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蝗灾之日》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关于好莱坞题材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笑”及其在小说中身份地位的变换,韦斯特让以往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借助好莱坞电影的外景拍摄,韦斯特让小说的叙述夹杂了诸多的“狂欢化”特征。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狂欢化”已经成为揭示文本意义的一种隐喻性话语。文章试图从“狂欢化”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进而阐释小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选择历史这一时间维度来表达个人对社会和人性的看法,集中体现在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对社会的批判倾向上。他以历史故事中的油滑和轻飘承载现实中的深思与沉重,个人化的历史、人物的反经验化和语言的狂欢表露了其历史情结。  相似文献   

3.
爵士时代的美国和十七世纪的欧洲有着相似之处 ,社会以纵情享乐、腐化堕落为时尚 ,整个民族处于一种躁动、亢奋的状态之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着一种在精神层面上的相通 ,是一部浸润着强烈的狂欢化氛围的小说。在这一氛围中 ,人物的命运和面目在现实和狂欢世界中起伏跌宕 ,社会现实在喧哗躁动中尽显无疑。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重新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位着墨不多 ,但十分重要的人物威尔逊太太 ,希望通过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言行举止和对推动情节所起的作用来揭示她身上所蕴涵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小人物故事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借助于普罗普的叙述学理论,通过对<驿站长>、<外套>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三个小人物故事的比较,大致归纳了小人物故事的人物角色,划分了小人物故事的叙事阶段,指出了小人物故事的主要行为功能,初步总结出小人物故事的叙事模式,并探讨了这一叙事模式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体现对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人转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的狂欢性.这种艺术形式把现实和虚构融合为一体,宣泄着强烈的本能情感.演员与观众共同营造着狂欢的气氛,歌舞则是狂欢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展现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美学,运用福柯的生存美学原理,对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各自的出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规训化的社会里,小人物生活得悲惨无助;然而通过奉行隐忍型和普罗米修斯式的生存美学,仍有人在军规中寻求自由、在无助中寻求自救、在绝望中寻求生路,成为反抗权威、捍卫自由的英雄.该解读有助于引导现代人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富有狂欢色彩的小说之一,作者主要以卖妻、酒宴、庭审和讦奸四次狂欢广场为基础,借助三类人物的特殊文学功能,通过对主要人物进行反复脱冕与加冕的狂欢化艺术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迈克·亨察德起伏跌宕的悲剧人生,深刻揭示了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人生哲理.狂欢化不仅是反映作者人生观的途径,更是诠释主人公人生沉浮的叙事手段,亨察德在屡次狂欢中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8.
<范小青文集>所写的都是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构成了大时代,其中隐含对国民灵魂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框架下,以狂欢化人物和狂欢化精神为切入点,看奥康纳如何凭借亦庄亦谐的笔墨将作品中怪诞的人物置于喧闹的狂欢节舞台.在其建构的狂欢空间里充斥着小丑的诡笑、骗子的诡计、傻瓜的愚笨、国王王后的伪善与脱冕后的失落,由此使奥氏文本成为杂糅了诸多边缘化话语的复调式辩论,并呈现出颠覆性、双重性以及对话性的狂欢特质.通过这种含混的颠覆策略,奥康纳挑战了南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并最终达到颠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思想中的狂欢化血性化意识,源于狂欢节庆典中的交替和更新精神,其实质是一种充满全民世界感受的狂欢式世界。这种狂欢化血性化意识反映在创作中,就是将这种狂欢式转为狂欢化的文学,使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透露出一种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相对性,情节和场景具备了狂欢化象征性、加冕脱冕结构、特殊的狂欢化广场和狂欢化时空。  相似文献   

