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诗歌理论术语“张力”入手,剖析诗中初为母亲的“我”的情感变化所凸显的情感张力。结合普拉斯的创作经历与创作背景,探讨普拉斯在母性体验书写中所传达的关乎女性存在的思考。由此可知,普拉斯在创作《晨歌》时所发的思考并非悲观的绝望,而是积极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性依然是被凝视的他者,像西尔维亚·普拉斯一样的女性诗人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物。普拉斯以写诗的方式揭露女性被压迫的社会现实,她的自白诗《隐喻》以怀孕女性自我物化为描写对象,讽刺了男权社会中规训女性的传统观念。以凝视理论为基础,阐释普拉斯的自白诗《隐喻》,有助于分析普拉斯在凝视下从自我物化、自我分裂到自我觉醒勇敢反抗凝视这一过程。普拉斯旨在呼吁社会正视女性,激励广大女性勇敢追梦,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东西方文化及影响的新思路。东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对"月亮"这一客观存在的理解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就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月亮"隐喻与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月亮"隐喻作出比较与分析,尝试性地探讨"月亮"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格局,剖析其体验哲学的根基和各自文化特异性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Fauconnier,G&Tumer,M.的概念整合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加以评价,说明了隐喻的具体意义,进而论述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的理解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学人》(Economics)新闻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隐喻认知的过程可以采用概念整合进行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概念整合能够揭示隐喻有助于人们认知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分析“AT”作为隐喻意项在各目的域中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探讨“AT”的方位意项在英语作品中的隐喻表达功能。使用的语料来自艾米莉·勃朗特小说《呼啸山庄》构成的小型自制语料库。基于这部英文小说的空间隐喻分析,有益于读者从独特的视野来解读英语文化,并以认知观点来解析和理解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回顾隐喻、翻译和认知关系的基础上,以英译《围城》文本中的隐喻翻译为例做了重点讨论,并分析了其中隐喻翻译的优劣,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了《围城》中汉英隐喻的不同,从而揭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7.
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理解是话语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隐喻理解理论中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语用观都未能触及到隐喻理解的实质;而隐喻的认知观则从人类的思维、认知出发,考察了隐喻的产生、运作与理解,从而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隐喻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莫言小说《酒国》是一部关于酒的小说,大量运用了富于想象和感官刺激的隐喻,给读者以“陌生化”的艺术体验。葛浩文在翻译该作品时,充分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技巧,顺应了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对小说中的隐喻性表达做了认真巧妙的处理,进而再现了原作“陌生化”艺术手法。文章以葛译《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为切入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理论,探讨葛浩文英译小说中隐喻翻译的理念和方法,以期能为小说英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更好地欣赏葛译小说的翻译过程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借植物表达较为抽象、不易言表的情感;《诗经·国风》中也包含大量植物隐喻,借以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隐喻的本质是认知,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莎翁十四行诗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隐喻归为三个大类,即“爱情花”隐喻、“野草”隐喻和独有植物隐喻,分析中西方植物隐喻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虽然两部作品选择不同植物对同一目标域进行映射,但不同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蕴含,形成隐喻连贯,由于人类身体体验,即认识事物的顺序与体认特征具有相似性,因此读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诗歌的蕴意。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石评梅一生如孤鸿掠影,倏忽即逝,在其26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短短六、七年的创作生涯只留下不过几十万字的作品,因此,"在一般文学史中少见经传".而且,在此前的石评梅研究中,人们大都只注意石评梅创作中数量相对最多的散文,而对其诗歌的论述很少,即便论及,也仅仅只注意到其诗歌作品中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而对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特质未予重视,以致对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新诗的发展中之特殊意义与地位往往未能作恰当地论述.因此,我们如何透过其诗歌文本表面的雾障,去触摸其存在于诗歌深层的现代主义特质,继而从本质上探求其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其本人的文学与人生,还是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齐风.东方未明》一诗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探寻《诗经》的本义有着重要意义。《齐风.东方未明》一诗应是一位女子怜惜其丈夫的诗篇。她通过讽刺官府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致使其作为小官吏的丈夫终日忙碌,早晚不得按时休息,从而表达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儿媳的快照>的发表是瑞奇诗歌发展的分水岭,是她首次公开表明她对妇女角色的关注,体现了她的女权主义意识.诗歌揭露了父权社会及其男权文化使妇女窒息、妇女的才能被埋没和夭折、她们生存状态受到阻扰和压制;体现了瑞奇寻找女性身份和共同的未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和政治景象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本质是一个跨文化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最佳关联性,诗歌的翻译应是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唐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是一首著名的新乐府,其译文的准确与否依赖于译者对作品产生的认知语境的把握和解释,译者应该用自然、贴切、语境效果对等的目标语形式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交际意图。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比较《望夫石》两种译文的得失,并探讨原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的感情基调极为近似,于是不少读者由此推及并认为他们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点相一致。事实上并不尽然。李煜词少羁约,故而称得上婉约中的豪放派;李清照则是标准的婉约词人。他们的词都浅平通俗,但给读者的感染力却有通透、郁结之分。从他们后期词的构思角度进行分析,或可说明两者的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语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从认知语用学角度为诗歌翻译批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模糊美是中国古诗语言的一大特点。翻译家在英译模糊的汉诗语言时甚感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外翻译名家英译中国古诗的不同译本,通过比较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英译模糊汉诗的时候.译语不能同样模糊。翻译家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把正确传达原诗的意美放在第一位。诗歌英译的关键在于传达出原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知之”、“好之”和“乐之”是读者欣赏译文的三种:不同反映,也是翻译家不断追求使原文不断精益求精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与谢野晶子的长诗《君莫死》长久以来被当作“反战诗”受到世人关注。但从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诗歌之道”“尊皇之道”以及政治立场分析,她的《君莫死》只是一首真情流露的“心声”诗作,甚至算不上厌战诗。对与谢野晶子的这首诗,应该放到她的整个创作当中加以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丘中有麻》是《诗经·王风》中一首篇幅短小的诗歌 ,关于它的主旨历来争议较多。今人多认为它是一首情诗 ,是一女子自叙与一男子 (女子心上人 )的几次约会。笔者也同意此诗为情诗 ,但对于究竟是一女独唱还是数女合唱心存疑惑。通过对诗中各章内容的具体辨正 ,说明几次约会的地点、前来赴约的男子以及具体约会内容都不同。综合全诗 ,笔者认为此篇应为数女合唱 ,各自唱出了与心上人见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鱼》是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年)的名篇之一。诗人在诗中以细致的手法和精确的意象准确地传达自己对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敏锐的观察与体验。整首诗在思想性及艺术表达上都具有沉静、清新、深刻而又不故作神秘之美。本文试从思想性和艺术表达两方面探索《鱼》的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