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勤出行是城市居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出行目的,通勤出行时间价值是评价通勤出行者对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参数之一,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础,将通勤出行时间价值引入广义出行成本函数中,以权重函数和改进的广义出行成本函数作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依据,并在模型中自定义广义出行成本参考点,选择累积前景值最大的前景作为出行者最优决策。分别基于“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和“累积前景理论”对通勤出行者在三种不同出行场景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最优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通勤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不受出行场景的影响,累积前景理论更适用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构建以通勤出行时间价值为核心变量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可帮助通勤出行者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交通管理规划和实施缓解交通拥堵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集成博弈和多智能体的人群工作互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进化博弈视角,对人群工作互动行为进行多智能体模拟研究.建立了收益和惩罚共享的群体工作收益博弈模型,考虑工作个体的个性决策特征,设计基于历史信息和个体决策特性的混合学习规则,并用多智能体方法对群体工作场景进行描述.在Repast类库基础上,用Ja-va实现该多智能体模拟系统.模拟结果表明:1)群体规模对宏观工作趋势影...  相似文献   

3.
基于线性单中心城市模型,研究了自驾偏好和居民拥有车辆异质性对双方式交通走廊沿线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居住区位选址均衡的影响.将有车居民对自驾出行的偏好集成到直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空间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当城市居民全部自驾出行时,租金-距离可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考虑只有部分居民拥有自驾车辆的一般情形,推导出了有车和无车居民在城市走廊沿线居住分布的不同均衡模式.通过理论解析,进一步考察了小汽车保有量和城市居民数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民效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住房供给—需求关系,本文从就业机会、房源供给、宏观区位和交通便利性4个维度构建了外来人口在都市区内部的居住决策和空间分布的解释模型,并将区域差异和尺度效应纳入模型。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区位决策和空间分布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住空间一体化或职住临近是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特征。近郊区是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空间格局主要受到房源供给的限制,而与本地的就业机会和交通条件关系有限。城市产业的郊区化促进外来人口向远郊区聚集,进入了明显的远郊化进程;尤其随着地铁网络的延伸,远郊地铁站附近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区。远郊区和偏远地区的区县中心对外来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依托村镇本地的就业机会而就近居住是这些地区外来人口居住决策的主要方式,县乡道及一般道路通达性较好的地区因此成为产业发展和外来人口集聚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5.
客户空间行为模型可以帮助解释空间竞争态势、提供管理建议、预测销售以及选址决策.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空间结构对客户空间行为的影响,指出相对空间位置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对空间位置变量及度量方法.在离散选择模型的框架下,结合相对空间位置变量的客户空间行为模型更好地解释了空间结构对空间行为的影响,提高了参数空间无关性.在一个真实的城市空间中调查客户超市选择行为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21年9月西安市全域手机信令数据,构建职住要素数据库,通过计算通勤距离、自足性指数、职住比指数、空间错位指数等指标,分析西安市职住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平均通勤距离为4.46km,74.5%的居民可以达到这个水平。整体上通勤状况较好,1 km内通勤比例仅为0.4%,短距离通勤现状亟待改善;不同研究单元居民跨区域择业比例差异明显,空间上呈现由内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新城区、碑林区、空港新城、雁塔区等区域以就业功能为主导,莲湖区、灞桥区、长安区等区域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从整体上分析表明,西安市各单元职住空间错位程度不明显。根据这些现象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西安市职住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实证关系数据驱动的模拟模型研究了信息系统采纳和扩散过程中用户之间以及组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互动行为.以电子商务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问卷,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影响个体对信息系统采纳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实证关系数据,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模拟模型,研究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扩散的宏观涌现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虚拟实验,从组织角度,分析了组织拓扑结构、组织规模、组织文化、组织内沟通四方面因素对信息系统扩散的影响以及信息系统扩散中组织行为的变化;并且对组织在信息系统推广中的行为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间接经济效益的波及效应和摄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经济系统中经济对象博弈行为的分析, 提出用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 对经济中的多人混合博弈问题进行仿真分析, 利用sw arm 仿真软件平台生成博弈模型— GAM E, 并对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定义, 最后基于模型的仿真结果研究分析了博弈对象的数量、 博弈半径和博弈规则对博弈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建立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在中亚国家跨国经营的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与税收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我国企业在中亚跨国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税情景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环境税应以诱导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为重要目的。 