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构成了殖民地国家进步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 ,对殖民地来说 ,只有在人民觉醒的基础上发动社会革命 ,推翻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才能享受到新的生产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民族独立运动的澎湃发展,反殖民主义斗争的空前高涨和殖民体系的日益瓦解,是当代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事件之一。全世界人民都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注视着它。过去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而今天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对于一切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侵略、反干涉的斗争更是百倍的关心和同情的。人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性质、殖民体系的瓦解、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前途等等。特别是在亚非各国史  相似文献   

3.
大英帝国的瓦解已是铁一般的事实,但评论员认为这是英国的愿意退出太阳下地盘政策,并吹嘘英国对旧殖民地统治的成绩;其意好象是说英国过去对殖民地没有什么残酷剥削行为;英国殖民地应当感谢它的殖民统治。这是什么话!评论员又硬说苏联和中国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可能性,这更是恶意诬蔑。《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论员的意见在英国统治阶层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所以这篇殖民主义垂死阶段时的狂妄辩护还是值得我们留意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在殖民主义时代,东南亚所有国家无一幸免地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单殖民地,如印度支那地区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別变为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而菲律宾则几易其主。1898年,菲律宾人民推翻了老殖民主义者西班牙的统治(1565—1898年),但紧接着又沦为新起的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898—1946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实行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殖民政策,而最能反映其特征的则是它的殖民政治统治政策。某些西方者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政策的评价往往失之偏颇,而国内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则甚少。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欢迎史学界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提醒我们,殖民主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经济统治,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操控,西方现代性价值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殖民性。不过,受欧洲高雅理论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既反对殖民主义,又反对民族主义。而殖民地及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殖民性批判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回到后殖民主义所避免的民族主义立场。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假象,看到了西方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虚伪本性,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予以深刻批判。马克思揭露了大不列颠对华殖民暴行及其危害,辩证分析了大不列颠殖民行径对印度统治的双重影响,但是到晚年时期,他重新纠正了早期关于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肯定性评价,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判,对当下我们警惕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具有警醒意义,也为今天抵御文化殖民主义与“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殖民主义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史研究一向为国内学界所重视,近年来诸般课题多有深化和拓展。对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显露出重视中古传统、关注法制史和与社会史、思想史相结合的特点;休谟、伯克、密尔等思想家被重新评价,他们的一些观点被重新审视。应当指出的是:某些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论证英国宪政思想中的“普世性”的观点,似有拔高或脱离社会真实的弱点。关于英帝国和殖民主义的论著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对如何理解“非殖民化”问题和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问题引发了新的争论。有些学者强调英帝国殖民主义的两重性,说它既有掠夺性,又具有发展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上述说法实际上是受了西方史学观点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殖民统治的终结主要归因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所谓“非殖民化”实是殖民国家在被迫撤出殖民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各种行动,包括各种撤退战略、策略与手法。孰对孰错,还须国内学人冷静思考,仔细评断。  相似文献   

8.
英国史研究一向为国内学界所重视,近年来诸般课题多有深化和拓展。对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显露出重视中古传统、关注法制史和与社会史、思想史相结合的特点;休谟、伯克、密尔等思想家被重新评价,他们的一些观点被重新审视。应当指出的是:某些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论证英国宪政思想中的“普世性”的观点,似有拔高或脱离社会真实的弱点。关于英帝国和殖民主义的论著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对如何理解“非殖民化”问题和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问题引发了新的争论。有些学者强调英帝国殖民主义的两重性,说它既有掠夺性,又具有发展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上述说法实际上是受了西方史学观点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殖民统治的终结主要归因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所谓“非殖民化”实是殖民国家在被迫撤出殖民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各种行动,包括各种撤退战略、策略与手法。孰对孰错,还须国内学人冷静思考,仔细评断。  相似文献   

