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主要研究民族社会结构和组织,民族社会关系,各种民族社会现象和问题。它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学的一部分,是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民族社会学诞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但从它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却有一二百年的孕育史。“民族社会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米尔曼首先使用的,中文意译为“民族志的社会学”,主要指的是在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在以民族实况为根据的基础上所做的理论探讨,尤其是指1860年至1900年那一段时间对社会进化和文化进化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结构、组织和民族关系、各种民族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就民族学而言,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都可遵循一条共同的历史规律,这便是历史发展的共性;就社会学而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各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以及门类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出现。民族社会学正是产生于社会学和民族学之间的、体现这两门学科知识综合统一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民族社会学没有令人注目的历史,它从诞生至今只不过几十年。但是,它的孕育史却堪称久远。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摩尔根等一些青年所组成的“大易洛魁社”,对印第安联盟从社会结构及其组织结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可谓开其先河。1851年他发表的  相似文献   

4.
乡村工业社区是都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模式。由于云南民族地区特有的边疆地域性和文化民族性特征,使得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乡村工业社区的研究后,建构出乡村工业社区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型带动了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成员心理态势的联动发展的四个因子的论证,说明云南民族地区走工业乡村社区的发展之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社会学的发展趋向 自1979年3月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至今,新中国社会学已走过了近十个春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即从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到全国“清除精神污染”为草创阶段。其间主要进行引进和实地调查工作,如引进西方社会学的一些名词概念和调查统计方法及青工、知识分子的调查等。1984年“清污”后有不少社会学工作者一方面认真学习研究马恩列斯关于统计和调查研究的论述,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农村调查思想,对西方社会学方法进行剖析,将其有用的东西纳入毛泽东同志的调查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个关系。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共同体,产生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共同组成了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而每个民族传统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又都是该民族生活、生产及与疾病斗争实践的结晶,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在生活环境极端恶劣的远古时代,人们希望保持生命力的愿望驱使他们开始了生命力探索的历程.北方民族的祖先,也正是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旅途中,逐渐积累起了延续生命的各种传统和方法.出于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假想,逐渐建立起广最古老的医学——经验医学,并在此再础上发展起了神医医学.  相似文献   

8.
民族关系的调整方法指用以规范、引导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由于调整功能的差异,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一、历史的启迪我国历来重视对民族关系的调整,在长期调整民族关系的过程中,既运用了法律方法,也运用了政策方法。用法律规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这是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方法的重要特征。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同民族的存在相联系的,又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与之相联系的民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阶级的产生和阶级关系也给民族问题以深远的影响。因之,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我国的民族问题虽有其特殊性,但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个轨迹产生、发展、变化的。从这个认识出发,本文拟就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不同历史时代的民族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既要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和原则 ,同时又要突出小城镇发展这个基础和重点。在新世纪新阶段 ,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提高质量、注重效益 ,量力而行、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11.
按着民族——社会发展规律,民族是阶级社会存在的型式。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又区别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这个社会存在型式的民族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旧时代的民族相比,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后期出现的“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共融共存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成的政权,出于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法律政策。历史语境影响着我国民族法律政策的产生与变迁。从思想视域和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坚持《宪法》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政策,既是对我国传统思想和法律文化历史语境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耿建 《学术探索》2008,(2):86-9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拥有中国民族商标品牌的商品也大量涌入世界市场。为了保护我国宝贵的民族商标品牌资源,我国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加紧民族商标的海外注册,运用多种有利的法律规则保护我国民族商标不受侵犯;在合资企业中高度重视商标转让和许可使用问题,牢牢掌握商标权;通过立法和行政机构规制恶意收购民族商标行为;打击各种侵犯我国民族商标品牌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4.
因民族关系不和谐引发激烈的民族矛盾,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因素增多,民族矛盾突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可能会造成威胁。因此,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晓波 《理论界》2014,(1):65-67
民族地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民族同胞通过开发、传承具有悠久历史和本村特色的民族手工业,而走上一村一业的传统农村产业结构重大转型的新型乡村社区发展方式。这种模式不仅仅带动乡村社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带动乡村既保留浓郁乡土特色、本真民族文化,又走上与现代城市生活等值的新型乡村生活。这种模式对类似同质性的农村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具象,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看,其形成机制和根源有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明确环境产权,培养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共构的环境制度目标,疏通环境诉求渠道,促进和维护环境公平.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残余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这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这种差距只能在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除解决.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我们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方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改革.逐步解决了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这样,使原来许多发展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既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四十多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教育一直都实行着特殊的优惠政策。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是由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性主要受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到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再到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特殊阶段的演变,但其中的特点却是十分明显的,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在贯彻这一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应该关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部的语言与文化等特殊性问题,进而使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模式阶段迈入质量发展模式阶段。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以毛泽东同志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为指导而制定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毛浑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历史实际革命实际的结合。因此,谈谈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特点,对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可能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水电资源开发中民族问题的成因1、我国水电资源集中分布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发展问题连为一体.我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一位.据全国第三次水电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水电蕴藏量达6.76×10~8KW,发电量5.922×10~(12)KW·H/年,其中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总装机量为3.78×10~8KW,年发电量1.923×10~(12)KW.H/年.到1995年全国水电装机5000万KW,年发电量2000×10~8KW·H/年,水电资源利用程度仅占可供开发总量的6.6%,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从发从水能蕴藏最分布上看,我国丰富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华北、东北地区仅占全国的3.6%,华东地区占4.4%,中南地区占9.5%,西南地区占70%,西北地区占12.5%.从规划开发的全国12大梯级水电基地看,西南地区最为集中.80年代后,我国加快了对西南丰富水电资源的开发步伐,从已形成的移民的民族人口构成及其迁移——安置地区看,在1600多万移民中约有12%为少数民族,40—50%的移民搬迁到少数民族地区安置.从即将产生的移民结构看,约30—40%为少数民族人口,70—80%的移民在少数民族地区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