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爱人结婚半年有余.我们夫妻俩商量要一个孩子.记得当时我一再追问爱人.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丈夫都是一口回答喜欢女孩。我不相信.总认为丈夫是在取悦我、顺从我.因为丈夫知道我从骨子里喜欢女孩。问急了,他就回答男孩女孩都一样.我为有如此通情达理的丈夫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眷恋     
几十年前的一天.一个梦寻觅到我的沉睡中。在我打开一扇门时,看到迎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男孩,白嫩的皮肤,有双大大的眼睛,白睛发兰,很漂亮。“妈妈”男孩叫了我一声。猛的梦醒了。  相似文献   

3.
我虽然是个男孩.可我也要为女孩说句公道话:“请大家关爱女孩”。  相似文献   

4.
我的孙女王丽芙是1984年出生的,家里有了一个千金,我和老伴都很高兴。不料,我的独生儿子和他的媳妇却是一脸愁容。儿子甚至气冲冲地骂他媳妇是没用.没能生个男孩。  相似文献   

5.
那天.是我们东皋村大集.我抱着女儿冰儿站在路边看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我的目光被这样—个镜头吸引住了:在我左前方四、五米处.站着一位健壮挺拔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他面带微笑神色从容.正慈祥专注地望着零食摊前一位窈窕娟秀的姑娘。  相似文献   

6.
24年前的初春时节,在祈盼中.我们惟一的女儿降生了。当时我和我的丈夫都在街道所属企业工作,工资虽然少得可怜.但我和丈夫商量,想法再生一个男孩,也好为老肖家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7.
新春佳节刚过,门源回族自治县已经呈现出春意盎然、风和日丽的景象,父老乡亲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以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里的回族群众生育观念转变很慢,尤其是在生男生女的问题上很多家庭想要男孩。如今可不同了,我们来到青石嘴镇这个回族聚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身边的女孩     
我从小就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上树、爬墙、翻跟头,因此我成了村里有名的“假小子”。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解放军。也许由于这个缘故,我更加喜欢与男孩子一起玩。每次和男孩子一起玩我都不会败给男孩,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比男孩出色。  相似文献   

9.
关爱今天的女孩.就是关爱中华民族的未来。黔西南针对女孩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发展远低于男孩.尤其在农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中国几千年传统生育文化和农村较低生产力的现实状况.为大量建设和传播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  相似文献   

10.
准以为她是日本人.其实她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她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她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然而这些幸福曾在去年一年之间几乎与她擦肩而过.我认识夏野良子一家要从五年前的一天开始。那天我正和一位书画家边走边聊.突  相似文献   

11.
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调查发现:典型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男孩偏好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潜在的人口逆向淘汰现象需要引起注意;妇女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人口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将会产生代际间的继承性,影响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声音]想当初.经过一天多的宫缩煎熬.尽力娩出孩子的我.急于知道孩子的性别,两个助产士忙着处理孩子口鼻中的粘液,根本顾不上理我。终于,孩子发出了哭声.她们俩欣喜地说:“哭了,哭了!”但随后.孩子的哭声竞一声比一声洪亮,这时由紧张变欣喜  相似文献   

13.
遗弃女婴现象时有发生,多生、追求男孩大有人在,选择性别生育与日俱增,这一切都强烈地表现出部分人的婚育观念还停留在男性偏好的圈子里。  相似文献   

14.
我骄傲,我是女孩,世界因为有了我的微笑才映射出花朵的缤纷和芳香;蓝天下因为有了我的身影才反射出太阳的瑰丽与辉煌。女孩心中充满自信,歌声和男孩一样激昂。今天,我们在这讲台上亮相,当你的掌声为我响起,我把头发甩得飞扬……  相似文献   

15.
李忆春  高新才 《西北人口》2008,29(1):61-64,71
本文利用对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采用SPSS统计方法,就贫困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水平和生育观念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妇女文化素质对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和活产子女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较高文化素质的妇女在生育目的方面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观念已经淡薄。生育子女性别仍具有较强的男孩偏好特征,理想子女数少生观念明显,尤其对于子女教育期望有较强的性别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六月,高考的季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要有多少个因为贫困而让男孩优先入学的家庭,女孩只能握着一纸通知书,眺望着学校的方向。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我都觉得悲痛不已,为何男女不能平等?为何要有重男轻女?为何要扼杀女孩的幸福来换取男孩的成长?为何女性在悄然中就成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流动前后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生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及其变化;并利用调查所得到的城镇户籍人口生育观念信息,比较分析了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生育观念的差异。研究表明,流动后农村流动人口的期望子女数减少,生育数量偏好与城镇户籍人口无显著差异;理想子女性别偏好观念有所弱化,但仍强于城镇户籍人口;农村流动人口初育年龄推迟,初育间隔缩短,一胎与二胎生育间隔延长,但仍具有较强的男孩偏好特征,男孩偏好行为的改变滞后于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杂志编辑.要开设一个有关”关爱女孩”的栏目。是针对近年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的,有关部门从去年开始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但我感觉这不应该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我想了解一些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于是提出了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9.
女儿来到这世上真是不容易,在她没出生前就经历了许多坎坷。我怀她四个月的时候就知道是个女孩,当时我心里酸溜溜的。爱人是个独生子很开明,他说,男孩女孩一样好,我更喜欢女孩。婆婆在我们结婚时就明着说给她生个大孙子。听说我怀个女孩,就从乡下风风火火地赶来,要做掉这个孩子,一定要生个孙子。爱人劝导说,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一个生命,都要善待。只有善待生命、善待生活,我们的生活才能美满、融洽。生女孩的原因主要在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还撒谎说,等这个孩子长大一点,再生一个男孩。我们坚持生下了女儿。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分娩室门前,经常有几位男同志在那里不安的走动着。他们不时的向出入助产室的护士询问:“×××生了没有?男孩?女孩”?当护士回答生的是女孩或男孩的一刹那,问询人的脸上有的表露出兴奋、喜悦,有的阴郁、沮丧。兴奋、喜悦是庆幸自己爱人生了个男孩;阴郁、沮丧是因为自已的爱人生了个丫头。似乎受到了什么触动。我感到:不“重男轻女”,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在我爱人病房里,有一位妇女就因为生了个女孩,而遭到她丈夫的无情虐待。这位妇女在未分娩之前,她的丈夫对她很好,昼夜守侯在床前,表现得无微不至。可是当他的妻子生了女孩以后,立竿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