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近年来有关油气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油气资源开发中生态破坏以及补偿机制问题的有关理论观点,在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评述,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作为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在调水工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发展、理论基础和国内外调水工程及水源区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是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共同实现的,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是实施调水工程有效管理、保障调水工程高效运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源于经济学、法学、生态学、伦理学、系统学等多学科。着重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稀缺性理论、权利义务理论、环境公平理论、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系统恢复演替理论、传统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熵理论等角度论证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对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1.614亿元增长到2015年15.498亿元,每公顷耕地的补偿则由38.3元增长到263.7元;耕地生态补偿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和各地级市呈现出"中心城市低,周边县高"的空间格局;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主要受到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且三者对耕地生态补偿呈正相关关系;耕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保护耕地生态,提高农民耕地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农民权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为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态补偿作为调节海洋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体系、利益相关者界定、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方式、补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各效力层次的海洋生态补偿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确立多元化的海洋生态补偿主体,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评估制度、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制度、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相关管理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逐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目前,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立法存在生态补偿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不清、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及缺乏市场化机制等问题。建议生态补偿立法应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建立科学的补偿标准、采取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完善立法,为加强森林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我国不同领域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中,森林生态补偿开始得最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可为其他领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究进展及中国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详细介绍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前沿成果和重要观点,系统分析生态建设和保护领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国际政策、运行模式以及政策研究的主要方面,结合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主要领域和实践模式,从农业政策、生态补偿方式、运行方式、政策和法律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归纳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在以上基础上,从森林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两个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的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北煤炭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研究结论表明: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榆林市2011年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等与生态补偿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并计算生态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验证建立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最后与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比较,表明对榆林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生态补偿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陕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立健全该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在剖析自身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流域生态经济补偿理论包括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和复杂系统;存在着非线性作用机制;并且系统内外存在着大量的随机涨落及其涨落的放大机制和突变性.因此,需要从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对象以及生态补偿方式等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及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西部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区、资源输出区和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区,建立和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强化西部生态功能专业化服务的必由之路。西部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有生态功能区划理论、自然资本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自然正义理论等,包括国家补偿、区域和流域补偿、自力补偿三个层次。西部生态补偿利益关系内在联系的理性分析是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的基础,三层次协同发展是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与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实施概况入手,论述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讨了“德治”理念与生态补偿公平有效的实施策略,阐明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生态经济学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人口、生产和消费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框架。研究重点主要是在短期内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生态补偿研究,而长期必须从消费偏好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借鉴条件价值法、生态足迹和物质流会计、新制度经济学等方法。这样才能使生态经济学走出乌托邦式的哲学范式,接近公众从而找到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企业是其运行的基础,遵循生态补偿机制把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融为一体,实现生态补偿和自身的科学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协调区域共同发展,完善补偿方式和税收制度,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生态补偿机制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是当前流域生态补偿的难点.研究把上下游政府作为博弈主体,分析上下游利益诉求,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考察长效机制的建设难点、必要条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和上下游的"动态"联系后,能够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保护-补偿"策略的稳定性受上游保护时的损益、下游对上游发展的正向拉动程度、横向转移支付额度、奖惩力度等影响.其次,分析了长效机制的内涵,提出分阶段确定长效机制下补偿标准的思路.最后提出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科学规划、明确央地责任和补偿依据、推动完善市场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推动人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过度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内化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负外部性,实现生态公正,有必要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通过概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对现存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进行剖析,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现有补偿制度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机制三个方面来构建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强烈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在厘清京津冀生态环境现实,提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认识基础上,可以从几个方面具体推进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一是制定区域统一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二是完善环境税收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三是强化技术要素,引导区域产业有序升级;四是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机制;五是创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制与创新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汶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此为基础确定的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确定生态补偿额度的关键依据。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大汶河为例,将其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分为直接市场价值、间接市场价值,并结合市场价值法、替代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等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和指标,通过对大汶河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得出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01.9亿元,其中直接服务功能价值约为25.44亿元,间接服务功能价值约为76.49亿元。这一结论为以后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