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区网络”.这是经济体制的一项根本性改革,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缩影。当代城市发展的状况,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全集》19卷264页)城市通过聚集和分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各时代的文明,同时又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实现国家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研究城市管理目标与原则,对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它既具有城市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农村牧区的属性。可以说,它是农村牧区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是农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7.
孙心新 《理论界》2000,(4):33-34
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中心 ,城市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文明程度、人民的精神风貌、对外开放水平的综合反映。认真探索城市建设的投入方式和投入渠道 ,深化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改革 ,既会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又会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为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一、拓宽思路 ,更新观念 ,搞好城市的经营管理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基础设施属于“混合型产品” ,其性质是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兼而有之的 ,其使用与消费可以部分…  相似文献   

8.
张秋喜  朱绵庆 《理论界》2006,2(2):22-23
邓小平作为新中国两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提出并发展了以“小康”、“富强、民主、文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台阶式现代化目标;同时指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重视科技、教育、知识、人才”等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城建系统围绕着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窗口建设”活动,为建设文明行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当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十五大指引的方向,昂首阔步地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对“窗口建设”活动进行深人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性,把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建设文明行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建设社区文明和建设行业文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它们互相联结,互相补充。城市要发挥带动、辐射和信息传导作用,既要以社区的发展为基础,更要以行业的发展作保证;而由多种行业的高度分工和严密配合构成的网络,则是城市独有的风景线。在城市的各行业中,城建系统肩负着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城镇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着天然的联系,也是影响我省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弄清小城镇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对振兴甘肃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小城镇在发展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小城镇有自己产生、形成和发展客观规律。它是社会出现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下才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它一旦产生并发展起来之后,就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城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指出:“在德国境内,只是在几个工商业中心及其附近地区才有文明可言”。又说“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87页)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视城镇的作用,把它当作“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全集》第19卷第246页)  相似文献   

12.
1983年5月,唐山市实行“市管县”的试点,把唐山专区的十个县划归唐山市领导。实行市管县的目的是解决“条条”与“块块”的矛盾。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这对我们是一个完全新的课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里仅就初步想到的几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实行“市管县”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意义 早在1949午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17页)实行市管县,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对毛泽东同志“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形式的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不仅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范畴。因而我们应当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范畴的丰富内容作深入研究。本文仅就其经济联系形式的属性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区划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经济区是占有一定国土空间,资源、环境要素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结合,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不断发展下逐步形成的,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部门和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所谓经济区划,就是认识地区经济差异的客观现实,揭示不同经济区的性质、规模、功能,用以指导区域经济定向发展的研究工作。经济区划的基本任务,是在综合分析比较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发挥优势、扬长避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尽快确立环渤海 区域经济的经济中心 厦门大学国贸系梁军在《发展环渤海区域经济》一文中,强调尽快确立经济中心问题。指出:由于首都和省会城市具有特殊的职能,不宜向经济中心的方向发展,所以确定建设以天津为核心,大连、青岛为支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对发展滨海地带外向型经济更为有利。因为该3市均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并具有交通发达、信息灵通等开放性优势和功能,特别是天津,不仅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也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十五年改革解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三个基本前提之后,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探寻究竟“怎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样实施对外开放”?即探寻和实施更科学、更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文章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经济建设中心论不是经济建设唯一论”、“必须建设健康、文明现代的市场经济”;“需要树立大开放观念”等命题。并阐发了每一命题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既是国家人口、经济、政治聚集中心,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聚集中心,其活动是以社区为载体的。为此,要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真正体现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悠久的城市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璀璨夺目的文明,最能形象而具体表现的就是各个时期的建筑。本文以杭州为例,论述了近百年来城市建筑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指出传承和创新是建筑的永恒主题。当前。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传统和创新正在不断发生“碰撞”,作者建议着力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新时代我国城市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建筑千城一面”的现象,为创建城市文明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与大庆可续发展高度契合主要表现是:生态文明与大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相通性;时空境遇的必然性。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优势是:坚实的工作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庆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城市功能布局有待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构建经济运行体系;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构建政府管理体系;以生态利益为价值取向,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南方论刊》2003,(12):1-1
城市的兴起和成长,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列宁曾经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先进的精神文明.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必须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