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科技观的主题是以“学”为“道”。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成为拥有话语权的力量,同时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并成为方法论上的神话。在中国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全面考察和审视民国时期的科技观,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兴国的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技术动力观"为构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它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多重职能,树立起"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式。"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开创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有效契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科技观李金林,苏开源毛泽东的科技观是社会科学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统一,由科学技术的功能观、发展观和实践观构成。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科技观,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全方...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来看,既有密切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等三个方面对中西传统科技观的差异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5.
论江泽民的科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概括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主要探讨江泽民同志科技观的主要内容,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优先发展科技、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观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生态问题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呈现出潜在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态势和定位要求为科学技术的旨归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即要求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至少应该在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理性价值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评价标准的生态转向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生态转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剖析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为立足点阐发了科技伦理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合理性"这一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有着明显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当前应当如何对待科技及其应用问题、科技同伦理的关系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解决中国科技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自始至终都与科学技术有关,造成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也与科学技术相关,保证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科学技术.本文通过对传统科技观、后现代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绿色科技观的全面阐述,客观讨论当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所涉及到的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评价、现代意义的估计和未来发展的期待.现实表明,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就是如何构建和认识绿色科技,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效应,减少以至避免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在传承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理性批判思想,寻求科技理性的方法论根据中,从认识论、社会学两个维度批判了实证主义科学观,并从主体价值维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否定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动力价值。但哈贝马斯在科学技术问题上所体现的"中性"立场,又使他在肯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认可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并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依据而推出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科技观。江泽民的科技观包括科技动力论、科技素养论和科技创新论。一、科技动力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  相似文献   

11.
侯强 《兰州学刊》2013,(8):33-38
抗日战争时期,党和边区政府在战争的环境下,虽把追求科学精神提上了议事日程,从而在根据地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和爱科学的社会风气,但其科学观的形成是有偏差的,即更多的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是时,科技法制建设对于提高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积极性,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的改进,巩固根据地的经济以及党的局部执政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彭池 《江汉论坛》2015,(2):113-119
傅斯年作为民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提出了"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民族观。其民族观不仅着眼于抗日,而且对中国国族的定位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与趋向的同时,更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民族理论颇多契合。傅斯年的民族观对于国家的民族政策、现代中国民族思想体系的建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近百年来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族思想发展脉络为背景来审视傅斯年的民族观,将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傅斯年民族观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7):34-40
科学技术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关键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意蕴。马克思联系人的本质看待科学技术的本质,积极肯定科学技术是历史性的革命力量,对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表现持肯定性评判。与此同时,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进行了现实的、具体的批判,这种批判思想渗透在其新世界观思想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中。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全面、具体、现实地考察科学技术,这种批判既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批判,也是对工业文明人与科技关系的全面反思,这两方面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从文明形态视角揭示科技异化的根源,不是否定马克思科技异化的资本主义根源,而是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科技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科技观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 创造性发展。江泽民的科技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 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进步的关键在 于人才;要本着服务于人类的宗旨,解决好科技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现代侦查发展的动力,"信息导侦"是科技侦查的基本模式.阐述科技、信息与侦查的关系及结合形成的侦查模式,分析"信息导侦"的特点和常用技术方法,提出信息导侦模式的运行原则、方法,以促进现代侦查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观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贝马斯对什么是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批判了对技术进步的悲观主义解释和乐观主义解释.哈贝马斯认为,要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两大领域,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需要公开的不受压制的对话和讨论.具体来说,哈贝马斯认为要处理好技术与实践、科学与政治、技术与社会舆论的关系.哈贝马斯的科技观对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然而他的科学技术观也充满了道德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逻各斯继续成为奴役逻各斯”的理论理论前设,立足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哈贝马斯分析研究了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性,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对科技发展的脉络和实质进行反思,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体系。尽管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是,他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我们须谨慎取舍。  相似文献   

18.
张谨 《学术论坛》2006,(3):40-43
海德格尔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通过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的批判来追问现代科学观与技术观,从而揭示出现代科学最主要的“研究”本质以及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座架”特性。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我们解决因科技所引起的诸种社会问题是大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价值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中国科技价值观的形成和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框架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具有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价值;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价值。视科学技术为先进生产力核心和主要动力的科技价值观、视科学技术为现代化关键的科技价值观、重视发展统筹的科技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科技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考察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过程,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从而指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提高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