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和神经生物基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中国的道德人格研究,厘清道德人格的含义并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康德从两个方面对道德学的净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是区分了道德学与政治学并使后者服从于前者,从而使道德学与政治学等通常所说的社会学科划清了界限以保持其学科独立性。其次是通过对幸福主义(功利主义)的批判净化了行为的动机,澄明了道德学的义务论本质。作为一门纯净而神圣学问的道德学的目的和特征决不能从“利益”而只能从形而上学的高度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运用提供先验的“道德律”,只有动机是出于敬重道德律的意志自律的道德义务论才是真理,也唯有如此才能保持道德学的学科独立性、自足性和神圣性,才不至于沦为功利主义和政治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3.
很多地理事象,特别是人文地理事象,是不能量化的.当前人们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几乎完全使用了纯计量化的研究方法,去推导那些行政官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环境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预设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和结果,都大大违背了地理学研究的终极关怀——实现人地关系的良性耦合.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田野调查获取的逻辑实证事例的归纳推学和环境道德信念的支撑.特别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自觉坚守环境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4.
纵观伦理学史,对道德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自身的体系,未能从另一个学科角度进行探究。从政治哲学角度,以个体和群体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可以对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问题进行新的解析。善作为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内化于个人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人获取幸福的系列规则。而规则是变化的,据此可以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政治学特征。还需要提出生命轮回的观念,希望扩大道德效用边界,消弭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重要基础,涵盖生活、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但是道德决策的机制一直饱受争论。人们仅仅通过思辨和行为分析推理道德机制尤显不足,导致观点迥异难以统一。而且在研究手段和技术的限制下,对道德思维产生的基础——大脑研究不足。但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则为道德决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行的技术分析。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假说。文章对当前存在的道德决策神经观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道德研究者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道德权利问题几乎未被纳入我国政治学、伦理学和法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从80年代中期开始,道德权利问题才逐渐受到伦理学界的关注。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的共同根据只能是现实的经济关系。道德权利从施行方式上说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由特殊的道德调控方式所维系的权利,从要求方式上说是索要相应义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考察科学的道德价值的三个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于科学的道德价值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可以从科学发展的方向与人类道德的冲突、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约对道德建设的完善以及科学的研究成果对道德的影响三个视界考察科学的道德价值。在不同的研究视界中,科学的道德价值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伪善是个体并非出自真实的行善动机而又害怕付出"代价"的一种行为倾向,也是现代道德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道德伪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价值定向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以及双加工理论。影响道德伪善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社会文化特征。道德伪善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道德的"双重标准"、知行脱离的行为进行反思。未来需要从各个方面对道德伪善进行研究,特别是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文章对道德伪善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期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问题,运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当前社会公众人物及其道德影响力进行界定,并对其现状进行梳理和剖析,探讨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构建和培育路径,以便促进公众人物积极发挥自身示范效应,推动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0.
卢梭 ,在我国向来以政治学著称 ,其实他的政治学则出于伦理动机。因此 ,卢梭的道德学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深入挖掘这个领域 ,我们发现剔除政治污垢的卢梭的道德关怀 ,更显出深刻的人文底蕴。卢梭以人性 (良知 )为根本 ,以自然 (平等 )为生命 ,以多数 (契约 )为原则 ,以至善 (非功利 )为品格的世俗化道德学说 ,不啻是身处功利汪洋包围中的现代社会的解毒剂 ,从而在现代化对人类对象化的强力解构面前 ,保守人类自身的表征和本真。  相似文献   

11.
马基雅维里非道德的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深入历史和实际经验,发现了"现实的非道德性"这个残酷的真理。基于是与应当的区分,马基雅维里悄悄完成了价值上的重估,把政治善置于道德善之上。马基雅维里据此降低了人们对政治的道德期许,塑造了具有非传统道德德性的新君主和政治共同体,完成了现代道德观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给读者宣扬了这样的道德教义:毫无节制的纵欲是不合道德的,忠贞是值得褒奖的行为和德行。但我们对这出剧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上,还应探究道德教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主题。维也纳所面临的道德危机实际上是更能动摇国家根基的政治危机。安哲鲁的堕落也不仅仅是道德的堕落,更体现了政治的腐败。莎士比亚的君主观和治国之策在公爵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3.
法律视角中的次道德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次道德是否存在及应否提倡 ,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实际上 ,和非法行为中存在违法行为和犯罪一样 ,非道德行为中也存在次道德和不道德的划分。提倡次道德在法理分析和司法实践中都有合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所运用的方法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决定的。研究者持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就会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亚当·斯密在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时,其研究方法体现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是本质抽象法,二是现象描述法。这是他所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与意识的反映。斯密二重性的研究方法对后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演化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不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可以从斯密那里找到方法论上的依据与渊源。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大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互联网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针对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务必大力加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韩非反对道德主义的政治观,认为政治的目的不是追求道德上的良善,而是争取国力强盛,维护君主的权势。韩非的非道德政治观超越了先秦其它思想家的道德政治观以及贤人政治理论的局限,肯定了追求利益行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共品的政治性诱致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结果便是因政治性升迁的诱致而引发领导人的"短期"、"败德"行为,从而极大地损害了公共福利.在我国,因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出现的"形象工程"便是典型的代表.因此,改进和完善当前的监督和用人机制,是今后我国政治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与尼采的价值虚无主义相呼应,罗伯-格里耶认为存在的价值和小说的深刻意义不过是一种深度神话。因此,他努力营造了一个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和心理价值虚无的新小说世界:《窥视者》等小说以无动于衷的姿态录入了大量非道德的场面与情景;《弑君者》涉及“最大的政治罪”,却没有任何的政治动机、目的和价值;《嫉妒》等文本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价值空无的原生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要在针对性、探索性、实践性等方面下功夫;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激励作用;以学生为本,多维度探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从对原有概念范畴的定名创新、定义创新及新创概念范畴三个环节强化对诸多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研究,同时,研究的视野还应拓展到广义政治经济学领域。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者,除了"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还应花大力气进行"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