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耿元瑞先生考:"李白寓家鲁地至少十六、七年"①;又据郑修平先生考:"李白寓家任城(今济宁市)的时间,计二十三年"②.无论是十六、七年还是二十三年,总算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正因为寓家东鲁时间这么久,杜甫才有"山东李白"之说,元稹更有"山东人李白"之说.到了后晋的《旧唐书》,李白干脆就是今山东济宁市"市民"了:"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这里李白父亲李客也连带着荣任为今济宁市"市长"了.  相似文献   

2.
<正> 《旧唐书》、《南部新书》等谓李白是山东人,安旗《李白纵横探》称:任城(今山东济南市)是李“第二故乡”,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李白寄家任城二十三年,是有不少记载的。首先要搞明白:“寄家”是流寓所在,有别于祖籍和客籍。李白自称“陇西布衣”(《与韩荆州书》)或“本家陇西人”(《赠张相镐》),是指其祖籍陇西成纪。神龙元年(705)李白随父迁至四川彰明县(今四川江由县)定居,是为客居。之后,李白由此出游,曾流寓湖北安陆,婚许氏,生女平阳;再携妻女流寓山东任城,生子伯禽。在这期间,不管李白出游多久,其妻子儿女寄居任城二十三年不动,说是“寄家”或“第二故乡”都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庄子·齐物论》及《庄子》中相关文章中的"齐物论"思想出发,考察李白对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接受及"齐物论"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李白的"人生如梦"思想与"齐物论";李白的"及时行乐"思想与"齐物论";李白的强烈自我意识、自我肯定与"齐物论";李白的万物平等思想与"齐物论"。总之,庄子的齐物、齐论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思想,成为李白思考世界、认识自己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认知途径,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塑造了李白的个性和气质,而这一切又深刻地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关于《将进酒》的创作时间,历来存在异议。敦煌手写本(三种)以及殷璠《河岳英灵集》等诸版本的比照分析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为"天生吾徒有俊才"。据李白与《将进酒》所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二人的交往情形,可推断该诗应创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惜罇空》乃李白传世名篇《将进酒》的原始版本,它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编者、刊刻者等人的改动,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体从题目到内容都有许多不同,文献整理应以敦煌手写本《唐人选唐诗》所载该诗为准。同时,该诗创作于李白被"诏许还山"之后,亦大抵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 李白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携家移居山东,前后达二十余年之久,故素有山东为李白第二故乡之说.但是,李白山东寓家有几处?它们各应在今何地?对于这一李白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迄今尚未见有人作认真考究,想来常为之遗憾.本文拟就此问题发表些不成熟看法,希望能引起专家同仁们的兴趣."寓家任城说"大可置疑翻阅有关研究李白的著述,包括近年新版新编的李白集注、选注、年谱、论文等,对李白山东寓家之地几乎一无例外地系之为  相似文献   

6.
更正     
《江淮论坛》2012,(4):79
正本刊2012年第2期封二学者简介中"独著《唐诗风貌》、合著《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论文《李白与长江》均获安徽省社科一等奖",应改为"独著《唐诗风貌》、论文《李白与长江》均获安徽省社科一等奖;合著《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7.
李白《关山月》诗之源流所自,《李白乐府探源》一文曾作过探讨,谓此诗乃“拟齐梁体”,且举齐梁诗人所作《关山月》诗句数例为证。本文则进一步认为,《李白乐府探源》所举之例,可视为李白《关山月》诗之远源;而其近源,当为初唐诗人崔融之《关山月》。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现将两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历来评论李白的文章中,人们十分赞誉李白对贵族的"轻蔑"态度.其中最有代表性者,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看来,李白连天子也不放在眼中.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则说:"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内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足见李白真是"平交王侯"不屈己、不干  相似文献   

9.
古来注杜者号称千家,注韩者号称五百家,而注李者仅寥寥数家。此种现象,不仅早已为国人所不满,海外学者亦为之浩叹。美国研究李白的专家艾龙先生说道:“李白的诗歌是如此之多,而研究他的人却是如此之少。”(见《马鞍山报》1982年11月18日第四版简讯《美国学者艾龙谈李白》) 幸得这种情况已开始好转,近几年来研  相似文献   

10.
内藤湖南的《近世文学史论》对江户时代的学术发展迁移以及学派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概述。文章在小川环树译注《近世文学史论》的基础上,以螺旋循环史观为理据,将其序论所强调的"时"的纵向关键因素,与著作中《儒学》(上)结合展开研究,把《儒学》(上)分成七个时期以及六大阶段,进一步论析近世儒学沿革和变迁的"螺旋循环进化"之轨迹,阐明内藤湖南在近世文学研究中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