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酿酒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上游农业、包装业、机械业和食品添加剂行业以及下游物流运输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酒是一种情感消费品,人们往往忽视酒类产品的负价值。酒类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消费整个价值链均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生态酿酒、有机酒、酒品安全、理性健康饮酒、责任广告、履行社会责任对农户的经济和技术指导责任是酒类企业价值链特殊的社会责任议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全国有名的酒乡之一,酿酒历史悠久,有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和技术。但是,近几年,随着酒类生产的放开搞活和酿酒工业的大发展,在产销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则是我省能否进一步发挥川酒优势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对川酒的产销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个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蔡成 《快乐青春》2010,(7):56-57
父亲善酿酒,常有人上门请教。 一天晚上,临村一个姓张的,拎着半瓶酒上门:张说:“蔡师傅,您尝尝,这酒味咋这么寡淡?”他酿了一坛子谷酒,酒味稀薄。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来,人们皆认为酿酒会消耗大量粮食不利于农业生产,故历代政府均采取重税政策来限制酿酒业的发展。民国时期传统酿酒业发展较快,其主要原因在于酿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高粱并不占有主要耕地,一般不作为食粮也不宜深加工,用以酿酒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养猪业发展,酿酒业与高粱种植实际上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故酿酒业消耗大量粮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观念当予重新检讨。民初以来国民政府对酿酒生产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至20世纪40年代则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这种政策转换与上述酒、粮关系认识的深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川酒发展研究中心为设在四川理工学院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酿酒技术、文化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四川省白酒产业、白酒资源、白酒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川酒资源开发与创新"、"川酒产业与区域发展"、"川酒企业营销与发展战略"等方向的调查研究工作。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凝聚了一批国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种范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广义地说,酒文化是泛指人们在以饮酒、品酒、赏酒、乐酒、悲酒、吟酒、歌酒、舞酒、喜酒、丧酒、祭酒、会酒、恋酒、话酒、酿酒、沽酒、卖酒或创酒等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酒用曲是西夏酿造谷物酒的重要方法。于原料的差异 ,西夏的曲分麦曲、清水曲、百花曲、小曲。酒的种类则更多。有麦酒、粟酒、小曲酒、酽酒、酒、马奶酒、葡萄酒。酒的征榷大体上继承了唐五代 ,分官榷、买扑与民酤三种形式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榷  相似文献   

8.
新疆酒文化酒市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10月29日在乌市伊斯兰大饭店举行。该研究中心是新疆市场营销学会的一个专业分会,其宗旨是研究酒文化、开拓酒市场、推动酒业发展、促进新疆经济。研究中心在业务活动上隶属于新疆市场营销学会和自治区酿酒工业协会共同组织管理。新疆酒文化酒市场研究中心成立@君敏  相似文献   

9.
高梧 《天府新论》2020,(4):封二-封三
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是羌族民众世代传承的传统酿酒技艺,其用料纯正,工艺古朴。用纯玉米和当地优质泉水酿造的玉米酒是羌族民众日常生活用品。2014年,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北川马槽酒厂)被公布为第四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0.
各个领域里应用微电子技术正在方兴未艾地发展,大有可为的生物技术在上海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巴异军突起。对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人们多少有些神秘感。其实,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葡萄酒酿造技术和面粉发酵技术。这就是传统的生物技术。当然,现代的生物技术已远远超过了酿酒和发酵,业已形成一个以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主的技术体系。它是把生命科  相似文献   

11.
古今文人大都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撰出无数艺文,留下诸多佳话。辽金地处北方,那里民风朴厚,豪爽率直。于酒,则朝野同好,崇尚剧饮,也有与酒相关的轶事、诗文与佳话。这些酒事,虽不能与某些盛世相比,但它毕竟是我国风俗史、酒文化中不应缺少的篇章。故略述一二,以补遗缺。一、辽代文人与酒契丹人很早就会酿酒。《隋书·契丹传》载:契丹风俗,其父母死后,便把尸体置于山树之上,经过三年后,收其尸而焚之。“酹而祝曰:‘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酹,即洒酒于地,表示祭奠。这是文献中有关契丹人酒与歌的最早…  相似文献   

