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齿"考略     
"黑齿"一词,古已有之,但新版有关辞书或付阙如,或释义严重不全,或语焉不详。考诸史籍,其含义大致有三:一为古习俗名,古代越南、日本及中国南方、东南方许多民族都有此习俗;二为古部族名,其居地有四:今越南、柬埔寨境内,中国南方,中国西部及西南方,中国东部及东南方;三为复姓,唐代百济西部有此姓,说明该地区古时当有"黑齿"习俗或"黑齿"部族。  相似文献   

2.
百济作为朝鲜半岛三个时代的一个国家,其奉行的对外政策对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百济对外政策进行梳理,来阐述百济在朝鲜半岛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人类装饰品出现较迟,大约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对牙齿的装饰,有两种方式。一是加以摧毁,这就是拔齿,一是加以染色或包裹,这就是黑齿与金齿、银齿。这些习俗,均可从古代南方民族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4.
唐朝与新罗联合灭亡百济、高句丽后,两国合作基础亦不复存在,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与新罗最终爆发战争。由于唐朝受西北吐蕃炽盛局势的影响,不得不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以后新罗以统一国家面貌出现,七世纪中后期的东北亚政局从此进入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我的爸爸个头中等儿,稍稍有点儿胖。他长得四方大脸,额头上有一个小坑儿,像动漫画里的巨人踩踏过后留下的脚印。一双黑黑、浓密的眉毛下面,眼镜后面是常挂着血丝且  相似文献   

6.
佛教于6世纪经由朝鲜半岛国家之一的百济传入日本。佛教文化自传入日本后即受到包括皇族在内的各个阶层的欢迎,融入日本人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之中,其基本理念"无常观"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感叹世事无常是日本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文对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建党前后,他还曾多次到河南来,在郑州、开封,洛阳等地指导革命运动,对河南的工农运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想     
在海的那一边,有一座山;在山的那一边,有一座城市;在城市里,有一个很奇怪的人——他的名字叫我想。我想今年十五岁了,在市中学读书。他常穿一件黑上衣,背一个黑书包,骑一辆黑色自行车,在黑夜里穿行无阻。他还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我想”。  相似文献   

9.
《"百济略有辽西"记事初探》一文中所论述的"百济略有辽西"之说,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从其他方面考证,都是不可信的,而且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唐与新罗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与新罗的关系在唐朝对外关系中地位突出,然迄今尚未见专文论述。本文拟作些探讨,以求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1 唐王朝处理与新罗关系的政治策略 1.1 由持平到扶植新罗抑攘高丽和百济 隋唐时期,高丽、百济、新罗,在今朝鲜半岛鼎足相对。其中新罗一向同中原王朝保持友好往来,接受汉民族文化较早,号称“君子之国”。李渊建唐伊始,为创造休养生息的安定环境,冀求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能“永敦邻好,各保疆场”(《旧唐书》卷199《高丽传》),並倾心于唐,便在此三国间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政治策略。武德七年(624年)二月,分别册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相似文献   

11.
有"汤屠夫"之称的汤芗铭在湖南统治三年,血债累累,可青年毛泽东却以独特的眼光分析汤芗铭在湖南的政绩,并为汤芗铭被赶走抱不平。其原因,一是毛泽东看问题的方法确实与众不同;二是愤于汤芗铭去后湖南时局的混乱和长沙秩序极不稳定;三是当时的毛泽东在政治上并不十分成熟,尚未认清军阀的政治本质,因而对汤芗铭多有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12.
唐景崧在中法战争中,其活动贯穿整个中法战争全过程。在黑旗军营中,对黑旗军的抗法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黑旗军由一度消极抗法转变为积极抗法;在徐延旭幕中,北宁失守后,粤军一片混乱,由于他总理粤军军务,多方面整顿,独撑残局;景字营成立后,他亲自率军独当一面,宣光攻坚战他是实际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为抗法援越、捍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不愧为中法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辛亥革命的伟大变革中,作为朝延命官的王正雅顺应历史潮流,及时高举反清大旗,加入到民军抗击清军的洪流之中,并在援助鄂军唐牺支部围攻荆州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获取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资本。接着他以第一任常澧镇守使之名,统治沅水、澧水流域多年,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然而,他抵制“二次革命”,拥护袁世凯复辟,暴露了其封建守旧的本质,最后因权力之争而命丧猫儿峪。  相似文献   

15.
严羽对古典唐诗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对唐诗流变进行了系统勾勒与分期;对唐诗美学质性及特征予以了细致探析;从论评原则上深化了唐诗风格学;提出了"唐诗学"这一极具理论意义的命题。他将古典唐诗学带上了一个新平台,引入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陈子昂在观念上并不排斥近体,只是反对片面追求诗歌艺术性的不良风气。作为一位不废新声的复古者,陈子昂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五言律诗。其五律采用“以古行律”的方法,从内容、形式、风格诸方面对齐梁式五律进行全面改造,在以杜、沈、宋等人为代表的典丽精工风格之外,另辟出高古澹雅一格。陈子昂“以古行律”的创作方法为盛唐乃至整个唐代的诗人所效仿和学习,并成为五律这一体式的最高格调,后世五律皆以之为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唐文学的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专题研究中,可谓佳作如林,然而人们对于一生经历了整个中唐,且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中唐诗人王涯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王涯的政治作为和文学活动的研究,让读者对王涯在中唐政治和文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有更新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河岳英灵集>为盛唐颇具特色的诗选集.殷璠对各诗家的评论常用"风骨"、"气骨"、"清","奇"等这一系列范畴,在诗体的选取上则倾向于五言古诗.这些体现了殷王璠"既闲新声,复晓古体"的选学观及特定时代的审美风尚.为唐诗的普及和唐代诗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包括三个重点对象:选诗(先唐诗)、唐诗和宋诗。其论诗范围已涵盖到当时为止的全部诗史。朱熹特别重视选诗,认为选诗是后世诗人应该仿效的典范。他最早对陶渊明诗的平淡风格作出了准确的评价。对于唐诗,朱熹强调应以李白、杜甫为典范。他肯定李、杜诗中遵循选诗法度的、风格平正稳健易于仿效的部分。他虽然最为推重先唐诗自然朴素的风格,但并不一味的厚古薄今,对唐、宋的主要诗人多有肯定。朱熹的批评含有针砭当时诗坛风气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泉男生在高句丽末期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盖苏文的继承者,权倾一时,其因内讧投唐,从而催化了高句丽的灭亡。同时,泉男生本人也成为高句丽灭亡前后移民唐朝内地的高句丽人的代表,并且在唐期间以自己的方式为唐朝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