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培育青少年法治精神、提高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还要提升法治教育工作队伍法治文化素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自觉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文化基础。在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成为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系统性的培育机制、多元化的输送方式三个方面。究其原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应搭建立体的文化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继而积极探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实践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超越,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通过理论灌输、营造氛围、榜样模范和实践养成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形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遵循认知规律和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理论灌输——内化信念——践行活动的培育路径来努力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大学文化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当前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不同社会思潮时刻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自信不但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更是高校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文化自信具体地就是要与中国梦的推进和实现紧密结合,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紧密结合,要与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要与教育实践活动的融入和渗透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侵蚀,把握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针对民族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仪式感不够、优秀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践行度不高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系统的认知等现实困境,从地域和历史因素、文化认知、学校教育引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得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优秀的德育思想,同时也囊括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国前人宝贵精神财富的直接体现,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当中。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但当前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文化引导作用、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中的优秀成分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高度契合,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战略任务,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教育对象大众化、反映内容有时代感、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在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倡导弘扬家训文化可以更多地发挥其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行为激励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家训文化的理论研究、推进家训文化的实体建设、加大家训文化的宣传力度等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京商文化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载体.京商在经营中表现出的伦理道德、管理智慧和精湛技艺都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有助于高职大学生传承历史文化,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优秀复合型人才标准的要求,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2.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实现艺术升华。3.以提高专业素质为基础,提升大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4.把身心素质培养放到重要位置。5.培育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应有之义,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和“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这一战略性问题。探索研究如何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育是高校教师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存在的问题、必要性及基本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引领当代大学生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明星真人秀是当下主流综艺节目,深受大学生喜爱。作为节目的主要受众,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观看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该类节目在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引导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消极影响,如冲击文化架构和认知、影响正确消费观的形成和造成过度娱乐。鉴于此,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应共同应对,以消除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诸多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与孝敬父母的哲理。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多数大学生对问卷中与处理家人关系有关的传统文化语句有着较高知晓度、认同度与践行度,但在“知行合一”方面存在提升空间。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对这些语句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调查结果,建议从家庭、高校和大学生三个方面做出相应地改进与完善,以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处理家人关系、维护家庭和谐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的现状,以实证调研为基础,提出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内核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奋斗意识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义利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生死观”有助于大学生塑健全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建议高校通过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增设人文课程、更新人才理念、强化自觉修养等途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渊源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值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对应、历史实践等要素进行赋值,再用SPSS客观解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建构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1.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2.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3.规范教材的编著和榜样教师的示范;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