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意识流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力求达到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文章分析了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其所反映的心理现实和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分析了意识流小说作为反映现实的文学形式,在对待客观现实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从艺术图像文本到媒介图像文本转向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图像文本越来越具有“拟像化”的特征.媒介图像文本的不同特征,构成了与受众不同的传播互动关系;在“图像转向”时代,大众传媒构建了与受众互动关系的三重维度,即客观现实、媒介现实(拟态环境)、主观现实,媒介图像文本作为联结受众的介质,使这三种现实在受众视域中的融合成为可能,创造了具有虚拟化特征的媒介现实;同时,大众传媒语境也催生了基于媒介图像文本与受众传播效果关系的媒介修辞方式,受众通过对媒介图像文本的解构,还原并重构了关于现实的图像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在评论界历来存在颇多争议,其代表性作家如卡彭铁尔、马尔克斯等也曾多次强调他们并非魔幻现实主义者。其实质在于各自对“现实”的不同理解:双方都是从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出发来看待和理解现实。拉美作家眼中的现实既包括客观现实,也包括主观现实---一种建立在拉美信仰基础上的“现实”。这本是他们司空见惯的“现实”,但却很难为拉美本土文化之外的理性“他者”所认同。因此,如果以一种理性主义思维模式去审视拉美文化传统中的现实,就必然导致对拉美文化中非理性信息的过滤和变形。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先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客观现实及人的主观心理进行概括的书写系统。文章分析了“一”字的本义 ,并解释和“一”字相关的“三”、“士”、“天”、“元”等字的文化含义 ,从而说明汉字不只是一种书写符号 ,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 ,传达着最初的朴素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视野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被动受众观到霍尔“编码/解码”模式中对受众主动性的肯定,再到费斯克对受众创造性的张扬,受众研究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导致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现实之间产生隔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其实应该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应该把“主体间性”概念引入当代受众研究的视域之中。  相似文献   

6.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与语言表征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概念.现实表征不等同于客观世界,而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客观现实;现实表征与语言表征的联系是间接的,心理表征是联系现实表征和语言表征的中介;语言表征是心理表征的符号实现,但它还受特定语用和文化习惯的制约,所以同一心理表征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征.同时,这三个概念依次具有逻辑上的依存性心理表征以现实表征为基础,语言表征又以心理表征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不在之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者和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若换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传者的“不在”是体现受众本位的方式,受众的位置更加重要,传播者的“去势”赋予受众更多的参与层面,但传播者的“不在之在”体现了时下复杂的新闻传播结构。深度挖掘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象”,诱发探究传播者如何将现实反映归纳为“象”的模式,镜映现实的世相之象,为新闻传播学的传者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心理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社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学、社会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对心理问题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用公式表达出“心理问题的强度标志着个体内部需求与主观现实间的差距”这一理念。从心理问题的产生到其各种表现方式、再到其消除手段,都与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和解决心理问题,绝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背景,摒除文化变迁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介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占据当前社会传播的优势话语地位.电视媒介通过其符号的叙事与抒情形成对消费的引力,电视文化场的磁力.正是通过电视意识形态对消费态度的培养,完成了电视媒介培养社会消费态度、引导社会消费舆论的功能,即电视媒介文化通过其涵化特质对受众消费行为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符号学的角度浅析新闻心理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典型的符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符号的流动包括两个方面 :传者对新闻讯息的编码过程和受众的译码过程。由于传者主体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而带来的编码的不确定性 ,以及受众主体因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带来的译码的主观解释性 ,造成了新闻传受的不对等性。尽量消除这种不对等性 ,要求传者和受者通过相互作用 ,最终达到双方对新闻符号代码的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同时 ,它也需要建立合理的传受心理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列宁用"客观实在"所阐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克服了以实体范畴所阐释的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历史局限,而且也能很好包容和解释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且还能很好包容和解释之后涌现出的一系列崭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客观实在"所具有的一般性、普遍性、全面性和抽象性特征,使它拥有了极为深刻的内涵和极为广泛的外延,用它所规定的哲学物质范畴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而深远的科学意义和价值;"唯能论"并不等于唯心论,列宁在批判唯心主义的"唯能论"的同时,又对"唯能论"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正是列宁提出的"客观实在"物质观为辩证唯物论的非实体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在创造收视率新高的同时,成功地移植到了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中蕴含的“审丑”意识,不仅成为一种全新的美学现象,也是一种传媒时代具有电视革命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真人秀节目所唤起的中国电视受众的“审丑”意识,既暴露了大众文化氛围中电视工作者与受众思想的肤浅、趣味的低俗,又拓宽了文化大众的审美视域,丰富了电视传媒的产业化传播手段。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真人秀电视节目审丑现象,重视审丑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纪实倾向,它表现在被吕新雨命名的“新纪录运动”纪录片创作中;在一些“纪实”性电影故事片;更多的体现在许多电视台制作的大量“纪实”类电视节目中。这些作品体裁样式、表现形式、手法、内在规律各个不同。但是它们却共有一种“纪实”观念:那就是对过于明显建立在观念上的主观真实的否定,希望去除人的主观介入;对原生态生活本身的强调和重视,力求忠实表现原生生活本来的状态和流程;并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摄影机(摄像机)记录客观现实的能力和一些具体的纪实手法试图达到一种对原态生活的“纯记录”;实现对“真实”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种纪实倾向就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在宣称其具有一种不可能获得的特质,以期获得一种普遍的叙述合法性,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后现代文化的怀疑倾向。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瓦解“真实”和普遍合法性的迷雾,不但在影视具体的制作手法上,而且在“真实”和“纪实”观念认识上获得了解放,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电视纪录片创作中不仅要保持真实可信,而且也要追求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5.
“历史真实性”原则在近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再现历史真实不再成为历史小说创作追求的唯一目标;相反,艺术重构自由得到重视。历史真实概念的内部泛化及新历史主义理论与创作影响等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艺术审美的探索与新变,也使历史小说创作自然地融入到当代社会精神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地”的想像入手观照陈勇及其诗歌,把他的诗歌中体现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及其遭遇命名为一种“囚禁”的状态,一种诗歌真诚歌唱所无法回避的“冥界”。这种“囚禁”状态是中国公共领域面临的现实处境,诗人们的歌唱只要是朝向“大地”的,都要经受这种“囚禁”的炼狱,而陈勇的书写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报刊、广播中所传播的新闻,电视新闻是最有真实感的。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依托相关基础理论,来初步探讨视觉空间的运用、把握对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旧哲学以“抽象的人”为其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现实的人”为其入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有明确的内涵,二者不可混淆。但是,换个角度说,“现实的人”也是“抽象的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19.
影视剧对历史认知意识的叙事和传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行为,它关系到接受者的主观真实的建立.影像景观的最后停泊点在于个人人格的构建意识和对未来社会系统的建构意识,借以娱乐的外观出现,这是影像叙事与传播的秘而不宣的动机.在后现代语境中,"主观真实"依旧是一个在解构拉锯下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定性研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仅凭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历史性”还不能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在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时,应该同时联系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