关于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情景假设、研究样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模型,取得了并不一致的结论。一方面,环境税可以激励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并通过创新补偿机制,使企业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另一方面,环境税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见,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的过程,单纯依靠实证或数理方法难以全面认识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 基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法,将环境税情景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置于复杂多变的动态市场环境,在识别影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关键因素及其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方法将微观个体的特征、行为和规则描述为个体与环境的函数,进而构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动态仿真模型,运用计算机系统模拟不同消费者选择、产品竞争和环境税情景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演化过程,探索环境税征收时机及强度对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市场机制、产品竞争和环境税的协同作用下,当可替代环境创新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较高的环境税能够推动企业采纳环境创新技术,并实现减排和增效的目标,促使产业向绿色经济方向发展;同时环境税政策的实施时机对于产业向环境创新技术方向演化起关键作用,这与环境创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之,较低的环境税情景下,可能出现企业花钱买污染的状况,与环境税初衷背道而驰。 本模型同时可以作为环境税设计的参考工具,通过改变模拟参数,观察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绩效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可扩展性差、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本文提出SOA能较好地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在介绍SOA的基本结构,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SOA在电子政务中的5种应用模式及基于SOA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需求不确定性大、生产提前期长、销售季节短的这类产品的合作问题,构建了基于担保销售量的单期两级供应链期权契约模型.在这种机制下,销售商出售基于担保销售量的期权.供应商通过向销售商购买期权可将部分风险转移给销售商,而销售商也因出售期权获得相应的风险补偿,这种契约安排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且如果供应商向销售商提供一定的转移支付,这种契约安排能够激励销售商加大营销宣传的投入,改善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经营者业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营者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对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本文在分析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并利用可能性理论来处理指标量化问题,建立了能充分考虑各影响指标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为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有关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过高估计公司信息质量条件下的连续时间委托-代理理论,并分析这种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最优补偿合同由两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和代理人在合同存续期内的努力工作成本;而次优补偿合同由四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努力工作成本、风险溢价和未预期到的意外收益.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公司信息方面的过度自信偏差都将提高代理成本、恶化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改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委托人自己首先要在公司信息问题上保持理性,其次是要雇佣在公司信息质量方面同样理性的代理人,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尽可能无偏地估计公司信息的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C—PMBOK的广义WBS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辉  王松江 《管理学报》2009,6(6):737-742
提出了广义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概念,研究了广义WBS的思想基础、分解方法、准则及其意义,并在C-PMBOK框架下,进一步提出了项目各分解结构分解流程和集成模型,以此为技术手段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项管理活动,使复杂的项目系统简单化,然后利用集成思想保证项目的完整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极大极小价值离差的资产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飞  史本山  黄登仕 《管理学报》2004,1(3):290-294
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行为中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加看重的是财富的变化量.而与投资总量相比,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的盈利或亏损量.基于这一心理研究结论和极大极小决策准则,建立了证券资产选择的极大极小价值离差模型(MMVD);进一步把决策理论中的收益均衡因子(return tradeoff factor)概念引入资产选择领域,对MMVD模型进行了更加符合直觉的修正;最后以"上证30指数"的实际数据对MMVD模型的投资绩效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夏火松 《管理科学》2003,16(1):61-64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征  向阳 《管理科学》2005,18(3):46-51
通过分析基于规则和基于事例推理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方法优势的基于结构差异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树状结构实现问题的知识表示,使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生成数学模型的主体部分,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生成模型的差异修改规则,用以指导模型主体部分的修改.基于这一方法实现了一个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的应用系统,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数学模型的智能构建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