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就是阅读的主体,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阅读就是学生读自己、读生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有些人却担心阅读、积累的囫囵吞枣会影响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情感、语言等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大可不必顾虑这些。感悟,可以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构筑“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成果发布”三个平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还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在“教学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语…  相似文献   

6.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阅读建议”、“阅读评价”等部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反复强调了朗读、诵读、默读、略读、浏览、精读等六种阅读方式。这六种阅读方式各有特点,有各自的功能和要求,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弄清这六种阅读方式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心理学家布希尔曾说过,创造力是架在两个通常有很大区别的心理学领域——才能和个性之间的桥梁。这就是说,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阅读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主,突出学生的自主读书,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整体提升朗读感悟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与水平,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阅读     
【考点指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11.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对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督促和评价.而只是一个劲儿要求多读课外书.那么.提倡和要求多读课外书最终将成为一句空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是重要的一环。课外阅读评价应通过合理、科学、发展观、个性化的评价,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5万字。如此大的量常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来想去,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主动去阅读,才有可能完成课标规定的目标。经过一个学段以来课外阅读指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语文课程的总纲领,对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了阐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界定。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提升。阅读教学正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支架”。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不是文本唯一的解读者。学生有自主选择文本的权利,也有选择怎样阅读的权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所以说,阅读是学生个人的事。尽管如此,但作为老师不能因此而袖手旁观,撒手不管。而应该为学生这种“个性化的行为”能“行为”得更好而想方设法,积极创设阅读平台,引导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探究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对学生从理解和筛选信息能力、评价感悟能力、阅读积累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十分重要,而阅读能力的评价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有层次的评价,不仅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也许有些人心存困惑:让学生读课外书,会不会挤占了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呢?让我们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精彩感言吧:“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理解能力必然也能增强,精神世界会得到丰富,从而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就抓好课外阅读教学,先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最后引导提升为自己的“志趣”。这样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种一颗阅读的种子,让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习作源于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小学语文中年级更应注重策略的运用,通过激发兴趣、洞察生活\阅读积累,丰富学生体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阅读习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本的反应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2010年我镇开始启动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实施小班化教育,它的优势在于班级人数减少后,学生个体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的程度,以及每个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弘扬个性的广阔天地,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