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场自中写有一段时至今日。仍让人不能忘却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的确,将此叙述用来形容今天的网络舆情是再恰如其分不过了:固然网络上的各种话语表达让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却也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是人最高贵的品质"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由此可见,善良是人类的美德,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东西.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领导干部做到"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善待"你"、"我"、"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你"是对手,不是敌人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竞争,不同时期会碰到不同的对手.小时候有学业上的竞争,长大后有爱情、事业上的比拼.作为领导干部,职务越往上走,晋升的竞争就越激烈,看得见、看不见的对手就越多,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部队老首长说:"革命战争年代,谁是共产党员不用问,枪林弹雨冲在最前面的肯定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的肯定是;评功评奖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也肯定是。共产党员在拼死战场上就是高人一头,在待遇荣誉面前总是低人一头!""高人一头"与"低人一头"的论断激彻心灵,令人震撼。长征时期,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进。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原来有位衣服单薄破旧的老战士被冻死了。将军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有人小声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结婚了的人,但现在我"独身".原因是丈夫在英国是教书匠,时间不机动. 我发现独自一人生存,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一个人生活非常容易产生诸如:自闭症、忧郁症、厌食症,包括自杀症等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为此,我给自己买了一盆高大的竹子放在阳台上,那一片绿色,给了我凉爽,也给了我坚韧.  相似文献   

5.
<正>职场表面上看起来很难料理,不少人都有切肤之痛,甚至连颇有经验的高手也往往会有虎落平阳的经历。那些勤勤恳恳卖力工作者也无法避免惹出祸端,行事低调或者没有任何工作伦理、工作业绩的"老好人"却往往年终考评得优秀,提前晋级涨工资,因此,常常让人感慨"人比人气死人"。如明代的杨基在《闻蝉》中早就感慨过:"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这其中最  相似文献   

6.
正我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大型连锁商店的总裁。他说:"双赢的观念的确不错,可惜太理想化。商场现实无情,不与人争,只有被淘汰。"我说:"那好,难道让你盈利,让顾客吃亏就现实了吗?""当然不行!那样我会失去所有的顾客。"他回答。"那让你做赔本生意现实吗?""也不是,无利可图还叫什么生意?"我们考虑了各种选择,结果只有双赢才是唯一现实的选择。最后他承认:"也许同顾客的关系的确如此,但和供货商的关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有一颗心."心之官则思". 心,除了主管人体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产生思想,即所谓"心思".人的七情六欲,善恶勤懒等所有情感和行为,都随"心思"而动. 在崇尚"个性"的当今时代,人的心思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变,它可能这一刻心安理得,下一刻心烦意乱;早上心花怒放,下午心灰意冷;今天心满意足,明天心怀叵测;今年心地善良,明年心狠手辣……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让人猜不透,读不懂,摸不着. 捉摸不定的人心,无疑考验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智慧.企业只有把准时代心脉,以真诚之心去迎合公众之心,凝聚员工之心,取悦消费者之心,才能获得持续、和谐、稳定地发展. 首先,对社会要有良心.企业良心是企业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表现.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树立道德信念,履行道德义务,还要培养道德情操,注重道德荣誉.事实证明,这个时代,良心食品正在驱逐黑心食品,良心工程正在取代豆腐渣工程,良心服务正在清扫恶心服务.良心,正在成为社会正能量,也正成为天下企业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发展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网络时代.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技术在变革,时代在发展,然而不变的是人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色彩逐渐浓厚,对人之"本"的内涵及其对于发展的影响也应有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来,不断有领导干部因"桃色丑闻"落马.和以往一样,某些领导干部再次"创新"了绯闻形式,极大地迎合了部分公众的猎奇心理.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判断:"美色"似乎总是青睐领导干部! 一、为什么生活作风问题总是"缠"上领导干部 婚外情说到底是私德,但任何私人属性的事务一旦和"官员"二字发生联系,就已决非官员个人的私事、小事.从众多的落马官员那里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贪官都有生活作风问题,这其中不仅仅是男女关系问题,还有其个人的贪欲(贪财、贪权)等.这些人在一种特殊环境下,心理也往往会背离常人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正"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个单位中,有三种人通常不会犯错:一种是照章办事的"古板鱼",一种是奉承领导的"墙头草",一种是独霸一方的"霸王虎"。有一种人最容易犯错,他们就是充当幕僚工作的"灵巧鸟"。他们往往行事严谨,学不会"墙头草"的柔和;他们非常喜欢创新,比不了"古板鱼"的墨守成规;他们喜欢逻辑推理,却学不会"霸王虎"的咄咄逼人。还有一种人,也容易犯错,他们就是勤勉无比的"勤快龙"。由于这种人勤勉无比,往往最受领导重  相似文献   

12.
正1.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人的目标。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是为你们的共同目标干活。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围容易得多。2.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方面都好,那叫太有才!  相似文献   

13.
“土豪”     
《办公室业务》2013,(20):33
"土豪"是目前一个极具传播性的网络新词。土豪被中国人所熟知,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的土豪,是被专政与被打击的对象,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等是他们的标签。但现状的"土豪",其含义已经彻底改变,这个网络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会多,外国人会也多。由于文化不同,外国人开会的样式和中国有所不同,开起会来各有各的特色。尽管如此,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开高效的会议。下面让我们看看美国、韩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人是如何开会的,学习一下他们的开会"经"。美国人开会讲实效美国人信奉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推行实用主义的哲学。在开会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不搞花架子。在美国,很少有形式主义的会。美国人也搞文山会海。大到政府,小到老百姓,各式各  相似文献   

15.
正韬光养晦是中国千年外交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古代外交人留给我们的外交智慧。探讨中国千年外交史上韬光养晦的规律,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做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不无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汉唐盛世为何也要韬光养晦汉唐时代是有史以来国人最引以为豪及津津乐道的时代,也是外交上精彩纷呈、最能韬光养晦的时代。"汉唐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人们越来越难以坚守自我、良知、人性的时代。几乎每一件在道德上、法律上按常理来说是错的事情,一些人总能找出为之辩护的理由,强迫自己相信,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这样干是没有办法的。相应地,"理性化"的心理保护机制,也被放大成了一种在道德上错误的行为的社会选择,一种"集体无意识"。当一个人用"权利"这一具有道德号召力的话语来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时,就可以让自己成功地从"道德"的语境中逃离,从而借助于"权利"话语本身的合理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时间。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  相似文献   

18.
李一 《领导科学》2015,(3):22-24
<正>让改革的成果和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有制度的方法,有政策的方法,还有规划的方法,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让人民得利、得什么利,"惠及全体"必须是一个前置条件。我们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疏漏某些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这就向领导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改革的红利有限,怎样公平公正地让每一个群体与每一个人都得一点利?如果改革的成果丰硕,怎样让人民科学合理地分享或共享改革的红利?这就需要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念去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创业圈里,有一句话叫作"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种说法比较简单粗暴,却道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克服"强弩之末"的人,才可以成功。偏执狂对一件事非常执着,所以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所谓"剩"者为王,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当然,事实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如果在这方面用得特别多,那可能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有三个圈: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人人都在这三个"圈"中忙碌,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工作好是生活的本钱,家庭幸福让人感到天伦之乐,广交朋友让人感到社会的温暖.这三个"圈"是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的.走得好,一辈子活得顺心、潇洒;只要其中有一个"圈"走不好,出了问题,就会连累其他"圈子",让人情绪低落,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