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为了争夺用户资源和市场份额,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势开始蔓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其他互联网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经济的竞争秩序.为了保障互联网行业的有序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目前对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作出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网络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并对网络经济对我国政府行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网络经济环境下,政府应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进行政府规制创新,以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电子业务的兴起和网络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使得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有别于传统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从现行立法来看,现行法律法规很难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甚至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窘境。所以我们一方面应修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适应各国立法发展趋势,建立完善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在内的竞争法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大反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力度,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利用现行法律资源中的基本原则等弹性规范,并以法律解释为补充,不断摸索审理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的对策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排他性和竞争性,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提供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出现名称混同、虚假招生宣传、贿赂、诋毁竞争对手办学声誉及不正当的人才引进等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目前规制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而且现有的规制立法层次较低。鉴于我国立法的现状,可突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地位,以行为定主体,将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该法规制范围,这样既有利于全面涵盖各类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满足法律规制的普适性要求,又有利于提升调整该类行为的立法层次,满足规制法律的权威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但是不正当的人才竞争只会阻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人才不正当竞争的形式包括 :通过订立不平等的合同 ,限制人才的流动 ,否则就要交纳数额高昂的违约金 ;集体跳槽 ;通过订立竞业禁止合同 ,限制人才竞争 ;商业间谍等。文章还分析了不正当人才竞争与侵害企业商业秘密的关系 ,然后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对如何规制高新技术企业间的不正当人才竞争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互联网市场是目前急需规范的领域,大量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市场出现,严重扰乱了互联网市场的秩序,其中互联网版权不正当竞争是典型表现之一。规制互联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创新互联网市场不正当竞争规制制度,不仅应认清现今规制所处的困境,规制之缺陷,还需在规制理念上进行完善,从而进一步建构我国互联网市场不正当竞争之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行各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了概括性的规定,但在旅游实践中涉及旅行社之间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分析旅行社间的不正当竞争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强化政府对旅行社业的引导,规范旅游竞争市场,杜绝旅行社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旅行社之间开展有序的良性竞争,创造更好的旅游法制环境,从而保证我国旅游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目标。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公共利益本身的不确定性,公共利益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公共利益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下主要体现为一种不被扭曲的竞争秩序。立足司法实践,以公共利益的内涵为基点,厘清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公共利益保护的历史脉络,将公共利益的主体限定为具有竞争关系的某一领域的大多数人,公共利益的内容为保护不被扭曲的竞争秩序,公共利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作为判断竞争行为正当性的标准和促进公平竞争两个方面,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双重变革,以期给予公共利益较为完善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比较广告在实践中已经成为竞争者广为采用的一种竞争方式,但作为规制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却没有对此作出回应。比较广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其顺利发展仍需要法律为其提供明确的规则和可操作的标准。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在即,比较广告也应该纳入其视野,从规制的原则、具体标准和举证责任等方面对其加以规定,使比较广告的发展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论折扣与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折扣是一种有效的、合法的竞争手段,通常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我国现行法对折扣的规范并未揭示出这种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尤其无法与非法的回扣相区别。折扣与回扣的实质区别,在于折扣的给付是事出有因的,而且折扣率是比较低的。中国竞争法宜借鉴德国的做法,对各类折扣规定一个最高比率。经营者违反最高折扣率的规定从事竞争的,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革命 ,而与传统经济相区别。从产业发展、组织管理以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角度 ,探讨网络经济的潜在价值 ,澄清对网络经济的模糊认识 ,可以为网络经济时代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经济加速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导致传统银行业务衰退 ,并使货币乘数上升 ,产生货币创造 ,降低货币需求。网络经济条件下选择稳定利率的政策目标对于稳定货币市场的作用会比较显著 ,同时贷款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程度降低 ,而存款渠道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纵观当前我国出版业的运作体系,比照现行的法律 法规,在作者署名权、出版物名称权、出版物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限制竞争行为及出版物 高定价、高回扣的营销策略等方面均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其根源在于出版者经营主客体的 特殊 性,消除这一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在于政企分开和健全法律法规。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这 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4.
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主体的规定出发,论证将行为主体限定为经营者是不合适的,不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有效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提出应将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将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扩大到任何违背诚实信用和商业道德的自然人或组织。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以成本低、效率高、全球性的特点迅速风靡全世界,成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许许多多的企业和消费者享受到了电子商务给他们带来的开放、快捷等便利,但也遭受到了网络上不正当竞争的侵害。因此,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是各国政府及企业和上网用户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认清网络环境下不正当竞争的各种表现形式,积极应对,严阵以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不正当竞争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了竞争秩序混乱,社会资源浪费,企业经营低效等后果。文章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商业贿赂现象相当严重,已经成为某些行业、市场的"潜规则",它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和正常的交易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条款早在1993年就写进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整个社会对商业贿赂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而现行的各种分散的规定,并未对商业贿赂行为作专门界定,且商业贿赂立法、执法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建议借鉴国外反商业贿赂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出台《反商业贿赂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商标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是售中混淆,因此有关商品房、汽车等领域,虽构成售前混淆,但由于消费者的特别注意而未导致售中混淆,法院往往认定不构成商标侵权。近年来,少数判例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认定此类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此,需要重新认识其构成要件,即以违背诚实信用和公认商业道德的手段吸引消费者的行为,就应当认定为不正当竞争。由此,消费者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论企业名称权保护中的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名称权保护中,禁止侵权行为是权利人专有权的最基本的直接保护手段,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权利人更广范围保护的必要补充。当一利用他人企业名称的非法行为不能认定是一侵权行为时,权利人还可以“利用自己企业名称进行不正当竞争”为由寻求私益的保护。然而,对于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行为和利用他人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现行立法和学界的大多观点均有界定不清之嫌。实际上,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行为是对权利人企业全名称专有权侵犯的一种“私”法上禁止的行为,利用他人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一种混淆或淡化权利人企业名称字号的一种“公”法上禁止的行为;前者以专有权被侵犯为要件,不关注相关公众是否混淆或误认,后者必须使相关公众混淆或误认,但对知名企业名称只须淡化其名称的财产价值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