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现今的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时,不仅关注它们的价格和品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体验营销的时代已经到来。龙徽葡萄酒就来自于成功的体验营销。它将龙徽葡萄酒百年的历史传承与酿造工艺呈现于博物馆,让顾客得以享受参观葡萄酒制作工艺过程的乐趣,为顾客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体验,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忠实顾客。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从消费者心理出发,分析了龙徽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在这样一个全新的观念基础之上,即营销资源和活动必须与企业所面临的目标顾客相互一致,同时,顾客价值不是由制造商或服务提供者创造的,而是由顾客在其价值创造过程中创造的.企业的资源、流程和能力并不是企业的生产(如产品)、管理(如网站)、财务(如结算)、法律(如顾客申述的处理)及其它活动过程的结果,而应当被视为顾客价值创造过程的投入要素.因此,供应商的作用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恰当的资源要素,如产品、服务、信息、服务补救、个性化关怀等来支持顾客价值创造过程,并与顾客资源形成互动,惟此,顾客才会感知到价值被创造出来.要以此方式运营,企业必须将自己看作是服务企业,而且真正地为顾客服务.为强化顾客价值的生成,企业必须将其客户关系中的所有要素"服务化"(Servicizing),无论是与制造或服务相关的,还是管理、财务或者法律等常规活动.这些常规活动通常属于"隐性服务"(HiddenService),它们在价值创造中的潜力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相反,这些要素对顾客价值的生成过程常常起到破坏而不是支撑作用."服务化"意味着要将所有与顾客关系相关的要素,不管它们的类型和特性如何,转化为顾客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在顾客关系管理时代,如何配置企业营销资源及营销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产生的新的营销方式,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简言之,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求的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4.
杜燕  卢东宁 《经营管理者》2013,(5X):299-299
如何有效整合营销手段,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是企业赢得顾客,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分析营销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营销管理实践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背离现象,并阐述了营销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着力点,提出了树立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营销观、全员参与的内部营销观以及重视营销过程考核的营销考评机制,以期解决困扰企业的营销手段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以关系营销为理论的基础,通过对电信行业的环境分析,建立关系营销指导下的顾客满意理论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实施策略。为我国电信行业实现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保持和发展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提高顾客价值提出相关营销策略,从而通过提高顾客价值为电信行业在新的环境下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今的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时,不仅关注它们的价格和品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这预示着体验消费和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营销也应运而生。星巴克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原来的咖啡作坊发展成为在五大洲拥有数万家连锁店的著名公司,它的成功就来自于成功的体验营销——它为消费者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消费体验,顾客把星巴克当成不同于家和办公室的"第三生活空间",从而吸引了众多人成为它的忠实顾客。那么,星巴克是如何成功地实施体验式营销的呢?文章从构成体验营销的四个因素来分析星巴克的体验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7.
服务品牌形象是否及怎样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是营销战略中有待回答的基本问题。该文采用综合视角,通过实证揭示服务品牌形象存在功能性因子和非功能性因子两个有概化意义的维度。在影响机制上,服务品牌形象通过其非功能性因子的直接影响为顾客和企业创造了价值,即服务品牌形象的非功能性因子直接影响了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而功能性因子只对感知质量有直接影响。理论贡献在于,在服务品牌中证实了品牌形象理论关于品牌形象存在软—硬因素、产品相关—非产品相关属性及其不同影响效应的相关假设。管理含义在于,服务品牌形象营销需要区分品牌形象因子对顾客消费行为过程、结果、倾向的不同影响效应制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互联网时代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拥有强大的自主权。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营销环境,它创造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主权的营销王国。在这样的营销王国里,消费者就是“国王”,而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必将彻底打破传统的营销思维。  相似文献   

9.
<正> 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制定和实施完善的整体营销策略,采取优良的营销组合,建立把各项市场营销工作统合起来的组织体系,是提高企业认识市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决胜市场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赢得顾客为中心赢得市场。 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赢得顾客;失去顾客,就失去市场,失去企业生存发展的依托。要赢得顾客,就必须投消费者所好,仰其鼻息,为其服务,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让用户放心,一切使用户满意。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  相似文献   

10.
书评     
近些年来,企业的经理们开始关注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的经营理念,那些卓有远见的企业已经把营销的重心放在为顾客创造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上。  相似文献   

11.
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使顾客成为产品忠诚的消费者,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营销企业要在充分认识消费者的需求中能够为满足消费者采取一系列活动,这样服务营销在市场营销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在了解了服务营销的基础上论述了服务营销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服务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消费者目标形成过程和消费者类型细分以及各类消费者特征分析,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征可以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其目标进行引导和开发,最终使得消费者的特定产品目标是企业所期望的目标产品,最后通过提高目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培养企业的忠诚顾客,维持企业的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然后分别叙述了顾客价值创造的本质和企业价值创造的本质,并从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文化、基于价值创造的流程、基于价值创造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能力、基于价值创造的激励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价值创造的营销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数字爆炸将彻底颠覆传统营销,营销人的思维也要相应发生变革,现在不能再把消费者或者客户看作是一个个冷冰冰的账户或公司,而要将其看作为有思想的人来做个性化的营销,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一个与客户接触并通过技术挖取客户价值信息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的迅速成长,无论是作为公众的交流平台,还是媒体本身,抑或是营销平台,微博都显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微博营销成为企业争相试水的对象。本文结合各类微博营销的特点、价值和诞生策略,提出了如何利用好企业微博对消费者口碑传播产生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创造关系资源为中心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昭  晁钢令 《管理学报》2004,1(2):203-206
随着企业营销环境的变化和营销观念的转变,"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传统营销观念逐渐被"以创造关系资源为中心"的新营销观念所取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好企业内外部资源,赢得企业网络关系中的内外部顾客,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蔡泽平 《经理人》2004,(1):76-77
革新自己的拦截策略,逐步发展拦截战略,才能培养品牌竞争力,影响消费者。在一个眼花缭乱的终端市场,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会临时改变购买主张。放弃即将带来现金流的顾客,于是各方神圣大显身手,开始对终端客户围追堵截。如何优化终端拦截,巩固属于自己的50%比例,同时又拦截竞争对手50%顾客里的一部分,成为营销经理关注市场的一个重要焦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令顾客回眸,再回眸……这不仅是个经营诀窍和营销艺术,而且显示了一家企业可亲可信的形象和信誉等软件建设,它能使商家保持生意兴隆,常盛不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如何充分调动各种促销手段,讲究营销艺术,让光顾你店的消费者“回眸,再回眸”,是商家同仁不容忽视和苦心求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19.
邹江峰 《经营管理者》2009,(23):189-189
顾客的期望会受保险公司市场沟通活动的影响,顾客从前的消费经历、个人的需要和其他消费者的口头宣传都会影响顾客对保险服务的期望,本文着重对国内保险企业服务营销差距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广大保险企业研究如何改进营销服务工作、争取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消费价值三维驱动因素研究——以移动通信品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以移动通信品牌为例,对消费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通过顾客深度访谈和理论文献分析得到描述消费价值的测项,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消费价值包括价格、让利、质量、功能、便利、服务、形象、信用、沟通等9个亚驱动因素;采用二阶因子提炼出效益、成本和关系3个消费价值驱动因素,效益因子反映的是品牌给顾客带来的感知利得,是构成消费价值的核心来源;成本因子是顾客在购买或消费过程当中付出的总成本,反映顾客的感知支出;关系因子反映企业对顾客的信用及双方的沟通.最后指出研究成果的营销应用价值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