"异域"也是"旧疆"的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并以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演绎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家庭伦理。具体而言,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包括男女婚嫁观、夫妇恩义观、父慈子孝观、妯娌手足观和邻里和睦观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论壮族歌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族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许多作品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吟唱千百年而不辍。这固然是由壮族那天赋的喜歌善唱的民族特点所决定,但同时也与“歌圩”这种传统风习的特定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歌圩是壮族人民歌唱才能的“大教场”、“大考场”,也是壮族民歌的“大宝库”。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地从历史的角度,对壮族的这一传统歌节进行探讨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壮族社会性别研究主要可分为意识形态、家庭婚姻、外来文化的影响、壮族与其他民族的对比、历史人物等五个方面;但还需要加强对理论的运用、反思与批判、注重研究对象之间多维的关系、增加历史的层次感。加强研究壮族社会性别问题,以推动壮族性别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壮族民间戏剧历史悠久、表演精彩、发人深省,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展现出消灾除难,避祸趋福,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等价值展现;通过寓德于乐,以乐养德,言传身教,修身养性等方式,传承壮族民间戏剧、发扬壮族伦理思想,有利于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壮族人们内部的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史籍、考古及民族学资料,论证壮族宗教具有历史悠久、内容复杂、形式原始、概念模糊、神秘性、秘密性等特点.认为以往学术界有关研究壮族宗教的文章,不但少,而且未能触及壮族宗教问题的实质.作者对壮族没有形成统一宗教、没有全民族性的宗教信仰之说提出异议.并提出壮族信仰巫教说.  相似文献   

19.
隆林壮族八音是壮族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与南路八音遥相呼应,两者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八音。文章从隆林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活动场合及社会功能、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壮族南北路八音的比较研究以及更深入挖掘壮族音乐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壮族巫文化与壮族麽教文化、鸡卜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青蛙文化、师公文化、道公文化等一起是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而巫信仰和麽教信仰则是壮族原生型宗教信仰文化形态,壮族巫信仰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