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对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进行深度考量的重要标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升华。从审美视角观照,和谐社会表征为社会主义的伦理、制度、生态等三个维度的内在和谐统一,蕴示着道德之美、秩序之美与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观念与其整体思想具有一致性,即力求在理性与启示之间寻求一条完美的思想道路,正是在这条"明证道路"的指导下,其美学难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上帝"之爱的"光照"下,阿奎那跨越了思想的鸿沟,把神学、伦理学与美学融为一炉,解决了"事物之美"与"存在之美"的关系难题。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内在逻辑根据。美的事物,不仅通过整全、和谐的比例和鲜明性来展现自己的美,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美来表述上帝的至美,至善与至爱。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学受道家哲学的观念、方法影响最深,若从思维方式看,则主要表现在整体之思、对待之思和象喻之思三个方面。其中,对待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所有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它以整体之思为前提,更强调相互参照的二元对待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乃是一种二元协同之思。对待思维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之一,也成为了中国诗学的重要思维路向。中国诗学中的对待批评将具有传统哲学智慧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运思方式,在话语言说方面有着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亭、廊、桥、榭、舫等主要构筑物无不具备各自的美学特征,形成了丰富的美的景观,其美学价值、哲理内涵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主要表现了飞动之美、空间之美和诗情画意之美等主要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锐的小说注重塑造苦难环境中女性的母性情怀,描写她们不屈不挠的生命追求,宁静、朴素、坚韧、宽容之美。这种生命之美使这些女性形象更具生命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7.
《周易》无往不复的一“心”一“情”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圆通之美 ,有着一种天然的“异质同构”。中国书法用笔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笔势的一笔环转、血脉相属 ,结字的上皆覆下、下以承上等 ,无不体现出气韵流转、血脉相连的圆通之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韵”范畴将古典诗歌的形态建构与生命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出古典诗歌复杂而立体的内部肌理。“诗韵”范畴作为古典诗歌“辞”与“意”辩证统一的审美状态,由外及里地呈现出丰赡的创作思想与设计理念,对当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焦点有着重要启示。可以基于设计美学的视角,契合声韵美与意韵美展开考察,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的设计理念与构思原理,总结其对于当下美学建设的意义。古典“诗韵”不仅在设计技巧上具有强大的自洽性,亦拥有着凝萃民族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美食与人类不同民族、地域等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潮汕美食之所以走俏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在于她有实在的“美”:既有最基本的味与香等内涵品质之美,又有造型、色彩、程序、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10.
从现存可见的文学艺术来看,"汉代的艺术是人的艺术";汉代的思想是尊重人重视人的。"天人之美"主要是西汉时的美学风格,也是汉儒阐释"六经"的美学追求;"人和之美"涵盖了东汉中晚期的艺术特征,是文艺走向自觉的开始。如果说,汉代人对经学的阐释是发现自我,那么汉代书法就是汉人与自然的真正交流见证。人的自然化、自然化的人,二者水乳交融却是以汉代审美意识的整合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感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的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在于兴发感动的作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这种关系。中华古典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诗歌的感发生命,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宝贵特质,也是中国诗歌最美妙的地方。吟诵是得窥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重要法门。  相似文献   

12.
蚕桑业作为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多样的影响。古典诗歌中的蚕桑意象寄寓了人类关于美德、情爱、生命、故园等种种美好情感。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对古典诗歌中的蚕桑意象进行解读,借此观照其"自然"存在的生命哲学和人格魅力,以期为深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中的现代人提供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念,结合语文“新课标”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古典诗文内容解读入手,总结出实施审美教育的办法:初读整体,发现美;探求主旨,领悟美;陶冶性情,体验美;美读意象,唤起美。由此看出,审美教育将成为新时期语文教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经典诗歌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诗歌是中西经典文学中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叙事诗、抒情诗璀璨夺目,格律诗、自由诗绚丽多姿。本文从强烈的抒情美、丰富的想象美、特殊的诗法美、凝练的语句美等方面,分析了经典诗歌的美学特征,指出了经典诗歌与经典散文、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在美学意义上的区别,得出了经典诗歌更具打动欣赏者的美学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它对越南古代汉文诗的产生、发展及其形式和内容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国历史、文化交融以及越南崇尚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文学审美心理而导致的结果.越南汉文诗在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同时,不断创新,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论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与非神秘性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宗教的几个基本要素之一,在当代宗教学研究的语境中,“宗教经验”是一个意义含混的术语。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宗教学理论体系中,它常常有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对它的名称、内涵进行一番考察,然后再来分析它的核心问题,即“宗教体验”,进而对它的神秘性和非神秘性的两个维度进行讨论,从而得以窥探宗教经验本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情感本身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没有情感的诗歌是没有审美价值的诗歌。诗歌的三种成诗模式皆以情感为基础。其三种成诗模式为 :( 1 )情景交融 +韵律 ;( 2 )情事交融 +韵律 ;( 3 )情理交融 +韵律。情感本身代表着一种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与交感。  相似文献   

18.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话语之一,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文以“言意之辨”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文外等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山水画美学意境进行分析和阐述 ,主要从造园史、园林的主持设计者以及所遵循的透视原理、体现出的色彩风格、主要塑造对象、营造的意境等角度 ,阐述江南古典园林所具有的那种参差自然、藏漏互补、恬静淡雅、虚实相生、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它蕴含着丰富的崇高美、悲剧美、意境美与和谐美.中国古典音乐正是因为具有了上述四种美质,才具有神奇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才流传千年而永不衰败.中国的现代音乐,只有充分吸收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借鉴中国古典音乐的美质,才有可能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