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赵树理笔下人物形象的文化底蕴刘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无疑是拥有最多的农民和一般劳动群众读者的作家,这一显著的社会审美现象,确立了他在文坛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吸引广大读者,并为之带来极大声誉的,首先得力于他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这些...  相似文献   

2.
民俗学是一门通过民间传承寻检生活变迁踪迹的人文科学。民俗学所包括的信仰、惯习、故事、歌谣、俗语等,这些世代沿袭和流行于一个地区或民族中的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体的反映。运用民俗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群体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文化和相关的心理活动,便于阐明存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由于诸种民俗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作家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时,自然被摄取到文学作品之中,转化为艺术的血肉。在赵树理同志的小说创作中,便描写了大量的民俗现象,构成了生动的文学场景和典型环境,相当集中地反映了赵树理小说的民族特色。不少论者在研究赵树理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文坛上“现实主义”的话题日渐升温 ,当我们重读“十七年文学”中所谓现实主义优秀之作时 ,却惊诧地发现 ,不少作品中缠杂了许多非现实主义的因素。其中让人从情感上最不愿接受的便是赵树理———这位曾用生命去维护真实、充分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硬汉 ,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非现实主义因素。在肯定赵树理对现实主义创作所作贡献的同时 ,我们有必要对他作品中的非现实主义因素进行剥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一些探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赵树理对农村题材创作的贡献是独到的 ,这不仅表现在他话本小说形式的运用上 ,而…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反封建内容与反帝抗日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赵树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创作(即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与反帝抗日的时代中心任务关系不大;也有些人片面强调赵树理小说的反封建意义,而对其作品反帝抗日的社会功能一字不提。其实,赵树理在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不仅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而且也具有反帝抗...  相似文献   

5.
素为群众所喜爱的唐诗,历来就有多种选本。一九七八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注的《唐诗选》的出版,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欣赏唐诗的较好选本。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及疑难词语、典故,诗选对每个诗人都写了简略的传记,对作品作了比较详备的注释。因此,诗选出版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的  相似文献   

6.
优秀剧作家周喜俊,多年来勤奋耕耘,在戏剧理论与实践上勇于创新,创作出了一批符合时代和人民审美需要的优秀剧作,为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盛演不衰。《曲江情》《新蝴蝶杯》(三本)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当我们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时,包括人们社会心理乃至审美心理节奏在内的整个社会节奏都骤然加快了,因此对于文学艺术等精神产品的审美需要也随之改变。如何整合调节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肌理及其节奏,以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的审美心理节奏,是努力符合、适应和满足时代和人民审美需要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首…  相似文献   

7.
东邻日本,研究、介绍、评论赵树理及其作品,已进行了三十多年。他们对赵树理小说的分析,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探讨品评,对赵树理作品文学语言的研究,以及出版的关于赵树理的条目和最近发行的赵树理评传等等,已发表的不下五、六十种。他们关于赵树理的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赵树理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美学价值,赵树理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种种原因,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研究和结论,其中虽有和我们不尽相同或有本质差异之处,但是,日本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专家、教授,赵树理小说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从小受家庭影响,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在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赵树理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立志创作进步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来宣传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壮大的革命力量,使赵树理实现文艺大众化有了根本保证。由于赵树理不断深入工农大众之中,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进行创作实践,不断改进文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真正解决文艺大众化问题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白春香 《晋阳学刊》2008,2(2):104-108
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与读者的交流,通俗才是小说的本质特征。赵树理小说叙事是一种自觉地和它的读者进行叙事交流的创作活动,努力和隐含读者进行有效的叙事沟通是其创作原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赵树理小说终于实现了“五四”以来一直倡导但终究没有实现的文艺大众化。赵树理小说对通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超越了“五四”小说,还原了小说通俗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正是赵树理小说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代言者与“根”的意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角度和作家创作精神角度对赵树理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赵树理创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作为农民文化的代言人上。正因为如此,赵树理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非常特别。同时,他对农民文化的熟稔和热爱,是他能够立足于农民文化立场创作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对于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们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思想,正如他的文艺作品一样,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他的作品和创作道路,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文学史上,为农民而写,写农民的作家中间,真正达到农民化的,除了赵树理,就是高晓声。他们同是农家子弟,都经历过农民生活。作为创作主体,他们的精神能够完全跟农民息息相通,完全进入农民的理念范畴,思考方式,完全进入农民的具体的视野之内、感情之内。赵树理与高晓声,是两株独立支撑的大树,他们形成了各自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他们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共同的原则和倾向。恰恰相反,两株大树绿荫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艺术世界。对这两位小说家的世界,我不打算全面考察;我所感兴趣的是通过比较而看到的交融或者相异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中的赵树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树理方向"代表着对赵树理大众化创作成就的高度肯定.赵树理在文学史中的评价相对稳定,优缺点非常鲜明,但对于其不足,相当多的批评存在有盲点.赵树理的创作实际是以农民主要接受者的,他的"落后于时代"实际是以农为本、关注农民利益的表现.如果时代"进步"到抛弃农民,他就会坚决落后于时代.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发现赵树理的新价值,尤其是他对于当代文学中农民叙事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最早发表的作品《打卦歌》,通过一位憔悴“游人”的问卜,为我们描绘了从直皖战争到一九三○年蒋冯阎大战这段期间山西社会的动乱,衰败景象,兹不详论,仅就其对了解赵树理早年生活与思想提出两点看法。第一,诗中“憔悴游人”所叙述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赵树理本人在那一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及其感受。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当时正在长治的山西省立第四师范读书的赵树理,因为曾  相似文献   

15.
闫薇 《齐鲁学刊》2007,4(1):99-101
赵树理的创作不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且也以为农民代言为己任。作为现代农民作家的典范,赵树理无论是在延安时期的大众化运动中,还是在建国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语境中,都坚持自己的农民立场。在当下文学日益疏离农民立场的文化语境中,重申赵树理创作对农民立场的持守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故乡是血地"是莫言小说的根本创作原则,它表明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极为尊崇长期在故乡凝结的厚实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并藉此开拓出自己文学的博大境界。对于新时期以来卓有成就的乡土小说家而言,这种创作原则具有普遍意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样几位成就巨大的陕西籍作家的代表作品也是秉持这一根本创作原则的。莫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的这一根本创作原则与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主要践行的"现代性"话语创作和以赵树理、柳青、浩然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主要从事的"党性"话语创作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因此上获得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成为观察和衡量百年文学史上乡土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赵树理小说模式在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的个性特征 ,并以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及发展为背景 ,客观评价了赵树理创作的历史意义 ,结合中国当代文坛的现状及走向 ,深入分析了赵树理在当前文坛受冷落的深刻原因 ,预示赵树理小说传统对今日及日后文坛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童年经验对赵树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形成了赵树理固执的难以更改的生活习性 ,导致赵树理小说创作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最早发表的著作《打卦歌》,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但我在翻检一九三一年《北平晨报》时,在一月十四日第五版的《北晨艺圃》副刊上发现了这首诗。署名“野小”,这是赵树理早年使用的笔名之一。赵树理曾说过:“我的父亲是野大,我就是野小。”意在表明自己是村野里生长的“小字辈”。这首诗的发现使我们看到这位具有独特的大众风格的当代著名作家,他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却是一首七言古体诗。现将全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是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他的二十几篇(部)小税,大部分已经作为现代文学的瑰宝,名垂史册。如果说,小说为他奠定了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诗歌和戏剧则是他一生勤恳耕耘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提起诗歌,人们会想到《赵树理文集》第三卷所收的《告艾克》、《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