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禁止“有偿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人们视为新闻界“怪胎”的“有偿新闻”,曾一度泛滥,成为社会之公害。禁止“有偿新闻”已引起新闻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偿新闻”的出现,有新闻传媒本身的原因,亦有被报道者的原因。禁止“有偿新闻”,必须从新闻界自身做起,新闻工作者要廉洁自律,理直气壮地制止“有偿新闻”,同时,全社会各方也要行动起来,共同抵制“有偿新闻”,共同创造健康良好的新闻环境  相似文献   

2.
“有偿新闻”是任何健康社会都应加以杜绝的丑恶现象。它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滥用“市场导向”,混淆报纸与“新闻”的界限,社会不正之风及管理制度的混乱等等。对此的治理也应是全面的、综合的,这包括教育(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内部机制管理和社会动态管理)、立法和报纸的公平竞争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新闻自由度的逐渐放开,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现象也日渐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将从有偿新闻、新闻庸俗化、忽视职业道德高于职业责任和媒介审判四方面探析新闻道德面临的困境。解决媒体新闻不道德的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加强新闻道德自律意识;着力培养社会监督和同行监督的大环境;加大媒介发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道德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有偿新闻”,顾名思义,即“有酬劳和补偿的新闻”。“有偿新闻”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虽然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丑恶现象的存在,对新闻工作者维护新闻的生命——真实、准确、客观和公正的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和发展新闻事业是极其有害的。一、“有偿新闻”产生的背景20多年前,诺日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道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廉洁是共产主义国家的普遍特征。”可是时至今日,一些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面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失去理性,不择手段地谋求私利,这就形成了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为反…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最近十多年间,传媒同质化现象一直是我国新闻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拟从电视新闻竞争环境、全球化下电视新闻成熟模式、重大事件新闻含量的确定性、中  相似文献   

6.
一些人与媒体无关或媒体自身发展并不需要但却依托媒体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谋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寄生现象分为游离层、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表现为: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稿件制作工厂",骗取稿酬;所谓自由撰稿人,追求稿件见报率以获得稿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假新闻;通讯员搞有偿新闻,招聘人员以记者身份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传统媒体行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勉为其难。解决媒体寄生问题,就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深化媒体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让寄生者"无从下嘴"。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寻租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由于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寻租盛行 ,寻租活动涉及政府机关、各行业和企业以及个人 ;分析了寻租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及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提出了治理寻租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隐没是传统经济体制时期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突出特点。那一时期国家公共治理体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完全重叠,人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空间近乎被国家治理体系完全遮蔽。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当时并非偶然,它扎根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之中。单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看,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传统经济体制中诸多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共同作用的因素既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投资主体具有的投资渴望本能与民众具有的“收入幻觉”本能二者间的张力,也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劳动者努力程度呈衰退的趋势,还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以指令性计划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内含的前提预设与现实表征之间的反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过度教育”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高校的招生人数、区域分布以及教育模式来看,中国“过度教育”现象具有长期性、局部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过度教育”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现代经济部门的有限职业需求;高校教育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失;“惟学历论”的职业筛选标准助长了“知识失业”。治理“过度教育”现象必须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举,坚持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适当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进程在实质上由以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经济体制转轨和以构建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制度为总体目标的社会制度转型两个发展阶段构成。目前,我国改革的发展已开始进入以社会转型为标志的一种较高级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和经济—社会问题的大量存在是转型社会的常态,其发展也因此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与高风险性。在现有的制度—体制下,社会调整是缓解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并将其控制和保持在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范围内的基本途径;而建设和谐社会则是解决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制度瓶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从表面上看,行政权力的滥用是行政垄断产生的直接原因,然而,滋生这种滥用权力的土壤才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深层原因。要打破行政垄断,就要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完善立法,依法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2.
资质过高现象在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被大量地研究过,并有丰硕的实证研究结果。但国内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目前领导资质过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它的影响多数是负性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加关注。通过对领导资质过高的后效行为分析发现,只有加强对高资质领导的绩效考核,并使其实现能岗匹配,满足心理需求、科学规划职业,努力营造高资质领导者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才能不断提高高资质领导者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媒治"一词由媒体所创。"媒治"现象的实质乃是人治传统的历史延伸,其负面效应表现在:有让事后监督的弊病扩大之势;有让严重个案事件被雪藏之嫌;助推行政人员的危情公关;阻碍媒体监督职能的正确发挥。要让"媒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定舆论监督法律,拓展舆论监督空间;建立网络舆论规范机制;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存在着经济意识转型的问题。经济意识是经济活动的反映,并通过支配主体的经济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意识分为刚性经济意识和柔性经济意识。在经济哲学意义上探讨转型时期的经济意识冲突,寻求解决冲突的路向,从而实现经济意识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表现形式问题是新闻业界一直关注的话题。借用其他领域专业术语"包装"看新闻表现形式上的一些微观发展革新,可知"包装"现象的出现是新闻传媒外部生存环境变化和媒介自身发展的结果,本质上是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一种合理有效的开发。并以此从宏观上对当前国内媒体在传播技术手法、报道思维方式、需求适应走向等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作出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状况已较为严重,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引发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必须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治理,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扩大广告收入来源已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门,由此传媒界展开了争夺广告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方法层出不穷.“广告性新闻”便是近年来备受追捧的一种营销策略,在都市报的经济新闻部门表现尤为明显.它将经济新闻与软文广告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实际上将广告改头换面当作新闻出售给读者.它往往以资讯、通讯、特别策划、专刊等形式出现在相关版面上.从理论上看,此现象可归因于媒体将受众当作一击就中的“靶子”,并设置相关议程,同时满足各种受众心理;从实践上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媒体受利益驱动而进行新闻寻租;另外,企业的青睐、公关事业的渗透以及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在推波助澜.该策略让媒体坐收利益的同时也在丧失公信力,让受众获得服务的同时也在沦为广告的“奴仆”.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媒体自律、受众监督等的共同作用和引导下,促其扬长避短,以健康的方式发展,从而进一步规范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方式方法,切实保障受众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8.
网络泛娱乐化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即将娱乐作为衡量文化价值的根本标准,导致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以及急功近利、浮华虚夸的社会风气盛行.泛娱乐化流行的内在原因主要是个体缺乏理性信仰、自我需要物质化及从众心理的支配;外在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及网络平台和网络编辑的把关不严.应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并加大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此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才能纠正过度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因素 ,采取综合治理方针 ,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 ,有效地加以预防和制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利益主体的分化。不同利益主体由于经济利益的差异和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其政治价值取向也存在个性化趋向,从而导致政治利益关系发生变化,影响其政治认同和政治追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对此,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构建系统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科学协调社会利益,提高全社会的政治认同,完善和巩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