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恐惧与异己恐惧——论存在主义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死亡问题,向来与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正是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契机:死亡恐惧,既为存在主义的情感之源,又乃存在主义哲学的推动剂。死亡意识的分歧,也规定着存在主义流派内在的差异。先期存在主义,以重造死亡恐惧,强化每一个个人“我自己的死”,进而过渡到充分意识“我自己的在”。后期存在主义,以异己恐惧取代死亡恐惧;在人神分离前提下,自然界、其他人、自己,都可能成为地狱。随死亡意识的更替,“向死的自由”,也迈向了“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的冲突是当今中西方文化撞击的核心。中西方道德各有其深厚的源头活水,这就是“中国四德”与“希腊四德”。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道德价值体系,就必须追踪到中西方道德价值的源头,在比较、选择、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中国道德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阐述了中国的"礼法"与西方自然法之间的异同,论证了二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外在法律的差异,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下法律精神内核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所形成的法律最终的形而上的依据与性质的不同。得出了中国古代的"礼法"并非完全等同于19世纪以来由西方传入的"自然法"的概念,二者有着显著区别的结论,并作出了对中国未来法律发展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期颐。 相似文献
4.
“逆城市化”还是“伪逆城市化”——基于中西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城市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国家"城市病"和城乡差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二战"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逆城市化"的现象,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一种"伪逆城市化"。故而绝不能照搬西方的"逆城市化"理论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应当吸取西方城镇化的教训,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宗教”,数千年来,它一直制约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正统思想文化却曾经受到过一次巨大的冲击!这一股汹涌的逆反浪潮,几乎掀翻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航船,扭转中国思想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思想文化史上,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有过极丰富的军事典籍,也有过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的璀璨群星。但许多人在研究兵学理论及军事艺术时,往往是就兵而言兵,把兵学仅仅看成谈论兵戈剑戟、攻占杀伐,或者层次更高些,作为战略学、战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军事建设等一... 相似文献
7.
“毒瘤”与“蛹体”——中西传统超越意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西方现代社会的缘起得力于基督教所具备的超越意识,而中国之所以无法摆脱传统社会模式,正在于作为主导思想的儒家学说缺乏这一超越意识。海外新儒家对此有所异议,认为儒家体系中不乏超越的意识,悲剧在于基督教的超越是“向外超越”,儒家的超越是“向内超越”。然而这种过于单一的区分并不能解释基督教超越意识曾经给西方中世纪造成的黑暗,也掩盖了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文明所曾有过的贡献。何以曾经作为文明的“毒瘤”的基督教超越意识会一变而为文明的“蛹体”、而曾经是文明的“蛹体”的儒家超越意识却蜕化成文明的“毒瘤”?为此,本文拟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将这两个中西传统超越意识的代表作一比较研究,以期对它们各自的性质及功能转换的内部机制作出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 西方现代派文学自其滥觞以来,其在思想主题、表现形式、观念意识等多方面的怪诞表现,旋风般地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多重的颤栗。现代型文学所显示的一整套崭新的文学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学的正统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时代、新的文学时代的降临。这在思想主题上一个异常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作家对死亡问题空前未有的关注和热衷。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人庞德写过一首有名的小诗《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译)这首诗很明显地与东方诗在神韵上呈现出一致。庞德也自称这首诗是“日本和歌式的”。庞德研究过中国诗,并翻译了一些中国旧体诗。他的这种“学养”与他的某种身份——意象派诗歌擎旗人一一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这是耐人寻味的。庞德显然从东方诗中汲取了大量养分,他的意象理论也可以部分地视作是他对东方诗主要是中国诗的一个看法。由于庞德不谙中文,他对中国诗的了解自然是有限的,但这个缺陷倒恰好使他更直捷地看准了中国诗的意象性。 由庞德这个例子,使我有自信陈述一个基于缺陷产生的对西方诗的看法,即西方诗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发展秩序及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公民意识的发展也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及特点。西方国家的公民意识沿袭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体现为原生性,从内容上看则是权利意识主导下的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共生。而中国的公民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路径,体现为构建性,从内容上看,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呈现一种杂糅的特性,难分伯仲。因此,中国公民意识的的发展不仅要发挥政府所起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正确的看待来自底层的个体权利抗争,而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的社群组织的作用亦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将实为理论反思产物的"纯粹意识"作为终极的存在,早期海德格尔则将前理论的"实际生活经验"理解为最终的源泉."纯粹意识自我"是生活的看客,而"实际生活经验自身"则是置身于意蕴世界中的历史性个体."纯粹意识"试图外在地构造一切意义和真理,而"实际生活经验"早已生活在意蕴和真理之中."纯粹意识"是超时间的永恒在场,而"实际生活经验"则是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动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变迁过程中,空间从实践中不断地抽离出来,进入到民众的意识中。文章分析了民众空间意识焦虑产生的原因,并从资本与权力两个角度审视空间意识焦虑消解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一开始对空间的理解就是以在空间中“无定形”流动着并潜在的转化万物的云气与流水为基础的,云气流水意象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并与中国山水画中所形成的空间意识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云气流水在绘画中并非偶然地承担着“虚”的功能,而是说,“虚”本身就是云气流水的自然转化,离开这样一些事物,便无法理解中国艺术中的空间(“虚”)概念。 相似文献
14.
15.
《十日谈》与《东方十日谈-老三届人的故事》两部作品都高扬人道主义,反对神道和封建专制,但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内容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天体,对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和人类情感的主观感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文学意象理论和文学翻译创作的哲学观点论述"意象翻译与创作空间"的密切关系,总结出意象翻译应该遵循翻译创作的方法,在译入语中展现诗歌的审美价值与内涵.第二部分以西方"太阳"意象为切入点,通过西方太阳意象的诗歌,比较分析中西语境下太阳意象的异同,并针对四大类不同的太阳意象内涵,探讨意象翻译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19.
20.
中国和西方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都经历了艰苦历程,他们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各具特点,没有固定模式。西方的现代化是内生的,是自我冲突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力推动的,但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现代化的过程都是自我挑战、批判扬弃、吐故纳新、浴火重生的过程;是血与火碰撞、心灵历练和民族意志的展现;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在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新时代,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现代化的挑战,对比借鉴世界不同文明发展的成就,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