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作为原水,考察了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不同溶解氧(DO)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试验条件控制在TN容积负荷为0.35 kgN/(m3*d)、HRT为6 h、SRT为30 d、pH为7~8、温度为25~28 ℃、C/N为9时: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0.6 mg/L条件下,可获得62.5%的NH+4 -N去除率、91.1%的反硝化率和58.3%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可获得90.8%的NH+4-N去除率、90.4%的反硝化率和82.5%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4 mg/L时,可获得93.3%的NH+4-N去除率、77.0%的反硝化率和72.1%的SND率.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东海农场罗氏沼虾养殖污水水质状况考察与分析基础上,对亲虾池(淡水)和育苗池(海水)提出了适宜的水质要求,并且采用软性填料床缺氧-好氧生物脱氮(A/O)工艺进行净化处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反硝化和硝化水力停留时间(HRT)各为4h时,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去碳、硝化和脱氮效果.经处理后出水NH4+N-N、NO-2-N、NO3--N和BOD5等污染指标远低于罗氏沼虾养殖的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薛永萍  汤璐 《中南论坛》2007,2(4):120-122
本文以巨大芽孢杆菌为实验菌种,研究了不同磷矿粉用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以及转速对细菌培养液中的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芽孢菌显著地提高了细菌培养液中磷的浸出率,最高达到4.5%,随着磷矿粉用量增加,磷的浸出率显著降低,pH值逐渐升高;培养时间越长,磷的浸出率越高,培养第10d达到最高值,此后不再明显升高;此外,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磷的浸出率逐渐提高,但超过了28℃则降低,表明28℃时磷的浸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港羊三木油田污水配注碱/聚二元复合驱过程中出现的体系粘度严重损失现象,研制了GH稳粘剂。为了考察该稳粘剂对碱/聚二元复合驱的最终驱油效果是否有利,就其对二元体系驱油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利用热氧老化实验、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测定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在添加GH稳粘剂与不添加该稳粘剂时碱/聚二元体系的长期热氧稳定性、界面张力、流变性、粘弹性以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GH稳粘剂能在不破坏碱/聚二元体系假塑性流变特征以及超低界面张力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其微观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二元体系的长期热氧稳定性大幅度改善,同时粘弹性增强。GH稳粘剂有助于提高碱/聚二元体系的稳定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建筑垃圾制作土聚水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粘土砖和碎玻璃作为原料制作土聚水泥,初步得到成本低廉的32.5级土聚水泥配方,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此技术可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概述近半个世纪来在合成及表征聚硅芳撑硅氧烷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这类聚合物合成路线主要有四种:1.相同官能团之间的自缩聚;2.不同官能团间的杂缩聚;3.阴离子聚合;4.开环聚合.合成出了硅芳撑硅氧烷的均聚物及无规,嵌段,严格交替出聚物.采用红外(IR),核磁(1H—NMR,13C—NMR,29Si—NMR),凝胶色谱(CPC),热失重(TC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对聚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BOD5、NH3-N、E 260(紫外260 nm处吸光度,代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2%、87.2%、75.3%。  相似文献   

8.