11.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申凤梅》是小说与传记的结合,艺术与纪实的统一。就形式而言,它引入了戏曲舞台上"场"的概念,以"场"的组合结构情节。就内容而言,它以"戏"为魂,统领全书。"戏"在全书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个生存密码,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戏"谈人,以人演"戏",作家在史的叙述中彰显了人的品格,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钟形罩》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埃斯特独特的眼光和身体洞察,感受"父权制"文化的虚伪、丑陋和专制,是知识女性充分利用"看"的权力,对不公平的社会文化的反抗和消解,是女性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而埃斯特被精神分析、监控的身心体验揭示了女性个体在"父权制"政治权力下的"被看"和被客体化的社会地位。文章从女性文化视角解读《钟形罩》文本中"钟形罩"意象的涵义,揭示普拉斯悲剧的社会文化本质。"钟形罩"意象阐释为笼罩女性的"父权制"社会文化的一切产物;"看"与"被看"象征了女性个人主体与社会文化权力和地位之间的关系。埃斯特在"钟形罩"里"看"与"被看"的权力较量彰显了女性主体性表达的强烈愿望和女性身体被政治文化客体化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热点新闻来看,群体影响在起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越来越迅猛,这种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实际上,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扭转了现实生活群体影响的淡化,使得现实生活中群体影响作用的“点”转移到了虚拟网络中的“圈”上。因 此,社会管理的思路也应该由单个的“点”转变到小群体的“圈”。  相似文献   

14.
媒体通过对政策渐进式的影响,不断促进社会形态的嬗变。面对变革,我国学界还未能从“传统媒体”的框架中摆脱“路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处于行政隶属地位,使得其他利益诉求难以在传统媒体上发声;而“社交媒体”的兴起又进一步分化了“传统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运动式”的媒介公共政策动员手段导致意见的撕裂,地方“传统媒体”一片叫好,“社交媒体”不乏争议。这是因为我国还未形成系统的“社交媒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能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社交媒体治理经验,缺乏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从“问题产生”到“效果评估”各阶段影响方式和作用的详尽分析,未建立起与社交媒体对应的政策过程传播管理框架,社交媒体的管理仍停留在“消极管理”阶段,缺少“积极管理”机制。文章试从传播学、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出发,利用框架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综述当前“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存在的差异因素、国内“传统媒体”影响公共政策过程框架失灵的原因以及“社交媒体”框架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结构的论述主要采取的层次和要素分析法,对于今天分析特定历史时期下产生的"三元社会"也一样适用.通过社会结构层次和要素分析法的方式,论述了社会整体结构,得出了考察社会体制与制度是考察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并运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从社会体制与制度角度论述当前游离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夹心层"即"三元社会",呼唤着新一轮的社会体制与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社会契约论”对国家性质的解释虽然武断但却是成功的。从理论上分析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无疑对认识其真正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意义。我们认为 ,伊壁鸠鲁的“原子”的“社会契约论”为近代的国家起源理论提供了一个范式 ,而斯多葛派的自然法为近代的国家起源理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近代“社会契约论”以斯多葛派自然法理论为基础 ,以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论”为范式 ,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独立性与人的普遍性相结合的理性世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社会”价值本体确立与认同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观念在西方社会的确立过程,充满了理性的迷茫。现代性观念所造就的"社会世界"、"社会现实"和社会事实,就其实践创制和理论建制而言,是一个貌似严肃、实则充满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性意向的现代人的"观念游戏";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性观念"之所以力图将自身设定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本体"观念,其初始动机和抱负,就是要凭借理性自己,自主地造成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的新质的"社会共同体"现实;"现代性"实践展开的过程所昭示的,是其社会指向性本身的有限性以及生存论价值承诺的悖反性,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反省这样一种深层次的学理性问题:谁之"现代性"?何种"社会"?这一具有"本体论深度"的诘问,无疑也是处在"现代性文化"历史境域中的中华民族在当代整体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自觉应对和担承的艰巨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8.
王符是东汉后期思想家与政治学家.他认为,卜、巫、占梦、相和姓氏在维系社会稳定、整合社会及国家秩序、调节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是整合社会和国家秩序的又一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保障制度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市场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因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战略机遇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障预算与审计,重视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标签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们所固有的,而是垄断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强势群体所定义的结果,即一种"标签化"过程。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社会舆论对"富二代"、"官二代"的批评呈现出一种相反的逻辑,即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对强势者贴标签,或可称为"逆向标签化",其策略主要包括"特殊个案普遍化"和"具体事实想像化"两个方面。社会结构失衡和不平等是"逆向标签化"的社会根源,而互联网则为这种话语建构提供了信息传播渠道。"逆向标签化"表明,社会心态越来越以"怨恨式批评"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释放了一种"想像的征服"心理。重塑社会心态应该成为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而这需要以一系列利益均衡机制的建设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