9.
论洋务运动     
引言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是怎样进一步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形成一个封建的买办的社会力量,使这个力量当权来坚持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维持和巩固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秩序。洋务运动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这个问题的具体过程,引出规律来,从而可以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阴险狡猾的侵略手段,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半殖民地国家统治阶级中与帝国主义结合的政治势力之反动性与买办性。这对今天我们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各种侵略手法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殖民统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有着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与现代国际法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柏林会议是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主义体系主要由三类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宗主国的地区所构成,即殖民地、保护领与保护国、托管地。虽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保护领和保护国同殖民地在对宗主国的依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同时,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多物种殖民主义”概念,并以此对19世纪末的东非牛瘟进行历史人类学分析。长期以来,历史研究视牛瘟为西方军事殖民的序章,对牛瘟、兽医学与殖民主义经济的关系缺乏关注。研究借助东非殖民政府年报、探险家记录和殖民官员报告,探究兽医学进入东非之后如何创造殖民者的畜牧经济优势,如何作用于英国殖民地的扩张和巩固。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既是政治经济学和文化意义的伸张,也是生物权力从西方宗主国的延伸。这一过程伴随着殖民政权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身心压迫,也伴随着殖民政权对自然物种的控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有着它的确定的统治地位.英语统治地位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英美为首的英语国家对它的大力推广,但英语的推广并不是在所谓的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殖民主义时代已经结束的世界格局下,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成为了前殖民主义国家为了更隐蔽地维持其殖民影响的工具,是为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是在语言推广面纱下的比原殖民主义方式更具有渗透性和威胁性的新的殖民主义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二次大战对加速殖民主义体系崩溃所起的作用。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战争的过程中,都对殖民地人民作出一定的让步和许诺,以取得支持,打赢对方。殖民地人民可以也应该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取得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吉姆老爷>的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康拉德在小说中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强制吞并朝鲜后,以《朝鲜教育令》为基本法令推行殖民主义教育。为了培养殖民地统治的顺民,日本统治者对朝鲜人民进行了泯灭其民族性的同化教育以及低级简易的愚民教育。然而,殖民者的最终目的是对殖民地人民进行奴役和剥削,培养下级劳动者的实业教育也受到殖民当局的重视。面对残酷的殖民教育,朝鲜人民在国内外开展民族教育,向朝鲜青年传播爱国思想和民族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新左翼思想家将二战后形成的帝国主义称为新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用"援助"和跨国公司取代旧帝国主义的直接剥削,政治上以间接操纵代替直接统治,文化上以消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殖民。新帝国主义"援助"的本质是保证前殖民地区的新兴国家始终保持在新帝国主义国家为其设定的轨道和路线内,使其企业和投资利益在这些国家得以保障,从而更好地攫取利益。新帝国主义用"不发达"理论来为战后的新殖民主义提供借口,但"不发达"本身就是被殖民剥削的结果。新帝国主义与冷战相互依存,在冷战框架内新帝国主义得以发展壮大,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则保障了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冷战期间的发展。在冷战格局和新帝国主义框架内,新兴民族国家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跳出原来的旧框架,建立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战后和平规划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时盟国发表和公布了诸多有关反对殖民扩张、鼓励民族自决、自治和独立的声明、宣言,并最终在《联合国宪章》中得到体现。战时这些有关殖民主义的思考、规划和宣传在鼓舞各国反法西斯斗志赢得战争胜利的同时,进一步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独立意识,并且也从法律和道义上否定了殖民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奠定了战后非殖民化进程赢得国际社会关注和支持的舆论和法制上的基础,从而推动了战后非殖民化进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由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历史沿革,可知后殖民主义之后的发展方向为:既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又反对自闭的民族主义,在各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前殖民地国家与民族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撞中开创出新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向何处去呢?列宁曾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前途有三种可能性: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社会。殖民地社会前途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被中国人民一个接一个不屈不挠的反对外来入侵的英勇斗争中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前途被历史证明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只能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和物产丰富的一个洲。勤劳智慧的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亚洲也处在世界的先进行列。到了近代,亚洲日渐落后了。促成亚洲日益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压迫,不仅逐步地改变了亚洲被压迫国家的社会性质,使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而且激起了亚洲被压迫国家反抗殖民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不断高涨。从十六世纪西方殖民者入侵亚洲时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止的几个世纪中,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究竟经历了那些主要的历史阶段,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又有何特点?本文就上述有关问题试作一些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