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特邀主持人谭汝为按语:普通话与方言关系问题是当前中国语言规划中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关涉国家崛起、社会稳定、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等重大问题。李宇明司长的《用法律管理语言生活》一文论述了语文法律与国家语文建设、语文生活的关系;关彦庆教授的《再论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定位》从共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从对新农村概念的阐释、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背景、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到探析农村“二人转”语言表演艺术的特点及“二人转”作为方言的一种表现方式与普通话的重要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具体分析“二人转”的语言特点,揭示了方言所发挥的必要的言语交际作用、方言所反映的农村乡土人文气息、方言较普通话的不可替代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话与方言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语言进化论为研究视角,基于湖北省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实证调查结果,探索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自然状态下的语言接触中,通过将普通话的实用性、广泛性和通用性与方言的情感性、有限性和区域性相对比,指明了普通话的迅速崛起与方言逐渐衰弱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持续互动下的语言竞争与选择中,普通话与方言相互融合、渗透。在多重力量的冲击下,加速了普通话优势地位的确立。第三,语言的重构建塑了普通话与方言共存分用的总体格局,呈现混合性、双重性、灵活性与社群性的综合特征。由此,得出了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形成互构关系的结论。为了避免普通话与方言的二元对立,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摈除观念误区,树立多种语言和谐共处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研究,二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开发利用和改进。"母语水平滑坡""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国家语言安全"是当前中国语言生活中最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不应该再有语言对立的理念,把外语和母语对立起来,把汉语同普通话和方言对立起来,把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对立起来,力争发挥各种语言资源的作用,各安其位,各展其长,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方言族包围圈内的非方言族在使用普通话交际时,由于语言接触的作用,其普通话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在语音、词汇等层面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差异性,最终致使非方言族的普通话产生群体性偏误。对洛阳市涧西区非方言族的语言状况调查发现,非方言族普通话的偏误情况与年龄、居住区域、交际场景、语言态度等因素相关。应关注方言区范围内非方言族的出现以及非方言族普通话中所显现的方言痕迹,以便在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中谋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方言电视节目的现状及方言电视节目的论争进行了梳理,并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电视节目与普通话电视节目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文章指出普通话与方言将长期共存;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受众需求、传播及艺术创作规律来把握方言电视节目与普通话电视节目的关系,在将普通话电视节目作为主体的同时,也应为方言电视节目保留一席之地,以满足受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7.
和而不同与和谐语言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为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应从传统的"和而不同"思想出发,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汉语与外来语、共同语与民族语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来自四川方言区的在校学生作了现代汉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从中看到语用者的语言分裂现象: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并非成正比,语言需求和语文能力并非成正比。同时也发现,随着校园双语(普通话+方言)人的日趋增多,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渗透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普通话要真正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在校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语言文字规范同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汉语言文字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规范汉字同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汉语和外语的关系。这样使社会语言生活呈现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方言和普通话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两者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常州方言在与普通话的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从语音语调!词汇使用及语法结构等层面产生了一种类似中介语的特殊语言形式。探讨常州方言与普通话在接触过程中的特征及原因,对于克服常州方言对使用普通话的影响、更加规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有效交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上对"农民工"的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农民工的维权、农民工的医疗等问题都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进城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语言生活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受经济利益、社会动机和地位意识的驱动,为了改善自身形象、融入城市,农民工在语言态度上采取了推崇普通话而扬弃家乡话。任何一种方言都负载着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扬弃了自己的方言母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放弃了一种优秀的地方文化。因此,国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当加强群体方言母语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领域语言的发展变化受语言生态伦理的影响和制约。从现实空间领域来看,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生态关系的动态调整直接受制于族群语言立法,即国家语言规划。而不同方言间的强弱竞争、方言内部成员的优胜劣汰也都与使用者的价值理念和语言态度有着密切关系。从虚拟空间领域来看,网络语言与其他传统领域语言之间的双向互动需以语言生态伦理为依据和导向,而网络语言的自我孳乳也受使用者民族认知心理和内在语言知识的影响,在深层伦理规范的驱动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实现语言生态的有序传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常州城区10位核心被调查人对170个方言词的表达情况,综合运用共时研究和历时比较的方法,探究常州城区方言与普通话接触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规律,归纳造成常州城区方言词变化的原因,为制定相关语言政策、平衡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之间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中介语不同等级的语言表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语言运动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本文对黑龙江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存在的"靠近普通话、黑龙江方言普通话、黑龙江方言"三个层次的语言表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黑龙江中介语形成的原因,提出尽快靠近普通话目标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方言和普通话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地方普通话”已成为标准普通话在各方言区的真实存在。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和渗透,是普通话教学中令人头痛的事,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问题。本文先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方言和普通话并存于同一语言系统,它们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然后从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即剔除“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成分,使之规范、标准)出发,论述了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说明要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调查90后大学生对普通话、方言、英语及英汉语码混合等语言变体语言态度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女生受试者对普通话、方言和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语言态度普遍好于男生受试者,而男生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更为感性。  相似文献   

18.
和谐语言社会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和谐语言社会的构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微观方面指语言规范和语言文明问题,宏观方面指如何解决普通话与方言、汉语与外语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9.
语言生态伦理是族群、国家语言(方言)发生、发展、传播和个体、族群、国家语言(方言)习得、运用的自然状态与人为痕迹关系的内心驱迫感,具有构成要素的交叉性、层级性、开放性,体系功能的实践性、前提性、自律性等特征。语言生态伦理的原则主要有语言与自然的平行性、民族语言与民族语言(方言)的交叉性、语言与语言人的价值性。讨论语言生态伦理的性质及原则,是构建语言生态伦理体系、践行语言生态伦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建设和谐语言生活语境下,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相似文献   

20.
方言影视剧创作的语言因素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普通话为创作主流的今天,方言影视剧的创作,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当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现状,必然会影响到影视剧创作语言的多元化.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通用语言,为当地的人民服务,在一定时期内,还必然与普通话共存.其次,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方言现象是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信息含量.语言作为文化的窗口,体现着地域文化环境,并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构建.常常被艺术家用来构成作品意蕴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