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作弊不仅损害了考试结果的公正性,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诚信之风。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对大学生考试作弊与监考者之间进行收益-成本分析;通过调查分析表明,任课教师在上课认真程度和考试的难易上都与作弊相关;同时还与监考老师的考场严厉程度相关;与大学生专业偏好相关。最后,针对考试内容和方法、监考老师的职责以及专业导论或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提出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每每高考,状元与作弊是两个撇不开的话题。考试作弊自古有之,清朝康熙主政时期,有考生为功名利禄,将答案写于肚皮之上,以避监查。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作弊方法也是与时俱进,让一位参加过高考监考工作的教师发出了"真是开眼,如果不是参加监考,这辈子还没机会见过那么高端的间谍设备。"的感慨。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考试作弊除了自身原因,如道德自律不够、投机取巧心理作祟、平时学业荒废等,还有一些外在的原因,如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界定存有误区、学校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考试组织不严密、教学效果不够好、作弊的成本付出较低等。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必须做到:依法治考,规范管理;改革考试方式,完善评价制度;狠抓校风建设,形成良好学风;全面评价学生,实行唯能是举;运用科技手段,加大监考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校园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近几年,“免监考”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唤醒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认同与支持。但是,“免监考”制度还只是一种新型的、不成熟的考试探索和教育方式,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甚至反对的观点也不足为奇。“免监考”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5.
治理考试作弊 促进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学生诚信的严重缺失.该文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因,思索从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大监考力度、严格执行处罚规定、落实制度建设等着手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以此促进大学生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6.
物权变动的实质是权利的交易,物权公示对提高交易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又不利于便捷交易。公示是否应该成为物权变动的构成要件,关键取决于公示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即对交易安全与交易便捷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以及对公示外部性的考察。从立法的社会收益最大化出发,不动产、动产、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几种主要物权各自的经济社会属性,决定了各自最佳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唐朝均田制度实施成本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缘于维持政权合法性、获取财政收入以及争夺劳动力的需要。均田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唐前期相对于其他可能的土地制度来讲是先进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唐中叶后政府放弃对土地资源配置这一传统职能,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唐政府在对收益与成本权衡的最终抉择。当均田制度下的交易费用逐渐增大而制度收益却逐渐减少且最终成本大于收益时,放弃旧制度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弊行为的经济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考试仍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评估教师教学、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然而,作弊行为的大量存在不但降低了这种评估检测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而且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形成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监督控制考生的作弊行为成为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笔者从经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考试作弊行为,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推导得出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并通过对策略空间(即考生作弊空间和监考教师监考有力空间)的分析,提出一些控制和减少这种行为的合理建议。文中的博弈模型可以看作是对各种监管问题简单的理论抽象,对很多涉及监管的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一大难点.文章分别从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考试制度、学籍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评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改革惩处办法,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加强监考工作等六项措施,以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存在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环境行政实践表明,风险衡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利益衡量方式。风险衡量包括风险—收益衡量和风险—风险权衡。其中,风险—收益衡量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之上,包括风险—收益分析和可接受风险分析等,主要用来解决是否对风险采取行动以及风险阈值确定的问题。风险—风险权衡则主要是对风险规制可能产生的派生风险进行进一步的比较权衡,以确定应当优先考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