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当严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诸方面考察了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呈现出逐渐加剧的态势;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近五千年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自然因素。人类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大大加速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而科学的土地开发及合理的环保措施则能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扼制、延缓、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液压植树机最近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该机问世加快了我国荒漠化治理步伐,给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福音。据林业部97年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为262.2平方公里,有4亿人受到荒漠化威胁。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地处库布其大沙漠,从58年建场至今已发展为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过不懈努力,该场成功地  相似文献   

3.
荒漠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制度原因,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进展相当缓慢,因此必须对荒漠化治理的制度进行变革。治理荒漠必须完善产权制度以及补偿制度,重新设计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荒漠化防治政策沿革及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荒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一直影响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了遏制荒漠化,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治理荒漠化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荒漠化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中国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政策及其变迁过程,并分析了其演变的社会经济背景,探讨不同政策效果,并对今后中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提出五条对策 :实行综合治理 ;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建立健全法规 ;增加投资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6.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即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五条对策 :①实行综合治理 ;②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③建立健全法规 ;④增加投资力度 ;⑤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施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原资源退化加快、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要加强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规范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执法;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司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强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产业互动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动的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作为依托点,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作为产业互动的新载体。在西部地区产业互动的实现中,要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西部污染治理制度和绿色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法律应对——来自UNCCD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剧的全球性荒漠化,严重侵蚀着人类惬意的生活环境,面对这场快速恶化的灾难,中国也难以幸免.在这场"荒战"中,由于中国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存在诸多疏漏,使得法律的保障功能无法完全在防治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UNCCD作为第一份荒漠化治理的全球性公约,具有众多的创新之处,为世界各国的防治荒漠化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视野.故此,我们应当在借鉴UNCCD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法制建设和法治效果,有效地改善荒漠化严峻的形势,为公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0.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日趋  相似文献   

11.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