含高浓度乳酸菌泡菜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使用一种新的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不同盐浓度、不同物料和不同调料制成的泡菜汁中的乳酸菌含量进行了活菌计数。试验发现,盐浓度以4~6%为宜,物料以胡萝卜为佳,调料则以米酒较好。在30℃下,一般在投料3天后,即可达到最高含菌量、在多数样品中,含菌量均可达到108个/ml,最高可达2.6×109个/ml。泡菜成熟后,其pH值一般稳定在3.0~3.3间。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利用泡菜汁开发廉价的天然微生态调节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PBT作为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N2中降解过程为一阶失重,流量对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升温速率,分解的起始温度、失重平衡温度和最大失重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PBT的热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前期,即失重率在25%~50%之前,可视为零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261.3 kJ/m o l,降解反应的中后期直至完全降解,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186.7 kJ/m o l。升温速率对两段降解的温度区间划分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增加,零级反应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超冷原子及超冷分子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缓冲气体冷却法作为最为普遍有效的研究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但实现具体原子和分子的冷却前需要对相应原子或分子与作为缓冲物质的气体的相互作用有足够的了解.稀有气体是良好的缓冲气体,现已有He实现了贵金属原子冷却的报道,但其它稀有气体是否也能用作缓冲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单参考组态CCSD(T)方法,金属原子采用有效核势aug-cc-pVQZ-pp、稀有气体原子采用二次扩散d-aug-cc-pVQZ基组.通过采用键函数3s3p2d2f1g和3s3p2d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最终确定3s3p2d2f1g作为键函数.从头计算用MOLPRO程序包实现,势能曲线的范围为0.30到1.295 nm,步长为0.005 nm.本文研究的九个二聚物的势能曲线都有比较浅的势阱,表明它们都是束缚态,而且这些二聚物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很微弱.对于同一金属不同稀有气体原子的二聚物,从He到Ar,其二聚物的平衡键长越来越小而离解能越来越大.对于同一稀有气体不同金属原子的二聚物,从Cu到Au,其离解能越来越大,但是平衡键长却不是越来越小.Cu-He和Ag-He的平衡键长几乎相同,Cu-Ne和Ag-Ne的也相差不多.由于Cu,Ag和Au的最外层电子有着相同轨道角动量但对应着不同的主量子数,而He,Ne,Ar虽然都是闭壳层但是主量子数不同,这将影响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分布.波函数的重叠部分不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不一样.因此,随着二聚物原子序数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平衡键长减小而离解能增大的趋势.通过LEVEL程序计算得到的振动能级与现有的理论值吻合得很好.对于同种金属不同稀有气体的二聚物,M-Ar的振动能级要明显多于M-Ne.对于同种稀有气体不同金属的二聚物,随着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振动能级也越来越多.同时,首次系统给出了这些二聚物的光谱常数,由于没有可比较的实验值和理论值,这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金属与稀有气体二聚物较大的平衡键长和较小的离解能表明它们之间的确存在范德瓦尔斯力.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大致呈现离解能增大平衡键长减小同时振动能级增加的趋势.MS函数依然可以描述金属与稀有气体原子形成的二聚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这九个二聚物都有着较大的平衡键长和较小的离解能.由于实验上已经用He来束缚Cu和Ag,也实现了用Ne来束缚Nd,这种类似的弱相互作用表明Ar可以作为缓冲气体,且Au原子可以作为被束缚的原子.  相似文献   

11.
运用星座图聚类法对两年试验的化杀杂种小麦亲本进行了聚类、计算所得的综合指标值能较客观地反映化杀杂种小麦亲本的综合性状。结合各亲本的综合指标值与星座图将农艺亲本 (及CK)分为几大类群 ,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表明 ,双亲综合指标值之差 (差值 )不能用来预测类群内组合的杂种优势与类群间组合的超标优势 ,但可用来预测类群间组合的平均优势。在类群间组合中 ,当差值较小时 ,可用之来预测类群亲本间的超标优势 (r =0 .751 2 ) ;当差值较大时 ,可用之来预测亲本间的平均优势与超标优势 (r =-0 .7690 与-0 .660 0 ) ,差值与类群间组合的杂种优势近似抛物线关系。研究同时表明 ,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是在有综合性状好的丰产类农艺亲本存在下 ,与其它各具特色的农艺亲本共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准确预测国家风险能够有效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期望收益受损的可能性。然而,国家风险构成复杂、诱因多样且具有突发性,使得精准预测国家风险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IRCH嵌套AP算法的联合聚类集成预测模型。通过设定移动窗口并使用BIRCH算法压缩并建立聚类特征树,利用AP算法对特征结果进行聚类并选定评估聚类簇;然后,计算单体模型在聚类簇中的预测表现,选取表现最佳的模型作为集成预测的输出。选取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利比亚4个欧佩克成员国的ICRG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提前期下所提模型呈现出优异的预测表现,尤其在方向性精度上表现出显著且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特点出发,综述了聚/表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的实验室研究现状以及在胜利油田孤东七区54-61进行的矿场试验情况。