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是反映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教作文,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学作文,结果呢.收效甚微。据有关专家调查,大部分老师怕教作文,总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有的甚至于“谈文色变”。这样一种心态.怎能搞好我们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他们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师生难以走出作文的怪圈。怎样让师生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作者站在批改的角度,从赏析式的评改、生生互批、教师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就是作丈的批改了,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到“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这样的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进作文的评改方法已势在必行。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本校作文课题研究,尝试运用新的理念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既能减轻老师负担,又能提高学生作丈水平的路子,那就是变“教师改”为“学生改”。  相似文献   

4.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传统的“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的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而堆积如山的作文本又成为语文老师特有的沉重负担。辛辛苦苦改完作文发下去,结果呢?学生只看看等级、分数,并不仔细研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教师的批改成了无效劳力,徒劳而无功。对学生而言,也易养成做事不认真,敷衍塞责的习惯和不肯动脑思考,不愿动手修改的依赖心理,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致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把作文交给作文的人改,把修改作文的钥匙交给学生,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就针对学生改文谈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甚至形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尴尬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改”的教学方法,往往搞得学生谈作文而色变。老师批改作文而生厌。虽然师生在作文上下了不少功夫,但结果是收效甚微。一些学生初中毕业后不能写信,不会写一般的应用文的事不算稀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语文老师不断探索改革的路子,也总结出不少经验。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作文指导方面尝试三法,现写出来,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指导学生自己给自己命题 初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因为“无话可说”,采取“自己给自己命题”的方法,目的是让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语文教师的眼里,作文教学似乎成了一个模棱两个的教学范畴:可教亦可不教,需要教亦可不需要要教。同样,在很多老师看来,作文教学是一个投资大见效小的低回报产业。不少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有的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不能如自己所愿,唉声叹气。原因是,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苍白无力,没有新鲜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不是自己写作文,而是在翻阅大量的作文材料时,进行"裁剪式"抄袭。一篇作文,东拼西凑,抒发的情感也是在无病呻吟,不能让人感动……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我们语文老师真是头疼,头疼的是孩子们作文水平为什么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的现状 作文,让相当部分的学生头痛不已.原因是“写不好”.写不好怕老师批评或得分较低影响“面子”.因而懒得写甚至干脆不写。“厌写”情绪普遍泛滥,让语文教师和家长也头痛不已。综观中学生作文的现状,也确实普遍存在相当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颜爱华 《新天地》2011,(9):167-168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怕作文,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研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消解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由被动习作到主动写作,由畏惧作文到喜欢作文,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3.
顾振彪先生在一次报告会上曾说过:语文教师是最辛苦、最无奈、最不被理解、最劳而无功的人。我们是教语文的,听后觉得顾老的话一语中的,感同身受。事实也是这样,我们劲不少费,功夫不少下,而学生语文成绩却提高不大。尤其是作文,写也写了,练也练了。总觉得学生习作水平提高不快。更令人头痛的是作文的批改,上次作文还没有批改出来,下次作文又交上来了,压的教师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听见学生对作文叫苦连天,视作文课为老虎。人们也常常听见老师对作文也满怀“幽怨”,视批改作文为难事。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如何让教师也喜欢上作文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从各方面做了大力的探索。套用前国足主教练米卢“快乐足球”的理念,我向学生提出“快乐作文”的口号.提出要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现将笔者近两年收到明显效果的几处改革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时,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因此我们新“课标”下的作文批改,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习作教学上,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谓不尽心,不可谓不尽力,而结果却往往仍不能令人满意。寻求其中原委,自然原因种种。现在,我们暂且撇开其他问题,静心反思作文的批改工作,便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付出并没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服务。可以说,当下的作文批改重形式,轻实效,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作文教学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17.
语文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语文课教起来枯燥无味,考起来神秘莫测;学生学起来兴味索然,以至于本应是最有意思的一门课,成了最让学生讨厌的课程之一,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更是语文老师的悲哀。冷静下来,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本、课堂、考试,在指导思想上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太严重:把语文当作政治工具和思想的“物质外壳”,歪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多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曾作出过不懈的尝试和探索,总结出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法。可时至今日,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学生害怕、厌倦作文,老师怕教、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依然处于随意、盲目、无序和低效状态。如何走出作文教学困境,还作文教学一片碧海蓝天呢?结合自己作文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而关于作文、作文教学,我们探索研究得也较多,但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蔡伟所说:“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界公认的教学难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学生害怕写作,教师怕教写作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大面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依然是水中花,镜中月。”作文教学为什么一直举步维艰,低迷不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0.
我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课题是“作文批改”研究。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