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辽西郡承担"北边"重要防卫区段。其守备条件和军事地位的特殊性,与同时联系沿海地方的交通形势有关。在战国环渤海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西汉辽西交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秦二世巡行辽东与秦二世时代"治直道、驰道"的关系,不宜忽视。辽西地方实现"北边道"和"并海道"的交接,在军事地理和交通地理位置上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海交通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利用了辽西走廊"地势平衍"的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2.
医巫闾地区在辽代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是辽代几位帝后的陵寝之地。其交通发展在辽代也达到一个高潮,为辽西通往辽东的必经之地。不仅与傍海道相连接进而拓展了中原通往辽东的交通路线,还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完善了辽中京与辽东京的驿路;同时,谒陵路线、行军路线、内河航运穿插其中,形成以其为中心的重要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3.
王海 《南都学坛》2013,33(1):18-23
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密切联系着中原民族与东北各族,在地区民族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卢龙—平刚"道的盛衰与汉匈关系变化有关,汉族和乌桓、鲜卑曾在"白狼水—渝水"谷道展开激烈纷争,辽西"傍海道"是中原政权处理东北民族关系的"高速路"。辽西走廊是中原民族与东北各族交流的通道,民族人口、特色鲜明的民族物质文化借此南来北往,甚至在此碰撞融合,对走廊内外民族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5年朝阳市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其景观规划设计构思充分体现了生态及文化理念,风景区以一轴(历史文化轴)、一线(时代发展线)、一河(大凌河)、一带(公园绿化带)为主题,形成了5大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即:植物景观区、动物景观区、滨水休闲景观区、人文景观区、体育运动景观区,在布局结构上强调了三条主脉,即:水景线——水脉;生态线——绿脉;文化线——文脉。朝阳市大凌河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充分挖掘了地方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代,中华帝国掀起开发经营东北的历史浪潮。辽西联接中原、东北,在双方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曹操征乌桓是中国古代北疆社会大事。关于进军路线,后学对相关秦汉辽西史地问题理解不同,多有分歧。参诸家考论,梳理文献、考古资料,能进一步明晰该问题。以今日地理论,曹军由潘家口出古卢龙塞,沿瀑河北进,经宽城附近之汉白檀县,抵冀蒙辽交界(汉平刚境),沿凌源南大河东行,达大凌河两源汇流之大城子一带(汉白狼县),逆大凌河干流西南行至凌源、喀左南境,登连绵相接之大阳山、窟窿山(古白狼山)望敌,在古凡城一带与敌交战,后沿大凌河干流东北行,抵朝阳(汉柳城)。以进军路线为切入,考察相关秦汉辽西史地问题,有助秦汉辽西交通、民族、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宋人尚"平淡".但用"古淡"二字概括梅尧臣的诗美理想和诗歌风格更为恰当.所谓"古淡"是为了反对晚唐五代以来时体之情思浮靡、形式雕绘而提出的一种审美主张,它是宋初以来"笔下追怀三代风,祛尽浇漓成古道"的复古主义思潮在审美上的反映.其主要内蕴正在于形式上反对西昆体的雕镂浮侈,内容上倡导先王古道、骚雅风骨.是儒学复古主义、现实政治情怀影响诗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6,(5):7-13
辽南地区汉代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以豪族为代表的社会形态较为先进,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凭借"并海道"的陆路交通和由"沓渚"等港口组成的海路交通,辽南地区在汉代已成为辽东乃至东北亚交通体系中的要冲。辽南地区依靠区位交通优势,成为汉代人口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保障,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取得进步。辽南地区在汉代辽东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不亚于襄平,在城邑密度、人口数量、豪族发展水平等方面也不啻于襄平。辽南地区应与襄平一样,同为汉代辽东社会稳定、繁荣之"镇"。探讨辽南地区汉代社会发展,有助于东北亚上古社会史、交通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魏源的<诗古微>不仅是晚清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通过对<诗经>意义层次的分析,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学阐释模式的理论基础,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恢复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在晚清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古老的中华帝国被新兴的小国日本所击败 ,打破了东北亚传统的“华夷秩序” ;同时 ,甲午战争前后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列强积极插手东北亚事务 ,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代的东北亚国际关系新格局最终确立 ,使东北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一地区的矛盾也日益具有全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代大凌河流域移民众多,在政府政策扶植之下,纺织业、铁器制造业、陶瓷砖瓦制造业得到较大发展,还有玉石、皮革制造业等一些特色行业也得到发展。手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基本满足了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凌河流域手工业结构的建立与完善,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明清以来的交换史上,为了确保边疆安全和促进民族融合,曾经由政府直接经营着三条茶马古道,这就是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茶马古道和滇川茶马古道。这三条茶马古道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互相交错的庞大贸易网络,共同构成横跨北中国八省区与丝绸之路交叉并行的交通大动脉和贸易大通道,成为世界东方最著名和富有影响力的贸易古道。  相似文献   