聚/表二元复合驱是在聚/表/碱三元复合驱的基础上去掉碱所形成的低浓度的驱油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物的粘度和弹性,减少乳化液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弱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地层以及井筒结垢的现象。通过国内外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幅度在20%左右;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可以克服三元体系的缺点,作为一项新的驱油方法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甲醇解聚的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降解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丁二醇两种单体。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DMT,建立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其实验操作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 iam onsil C 18,流动相为甲醇-水(3∶1,V/V),检测波长254 nm。测定结果为DMT含量在0.005~0.25μg,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具有高色谱分辨率、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过渡金属钯催化的Suzuki反应是碳-碳偶联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近几年聚乙二醇(PEG)作为一种无毒、可循环利用、便宜易得的绿色介质或液体载体逐渐引起有机化学界的重视。在反应过程中PEG即可以作为溶剂或载体又可以促进反应活性,固定催化剂,减少催化剂的流失。近年来PEG参与的Suzuki反应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就近几年PEG参与的Suzuki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目前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复杂和透气性差的问题,课题组提出在棉织物表面贴附导电铜箔作为电极、结合氯化钠模板法和浸渍 干燥法制作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压阻层而制得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方法。课题组对传感器压阻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溶液质量分数为1.5%时,制备的传感器的工作压力范围为0~30 kPa;在0~4 kPa和4~30 kPa压力范围时传感器灵敏度分别为546和2 Pa-1;迟滞性约为5.7%,可检测约为60 Pa的压力。该传感器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而且可清晰识别手指触压、肘部弯曲及喉部吞咽信号,在运动监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高质量的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HBV/PP-g-MAH)双组分材料,利用正交试验,采用不同熔融共混工艺参数制备了9种质量比为50∶50的PHBV/PP-g-MAH共混材料,优化正交工艺并研究其对共混材料的机械性能、相形态、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BV/PP-g-MAH材料的优化共混工艺为共混温度180℃,螺杆转速40r/min,共混时间3min;在优化后的共混工艺条件下,PP-g-MAH分散相的数量平均半径和体积平均半径最小,分别为8.6μm和9.4μm,与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吻合;在不同共混工艺参数下,PHBV/PP-g-MAH材料呈现不同的"海-岛"相分布,PHBV呈现不同的结晶度;当降温速率增大时,共混体系各组分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度减小,共混体系中PHBV的结晶温度明显提高;共混体系中PHBV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了250℃,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铜盐对溴代苯酚聚合反应产率的影响,利用Taft取代基常数作为考察指标得出sum from(δ(?)>5.5)时,铜(Ⅱ)盐才有催化活性;分离出的铜(Ⅱ)盐中,当CuCl_2·2H_2o/CH_3ONa摩尔比为0.5时,对聚合反应有最大的催化活性.并提出了铜(Ⅱ)盐催化由铜(Ⅱ)——酚氧配合物中间体生成聚合物的单电子转移历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正、反交杂种F1代与其染色体加倍植株的POD同工酶酶谱表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分蘖期、抽穗期2个不同发育阶段,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正交杂种F1代染色体加倍植株、航道冰草×蒙古冰草反交杂种F1代染色体加倍植株与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正交杂种F1代植株、航道冰草×蒙古冰草反交杂种F1代植株、蒙古冰草亲本、航道冰草亲本的POD同工酶酶带在数目、位点及强弱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同工酶酶谱表征可作为正、反交杂种F1代与其染色体加倍植株在蛋白质水平相互识别的重要依据;在对不同植物材料鉴定时从几个不同的生育阶段做同工酶酶谱对比分析,要比单一生育阶段更能反映各材料间酶谱的遗传差异性,提高其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挖潜窄小河道砂体剩余油,以大庆油田北二西为例,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用波形聚类、相干体、分频、属性分析等地震预测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预测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边界识别程度是不同的,波形聚类可以大致判断河流方向,对于窄小河道边界识别不明显;相干体对于窄小河道边界的识别好于波形聚类;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窄小河道砂体边界细微变化。通过对RMS 属性分析,建立了薄互层砂体预测厚度与砂体实际厚度的关系,并利用后验井进行了验证。对于厚度>2 m 的砂体,预测精度高,对于厚度为12 m 的砂体,在预测相对误差<35% 时,预测精度可以达到60%,对于厚度<1 m 的砂体,属性预测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