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阿夫莱姆.诺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以至于被称作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本文将对以下几个相关问题逐一论述: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它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和经验触发理论;转换规则对传统语法的突破;它所特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窥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关于生成语法理论认识的典型误区进行了剖析、纠正.主要就生成语法关于语言习得与语言环境的关系、语言内在论的假说、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单一语言研究与普遍语法和句法与语义、语用的关系等观点进行了讨论,以期增强该理论在我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的《句法结构》(Chomsky,1957)一书问世,标志着以他为首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1965年,《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Chom。by,1965)的出版奠定了乔姆斯基在语言学界的地位。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崛起,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被人称为语言学领域的一次革命。事实上,转换生成语法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影响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种语言理论。任何一门新学说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都是对前人研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乔姆斯基的学说当然也不例外。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针对生成语法在语法的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理论构建的局限,Pinker提出的语义启动(semantic bootstrapping)假设指出需要强调语言的功能层面。通过分析语义启动假设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儿童语言习得可以提出另一种解释,即:强调语法结构功能性的同时,对认知水平和语言的交际性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5.
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两大主要范式,加强两者的对比对促进语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两家理论复杂,术语繁多,且在不断向前发展,本文拟从语言观和理论框架等方面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这两种理论范式的理解,消除误解,实现两种理论的互补以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将演绎思想引入语言学研究,对其后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是生成语言学的伟大贡献之一。演绎思想使得语言研究从经验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并促使语言学开始向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转型。但是演绎思想在转换生成语法的不同理论阶段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相同,因而也影响着生成语言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一个句子出发,分别从功能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这个句子的内在结构及其句法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转换生成语法与功能语法的有机结合。用确凿的语言事实论证了句法功能的表达是句式转换的动力来源,而转换生成语法则通过其严格的规则为句法功能的表达提供了句式多样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原理,我们发现转换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关系至密。转换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转换生成语法指导影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又促使转换生成语法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两大主流—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G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F语法),各自为政,水火难容。本文从理论基础、语言哲学思想、语法观、语言观(语言性质、句法论、语义论、语用论)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多维对比,对比了对两种语法的主要差异从而以示其区别,最后分别探究了两种语法的局限性,并做了试探性展望。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建立在“大脑中语言先天性”和“语言直觉性”的思想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奈达的“核心论”翻译思想中的“核”如何由来成为一直尚未破解的难题,且两种语言的核心结构能否相互转换也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理论对“转换生成语法”与“核心论”进行分析,创造性地为前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为后者消除了诸多学者各种形式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的名词化理论为指导,以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为分析对象,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两个小型数据库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学生英语名词化运用程度远低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中国学生英语名词化运用频率的高低与其英语作文质量的高低成正比。进而指出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运用频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法主语和主题主语两个角度对英汉主语进行比较,指出英语注重主语,要求主谓一致,适合用传统语法进行分析。汉语注重话题,习惯把句子谈论的对象提前。主题结构在汉语中属正常结构,用正常语序;而英语中主题结构分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类,无标记类主题大部分不是句子谈论的对象,有标记类在英语中属非正常结构,使用倒装语序。  相似文献   

13.
从英语专业四级统考谈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熟练掌握基本语法结从英语专业四级统考谈英语语法教学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 ,才构和基础语法规则 ,并运用语法能提高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通过对英语专业四级统考语法测试部分的分析 ,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 ,并结合教学实践 ,提出加强语法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和认知过程并存,语言使用建立在使用经验上,与心理发生关系。换用认知的语法分析方式,运用描写和评价程序,将语法特征和认知特征与实际功能联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大脑的反应机制。利用Eggins&Slade日常谈话语法模式理论研究《原野》人物所使用的小句结构模式,说明语气语法模式的心理以及社会语境化意义符号认知,表明文学是一种根植于人们通常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认知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在语言研究领域,一反过去,即以统合[语法、逻辑、习惯]的语言结构体系、语言分析理论相继问世,为研究日本语言开创了局面。近些年来,日语语法的研究已涉及到日语语法领域的方方面面。语法研究的成果也层出不穷。涌现出许多研究学者。早期的有山田孝雄、桥本进吉、松下大三郎、时枝诚记等几位语法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语法体系。他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侧重句子结构方面的研究。例如,山田孝雄先生的语法学说力求解释人的思维方式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桥本进吉先生的语法体系最大特征是更加重视语言的外形,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设立了句节的概念;松下大三郎先生的语法体系更为独特,使用的概念也不同,主要对词素进行了研究;时枝诚记先生指出思想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就是语言。20世纪七十年代后,以铃木重幸、奥津敬一郎、森田良行、高桥太郎、寺村秀夫、沼田善子等为代表的研究,较前期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为科技语言中词汇隐喻的存在找到了理论依据,系统功能学派提出的语法隐喻则进一步拓宽了科技语言隐喻阐释的广度。词汇隐喻使科技语言“熟悉化”,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或亲和”,而语法隐喻则使世界事物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描述更具技术性、理据性、客观性。文章主要探讨科技语言中语法隐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内隐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教学领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就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隐学习的环境,要活化课堂语法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并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广听、泛听,大量阅读和背诵,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点分析、归纳了英语中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特殊语法现象,即形式上是主动语态,而主语却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形式上的主动而意义上的被动形式称作类被动式或假主动式。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英汉句子体现核心信息的句子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汉语往往使用主要句子成分来体现语义上的信息重心,表现为语法重心和语义重心的一致性;而英语往往使用次要句子成分来体现语义上的信息重心,表现为语法重心和语义重心的非一致性.因此,提出“句式重心移位”翻译法,即根据英汉在语法及语义关系上的不同特点,通过句子主次成分的相互转换,形成整个句式重心的移位,以保证译文的准确完整和表达的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20.
形式语义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语义学认为自然语言不适合进行形式分析 ,蒙太古 (Montague)等人开创的形式语义学一反传统 ,提出“英语也是形式语言”。形式语义学的主要观点来源于逻辑学、模型理论和语言哲学 ,其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广义量词、函项结构、范畴语法和组合原则等。形式语义学近年来在国外影响很大 ,本文主要介绍其起源和经典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