12.
历代竹枝词因包涵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被看作社会史料的宝库。发掘其中有关酒的生产与消费的资料,对于酿酒史和饮酒史,以及相关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的回顾和总结,是有积极意义的。巴蜀竹枝词有体现酒与节令礼俗的关系、酒与休闲生活的关系的篇章。农家自酿酒在民间消费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城乡"酒市"的繁荣,也表现了生活史的一个重要侧面。竹枝词中也有反映酿酒业之产业史的内容。"载酒"舟船浮江远行,则体现了商品酒的流通以及巴蜀酒业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谭家斌 《云梦学刊》2012,33(4):53-54
屈原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记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酿酒工艺、饮酒方法和酒的类别,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色.屈原不仅以酒后之表象喻世警人,而且折射出他“独清”、“独醒”的高尚情操,其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4.
酒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作用广大而深远。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值得我们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在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人类社会生活(尤其上中层)无一处不以酒为纽带,围绕着酒形成了整个的文化氛围。但上古酒文化与中古以后酒文化有所不同。早在商代之前,酒就出现在人类生活之中,传说造酒的是杜康和仪狄二人。《说文解字》的酒字:“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世本》、《战国策》等书也说:“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云云,指认仪狄和杜康都是酿酒始祖。地下考古发掘,找到目前我国最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传世与考古出土实物及图像等相关史料看,明清时期酒包装容器在用材种类、造型形态、装饰及加工制作工艺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而造成酒包装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生产的大量出现、社会文化的繁荣、造纸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手工业生产制度的完善和酿酒行业的品牌出现等。  相似文献   

16.
官设酒务,派监官管理,实行官酤法,是宋代榷酒的主要方式.官监酒务设在州县和部分村镇,其下属乡村道店称"支坊"或"坊场".官酤法仍许私家卖酒,但私家酒店无酿酒权,要从官监酒务批发酒零售,成为官酒务的"脚店"和"拍户".官酒务的工役人员,宋初以民夫为主,宋真宗以后以魔兵为主.官酒务赢利有定额,完成者监官有赏,完不成有罚.官监酒务把定额分摊给下属拍户,拍户逃亡或死亡,要由亲属子孙或其他民户充替.  相似文献   

17.
酒,满语称“阿鲁克艾”。满族先氏早就有饮酒风习。古籍中记载:女真人嚼米酿酒,饮能至醉。女真皇帝金世宗回故里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境内),宴宗室于皇武殿,君臣欢饮。当时,亲戚团聚,朋友幸会,战士出征,都用酒助兴,以酒壮胆。延至清太祖努尔哈赤时,饮酒之风更烈。宴会,盟誓都离不开酒。只是饮酒的方式颇为别致,不象汉族等民族,先喝酒,再吃饭,而是食罢以簿酒传杯而饮。  相似文献   

18.
山西酿酒史略王赛时山西是我国古代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山西酒业在华夏酒史中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尤以神工巧匠和美酒佳酝而闻名于世。由于年代久远,史传多失,有关山西古代酿酒的情况已少有人知,故而笔者涉猎旧籍,钩沉稗史,粗略地勾勒出山西古代酿酒...  相似文献   

19.
酿酒就是酵母在无氧条件下把糖变成酒精的过程.原材料不同,酿出来的酒就不同.例如,啤酒是谷物发酵而成,而葡萄酒或苹果酒是果汁发酵而成,蜂蜜酒是由蜂蜜发酵而成.酿葡萄酒时,不剥葡萄皮酿,酿出的是味道较浓的红葡萄酒.剥了葡萄皮酿出来的白葡萄酒,味道则比较淡.如果是颜色非常深的黑葡萄,剥皮后酿还是有颜色,叫粉葡萄酒.葡萄酒里面加点二氧化碳,或发酵时氧气进入产生二氧化碳,葡萄酒就成了汽酒,叫香槟.中国的黄酒是发酵酒,由水稻或麦子发酵而成;稠酒也是发酵酒,由糯米发酵而成,古称醪醴、醪糟,这种酒不易保存,所以不普及;还有青稞酒由青稞发酵而成,也是发酵酒.  相似文献   

20.
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轻工业与农业具有特殊的依存关系,轻工业是不能离开农业而独立存在的。从产业部门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轻工业开始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农副产品加工部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碾米、磨粉、制盐、制糖、制茶、酿酒、卷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