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夷海洋文化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辽东、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传统航线。同时 ,靠海用海和屡涉风涛 ,东夷人产生了人面鸟身的海神信仰和鸟与太阳通体崇拜的信仰习俗。然而 ,海洋文化发达的东夷部族与创造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百越部族相比 ,更早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随着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东夷海洋文化便在大陆型主体文化的笼罩和辐射之下 ,开始居于从属与边缘地位了。  相似文献   

2.
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夷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发祥于山东半岛,与当时的中原华夏族、南方苗蛮族鼎足而立.东夷族曾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化,后来在夏、商王朝的镇压下人口锐减、文化退步.西周初期东夷文化并入了齐文化而再度辉煌.齐文化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主流又引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进步.本文即探讨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3.
东夷文化是古代山东土著居民东夷人辛勤劳动创造的土著文化,它与中原文化不同,独具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源流.到殷商时期,中原文化吸收了东夷文化发达起来,反转来给东夷文化以巨大影响.到汉代东夷文化逐渐融合于汉文化的分支齐鲁文化之中.东夷氏族鼎盛时足迹遍及辽东半岛、苏北、淮北、陕西、河南、山东半岛广大地区,在其被融合的过程中,胶东是这一种独具特色的土著文化的最后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蚩大战,并非仅是黄帝族与蚩尤族之战,乃是炎黄联盟与整个东夷族之间的大战,即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大碰撞大冲突。东夷族虽以兵败告终,但东夷族中有相当多的氏族后来归附、混同、融合于黄帝族中,两种风格殊异的文化亦随之大交流大融合,故而黄帝神话传说中便呈现出诸多东夷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关于东夷文化,自西周以来.有一个“落后论”的传统观念.这个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了长达三千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山东城子崖和两城镇龙山文化的发现.才引起人们对“落后沦”传统观念的怀疑.五十年代末.泰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对东夷文化的极大关注.此后不久,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完全证明了东夷文化是东夷族独立创造的、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具有独立系统、独具风格特点的灿烂文化.东夷人的史前文化并不比中原同期文化落后.且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的地位.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搜析,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三方面对我国古代东方南北两支文化系统——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在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信仰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互有异同。本文最后指出:华夏文化通过多渠道播散到四周,当然包括播及到吴越和东夷地区;同时,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又影响和丰富了华夏文化,因而,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中能追寻到吴越、东夷文化因素的根苗。  相似文献   

7.
东夷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考察我国从野蛮时代向文明社会过渡这段历史,中原及其边境各族,包括居中的华夏、海岱淮泗的东夷、秦晋冀一带的群翟、丹汉间的苗蛮等族,在开拓中原创造我国古文化方面,同样有过贡献,远古历史也证明中华文明是全国各族共同缔造的。可是长期以来,对华夏以外边境各族族源、兴衰及其在国史中的作用等研究却较少,就东夷而言,近年虽有几本象李白凤先生《东夷杂考》一类的专著问世,但偏于源流或某个别问题的考证居多。较全面客观论述东夷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文章为数也不多。值得庆幸  相似文献   

8.
一 横亘于内蒙古高原上的阴山和蜿蜒东去的西拉木伦河,是我国北部原始文化的摇篮。那里发现了大量岩画——凝定于岩石之上的历代的不同族属的文化遗存,再现了先民们往昔游牧、狩猎、祭天、祀祖的种种生活场景。 那些神秘莫测,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人面像岩画令人格外注意。 人面像艺术是出现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从美术史上来看,它是大致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至青铜时代之间。几乎具有世界性。除陶器和青铜器上的人面像之外,大量的人面像更多见于原始的岩画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9.
对铜鼓的起源问题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学者戈露波(V·GcLoubew)在越南河内召开的史前学会议上提出了铜鼓起源于东京南部和越南北部的观点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民族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在铜鼓的起源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铜鼓起源于荆楚民族;铜鼓的创造者为古代印度尼西安人,即居住于杨子江中游的“濮越”人;铜鼓的创造者是云南的“濮人”;铜鼓是云南的“百越”人创  相似文献   

