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通过不同的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人民群众把各级领导干部称作“官”。人民群众让他为官,是为了让他们执政,为人民群众办事。为了“官”的领导干部如何执政为民呢?最起码要做三个方面的表率。  相似文献   

2.
蔡建军 《人才瞭望》2014,(10):103-10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32岁考中进士,走进为官的队伍。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敢直言、爱民众、重自律、讲廉洁、干实事的好官。  相似文献   

3.
官商之间的事儿,从来都是大事。自秦汉以来,皇帝要靠官僚来治理整合国家,从此以后,中国社会的两大最有势力的群体,一是官,其中包括候补和退休的,一是商,其中包括半农半商和半官半商,他们之间的事,小得了吗?不过,在一般人看来,官商之间,没有什么好事,提到官商后面跟着就是勾结,勾结之后,自然是坑害老百姓,损害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为官与用权     
官与权是一对孪生姐妹。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是为官者的标志。而为官者,又是以获得权力为出发点,以使用权力为落脚点的。所以,要做个好官,又是以获得权力为出发点,以使用权力为落脚点的。所以,要做个好官,首先要用好权,因为权力运用得如何又是为官好坏的分水岭。而用好权的要义又在于认识权力,研究权力的功能,掌握用权方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权力的功能和为官者的用权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权力本身的刚性在减弱,柔性在增强。适应这种变化,重新认识为官与用权的关系,善待权力,做个好官,应该成为每个为官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个“阎王审知县”的故事:吴知县大人死后阴魂到了阎王处,自称生时为官清正,所到之处连百姓的开水都不喝,只饮一杯冷水。阎王笑道:“设官就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冷水也不要喝,岂不更胜于你?”吴知县辩解说:“我虽无功,但总无过吧?”阎王斥责道:“你在世时,紧睁眼,慢开口,遇着问题绕道走,只求保全自己,对某冤因避嫌而不言,对某事因怕麻烦而不办,在你的手下和笔下,不知耽误了多少事情,你这样的无功就是有过!”吴知县无言以对,乖乖下了地狱。看罢,大笑之余又有所思,这个故事乃借阴喻阳。  相似文献   

6.
在AMECO有许多国外服务代表,他们的职责是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技术支援。其中有一位服务代表,他除了解决技术问题以外、还兼做联络员、工艺员、寄件员的工作,他就是深受员工喜爱的英国罗罗公司高级服务代表——皮特里先生,员工们亲切称他“老皮垂”凡与老皮垂一起工作过的人、  相似文献   

7.
“父母官”一词大抵始于宋代,是对管理“父母之邦”官员的称呼,多指县令,说的是“为官须爱民”。北宋著名政治家王禹称当知县时,有纪事诗云“万家称父母,百里抚孤寡”。清代那位被穷百姓称为“父母官”的郑板桥也做诗自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们所代表和讲述的都是儒家的民本主义,带有浓重的封建主  相似文献   

8.
为官应修德     
为官应修德□刘福奎所谓“官德”,就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一个领导者,“官德”如何,对社会及干部、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古人认为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甚。今天讲官德,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清白白;干事要踏踏实实。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人、当清官、干实事呢?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自古以来人民皆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堂堂正正做人是为人的最基本准则,是一切道德之首,是人格品德的核心所在。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事业追求中,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  相似文献   

10.
闵绪国 《人才瞭望》2007,(11):15-16
要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人、做好官。二者中,做人是根本,做官先做人:做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做人的水准。  相似文献   

11.
官源于民的“官”念。要致“官”思源,树立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官”念,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方面要防止把手中权力归功于某某领导的名下,一味对某个人“感恩图报”,甚至为了某个人的利益,不讲正气讲义气,不讲原则讲关系,在工作中放弃原则,违反党纪国法;另一方面要防止把手中的权力完全归功于自己,认为是自己能力强,发奋努力的结果。忘记了党和人民的培养,放弃了学习和改造,在工作中得意忘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官为了民的“官”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除了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模拟局长     
郭震海 《人才瞭望》2010,(5):105-105
周得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的财务科当科员。他平时善学好进.为人正直,朋友们说.“如果这小子将来当了官.一定会是个好官。”周得伟也这样认为。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通过努力当上财政局局长.  相似文献   

13.
张国玉 《人才瞭望》2013,(12):66-68
有位领导对昊官正说:“某某常告你。”吴官正说:“我发过他的脾气,很不应该,悔青了肠子,他出出气也好。”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做决策、做决定,用干部就是影响人、激励人心。  相似文献   

14.
祁鑫 《人才瞭望》2017,(17):86-87
名将狄青的遭遇是北宋文武关系的一个缩影.狄青战功赫赫,官拜枢密使 (北宋管理军务的最高机构为枢密院,枢密使为其长官),位极人臣,却被文官蔑称为"赤枢"(北宋开封一带俗称兵士为赤老, 狄青出身行武, 官至枢密使, 故被蔑称赤枢).为官期间,狄青小心谨慎,还是因为捕风捉影的谣言而遭受文官集体攻击,被贬离京,病死地方. 北宋文臣武将之间都是这样截然对立、界限分明吗? 并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政绩乃为官之本□谭福森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县令死,到阎王处报到,对阎王禀报说:臣为官多年,虽无赫赫政绩,却非常廉洁,所到之处连百姓的茶水也不喝,只喝凉水。言外之意,自己应受褒奖。可阎王却不以为然,说:做官是为了兴利除弊,为民办...  相似文献   

16.
官不在大,有权就行;职不在高,居要则灵。斯是贪官,还讲德馨? 领导解决菜价高:只听砖家忽悠,不听老农坦言。 什么规范市场,就是提高门槛,什么整顿次序,就是为了收费。增加流通环节,菜价怎能不涨?  相似文献   

17.
异地为官·百姓为父·四海为家程建平孔繁森事迹在国人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个挚爱家乡、深爱亲人、有口皆牌的孝子、贤夫、良父,虽远离妻儿老小,却能安心造福高原,怎不受人崇敬?孔繁森用自己他乡为官十载的行动“广而告之”:“一个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8.
从一般意义上讲,晋商重商轻官,以经商的成功而不是做官的成功作为人生进取的目标。但是,晋商的官念决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晋商对于官的态度极复杂微妙又矛盾统一。商与官的关系是晋商文化中的几个耐人寻味的关系之一。有重商轻官,有弃官从商,有结交官员,有花钱捐官,晋商始终徘徊在官与商之间,与官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可以说,这个关系处理得好的时候就是晋商发展得比较顺利的时期,而处理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就是晋商陷入危机,走向衰败的时期。在那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晋商的官念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官本商末的局限,又不可能不或浓或淡地带上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晋商与官的关系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为官之道的“六五六邪”前汉光禄大夫刘向,著有《说宛》30篇,其中谈到为官之道时,把所有的官员分为12种,列为"六正六邪"。"六正"是:一、高瞻远瞩,防患未然,此为"圣";二、虚心尽意,扶善锄恶,此为"良";三、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此为"患";四、明察...  相似文献   

20.
在法国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家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家庭不仅是一个人感情的中心,也是经济利益和法律义务的中心。在法国人眼里,他的兄妹、父母和祖父母要比同龄的朋友更加重要。家庭的需要甚至高于社区和政府的利益。因为我有义务养活我的姑妈。”这种说法代表了法国人普通的观点。战后,法国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法国人的感情中心从原来的“大家庭”转移到“核心家庭”,也就是那种由父母亲与孩子组成的微型家庭。在农村地区,随着年轻人向城市的流动,传统的大家庭已失去原有的影响。在上流阶层也同样如此。随着财富积累方式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