12.
大凌河牧场是清政府设在东北唯一的牧马场,几乎伴随清王朝始终。清政府为确保牧场的有序运转,在此设置管理机构和任用人员,为调动牧场人员的积极性,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因此,保证大凌河牧场马匹的牧养和繁盛,从而满足清政府的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13.
辽代的头下州与古白狼水东的农牧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代,今辽宁省的西北地区(以下简称辽西北),一直是契丹人的主要活动区,被誉为契丹人的故地。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引起了辽朝统治者的极大关注。众多头下州,成为北方草原建城的先驱。从中原地区进入头下州的大量汉族人口,促进了辽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在政权有组织的开发下,辽代古白狼水东的广大地区农牧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口显著增长。研究辽代对辽西北的开发,对揭示这个地区历史上农牧经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小说起源的诸多学术观念存在起源绝对化的问题,原因是忽略了对小说发生过程的研究."采"对于"诗"具有发生的意义,古小说早期之"缀"、"采"与"采诗"之"求诸野"其发生相通,故"采"对于古小说也具有发生的意义.考察古小说发生过程,从其产生就与"采"相始终,"采"成为古小说的一个"观念",采录也成为古小说最主要的写作姿态,这决定了古小说的民族特征及文化成因:内容上"博"、"杂";在结构上崇尚"小";创作时持非正统心态.  相似文献   

15.
《源流》2015,(3):50
英德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岭南古邑"之称,拥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史。英德历史人文荟萃,苏东坡、张九龄、杨万里等历代文人骚客在英德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词石刻,众乐亭、舍利塔、何公桥等遗址遗迹,见证了古人在英德的游踪。英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135个村是革命老区村,其中15个镇是革命老区镇、7个镇有革命村庄,革命史迹几乎遍及英德大地。英德作为革命老区,在长期  相似文献   

16.
大凌河马厂是内务府上驷院管理的三大马厂之一,也是盛京两大重要的牧场之一。从顺治年间设置,到宣统年间结束,存续200多年。清代的马政制度比较系统,其组织、牧放、喂养、监督、奖惩都有严格的规定。与清相始终的大凌河马厂在宣统年间因人地矛盾等原因废止。  相似文献   

17.
蜀道申遗,已经提上日程。蜀道的保护和研究,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陇蜀古道的历史价值,也日益为学界所发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政协倡议举办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体现了开展地域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志向。《论文集》所录论文,其学术视野、学术方法、学术观点,都有很多创获,对于推动蜀道尤其是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长亭外,古道边。"泰顺有一个村庄,也是在长亭和古道边上,它叫村尾村,位置在"天关古道"的一端。村尾村又是岭北乡的驻地。村庄不大,有200来户,人口不到1000人。"天关古道"亦称"岭北古道",是泰顺保护得较好的古道之一,也是古代岭北乡至县城罗阳的交通要道。而去泰顺探访古道的人,没走过天关古道,就是一个遗憾。这个古道全为块石路面,两边生长着茂密的古树,树龄百年以上名木,计有千余株,株株苍劲古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古日语的"ぺし"作为助动词表示当然、确定的推断、说话者的意志和决定、可能、命令等意义.本文通过与表示被动的古汉语"可 V"结构进行比较指出,古日语"V ぺし"结构由于受到古汉语"可 V"结构的影响也具有被动意义,是古日语被动态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疑古思潮是近现代思想学术史上的一面重要旗帜,对中国的学术发展特别是古史研究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这次疑古思潮并非偶然发生,它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催生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传统文化中的疑古辨伪思想和西方科学方法与思想学说的东渐这三个因素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