10.
夏为东夷说     
在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中,有一个几乎成了定论的“夷夏东西说”①。按照这一说法,夏、夷是两个不同的种族集团,在地域上是夏西夷东,在文化上是夏高夷低,华夏民族及其文化就主干上来说有一个自西向东的发展过程。 夷夏东西说在近代兴起的背景,是在中原西部地区开始发现仰韶文化,并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即是夏文化之后。解放后,我国考古学上新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基本上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先秦时期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从狭义的华夏文化(中原文化)来看,东夷族曾创造出比中原华夏文化先进的史前文化,并积极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形成;商朝以后,中原文化在吸收了东夷文化以及其它文化发达起来以后,开始反转过来给东夷文化以巨大的影响;西周时期,东夷人的光辉灿烂的史前文化逐渐被融合到齐鲁文化中去。从广义的华夏文化来看,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并列,属于组成华夏文化的一个子文化。  相似文献   

12.
商周以前,燕山南北及辽东半岛、黑龙江流域,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分布着众多侯国或部族,他们大都以鸟为图腾,历史上称他们为“东夷”。 关于东夷族的起源,自古迄今,莫衷一是,或言起源于山东半岛而北渐入东北;①或言源于东北而南迁于胶东及江淮②。秦统一六国以后,中原夷人逐渐融汇于华夏族之中,而东北地区亦为游牧民族所占据。故司马迁与班固皆未为其立传,至范晔编订《后汉书》始有东夷传。传世之先秦典籍,关于东夷的记载,大都语焉不详,仅据典籍实难考证其源起、流布及变异,给现在的东夷文化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但有一点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3.
近三十年来,随着黄河中下游许多地区的古文化遗存被发现,特别是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遗存的发掘,古籍常提到的东夷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朱芳圃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古代)人、夷同字。卜辞之人方即东夷。金文夷字亦作人”。又《尚书》称丹汉之苗蛮为“蛮夷”。可见,东夷实指东方人之意,“夷”字在古代并非贬义之词。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主张“东夷包括淮夷在内的九夷”,“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活动的地方”。具体的说东夷包括畎、于、方、黄、白、赤、玄、风、阳  相似文献   

14.
黄帝族源东夷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文化是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标识。黄河下游的“东土”是父系氏族时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作为这一时期五帝之首的黄帝 ,应是“东土”(东夷聚居地 )的文化代表 ,亦即黄帝族源于东夷。这同黄帝与少典、黄帝与附宝、黄帝与玄鸟、黄帝与穷桑、黄帝与涿鹿、黄帝与泰山的关系 ,以及山东地区大量出土文物所提供的丰富资料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海洋文化与海洋抒情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无比广大的水域世界,研究海洋文化非与水联系不可。因此,写海洋抒情诗,须牢牢扎根于海洋的精神文化品性,在把握诗的真实世界时,强化本能无意识,以直觉去感应对象世界;致力表现海洋内里的生命意蕴。换言之,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抒情诗,首先取决于诗人是否和大海融为一体,对海洋有感同身受的直觉感应能力,作生命层面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夏的起源及其与东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证夏和东夷的关系,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揭示夏人源自北狄部族,夏文化应到山东龙山文化和与之相邻的红山文化中去寻找,本文并以考古文化遗址中的原始宗教遗迹为线索,认为二里头文化是苗蛮部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上古东夷民族的图腾乐舞滥觞于传说的少昊时代(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到"五帝"时代(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山东龙山文化时代)后期,乐正夔协助帝舜整理和发展传统乐舞,以东夷乐舞为主体而综合创立<韶>乐,遂成为后世王官乐舞的总源头.春秋战国之际,东夷故地的鲁国和齐国仍然完整地保存着<韶>乐.秦汉以后,<韶>乐古曲始渐次失落,但直到近世,曲阜孔庙祭孔时所用大型乐舞仍存留着<韶>乐和<韶>舞基本模式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论舟山海洋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文化是由海洋、海岛生产方式所生成的,而舟山海洋文化更是舟山特定人群内被传承的集体无意识,同时涵化了迁入的周边地区人群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精神符号系统,并由原生与迁入的农业文化、原生的海洋文化、外入的西方海洋文化以及奇异的观音文化融合涵化而成。舟山海洋文化的分层结构由精神、语言、制度、技术等表现形式组成,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取向的矛盾性、流变整合的缓慢性、表现形式的粗鄙性。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应是时代的、特殊的、历史的、开放的,因而要倡导并弘扬开放性、开拓性、协作性的共同价值理念;同时,要加强海洋文化的制度建设,努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分别有多种表现形态。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开发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普世价值”。本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的目的,可以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等10大类旅游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20.
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