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尤其是句末语气词是汉语中专表语气的词类,与英语相比,汉语语气词表达各种语气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其一,句标记,即指明一个句子的完结,以此与其他句孚划开界限;其二,完句功能,汉语中许多语言结构形式是不自足的,句末语气词的加入可以帮助句子成立;其三,凸现情感,句末语气词可以凸现说话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韩礼德(H a 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为依据,对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专职的语用功能词,如语用成分标记词、语气词、语篇关联成分以及通常所说的“语气副词”等。它们主要体现语用功能,只能出现于动态的句子中,通常不能在静态的短语中出现,属于语用层面上添加的非线性因素,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应对它们的作用和地位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4.
语气词在表达某种语气意义时,与各种句式的组合不是任意的,是受句法结构规则制约的,只有将语气词用于正确句法结构中,才能正确理解其所要传达的语气功能。语气词吧是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气词之一,因此也是留学生们掌握的重点。本文就从句法分布(句末、句中)和语法功能(表意、表态、表情)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位置和语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博语料,考察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作为语用标记的变异用法,研析变异用法所实现的人际语用功能,并解读变异用法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标记“然后”在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的变异用法包括反复使用、接龙使用,以及与语气词组合使用等,变异用法可实现强化情感、吸引参与和拉近距离等人际语用功能。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在用法上的突破,受到说话人元语用意识的调控和社交媒体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连词语用标记人际化的机制,对类似语用标记的产生和使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媒介、互动、施为力三个重要的语用因素来讨论语体对汉语句法形式的制约作用,这三个因素塑造了汉语的句法表达形式,如受事主语句、特殊的判断句、非主谓句型等有标记的句型、句式都是在具体的语用因素促动下作出的与语境相匹配的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话语分析和语篇语言学使我们注意到了文本的细部特征可能具有的施为性和成事性言语行为效力。译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敏感,以免翻译中导致语用文体功能的流失。文章通过描述方法,结合实例,探讨标点符号在小说翻译中的诗学功能及其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8.
粤语语气词“嘅”一般出现在陈述句及疑问句中,具有告知,申明,疑问等语气功能;与“呢”、“啫”和“嚟”这三个语气词连用,分别表达引起注意、判断劝说或不满以及肯定的语气;“嘅”在句中有标记,暗示预设、提示时态及凸显疑问点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礼貌原则"对句子的表达要求出发,依托一定规模的语料库,以"V一下"格式为例证,考察"小量义"格式的语用功能,认为现代汉语中"礼貌原则"的表达和"小量义"格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500个例句进行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句和数据,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即现代汉语中"小量义"格式一个重要语用功能是表现"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0.
安阳方言的将行体助词"也"可附于谓词性成分和体词性成分之后,表达事态的即将出现,其重叠形式有比较特殊的用法,其本质是事态语气词。纵向联系汉语史,探讨其来源可能是古代的语气助词"也";横向联系方言事实,分析周边方言使用"也"及"呀"的情况,得出语气词的消亡在方言中的表现似乎并不平衡的结论。"也"除了承担语气词的功能,还滋生出表体貌的用法,反而功能更加强化,因此保留至现代方言中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略论行政人格评价机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行政人格的不如人意,确实正在严重地蚀解着政府在群众中的信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公务员人格评价机制实现创新。创新的要件是形成多向性的、公众可参与性的全面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