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职绿色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雷 《南方论刊》2010,(11):85-86
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或环境文明,是21世纪崭新的文明形态,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高职绿色教育是深化高教改革、提高绿色意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有机地融入绿色教育理念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和制度体系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不仅有助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文明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态制度文明的完善和生态行为文明水准的提升,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推动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乡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基层单位,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政策法规不完善、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要根植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治理体系,强化金融支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大力培育生态产业,优化乡镇产业结构,促进乡镇走上绿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扭转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优化城镇规划布局,突出生态环保在城镇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城镇绿色转型,构建集约高效、循环低碳的城镇生产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城镇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定成绩,但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必须大力推进"生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不可轻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瓶颈制约因素,继续推进以"生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生态资本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工业发展体系,开发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态"如何成为"文明",或"生态"如何从"一种文明"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成为"整个文明"为问题域和主题,探讨"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本文认为,生态自20世纪60年代从生物学移植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经过生态哲学的形上提升,已经开始向整个人类文明扩展,但这种扩展仍囿于诸学科樊篱,而未达到"整个文明"."生态"成为"文明",必须经过三次辩证转换:一是将"自然生态"提升为"生态哲学",二是将"生态哲学"转换为"生态世界观";三是将"生态世界观"落实为"生态价值观",并现实化为民族精神.第一次转换已经开始,第二、第三个进程还有待奋力推进,其尖端性理论难题之一,就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生态文明"的造就,必须从历史形态、逻辑形态、现实形态三方面推进道德哲学形态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7.
李鸣 《社会科学家》2006,(Z1):47-48
现代文明是多种文明的集合,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且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本文以生态文明构建为背景,对生态责任的内涵特征、分类和社会各类主体的生态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通过从政府、市场、公众三个层面系统分析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发现生态文明制度尚没有达到优化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遭遇重重陷阱。对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创新生态文明政府管治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市场化推进途径、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红利"。  相似文献   

9.
闫缨 《学术探索》2012,(5):51-53
合理的消费理论和消费模式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效节约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提倡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发展的宗旨。在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中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极其重要。然而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需长时间的努力,要有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有效激励机制的贯彻,侧重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对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引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应贯穿到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本文在探索生态文明与绿色旅游的辩证关系和分析茂名发展绿色旅游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的高度为发展茂名绿色旅游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建议,为破解茂名旅游产业发展难题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社会形态。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从诸多方面不断采取措施推动本国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利共生。在新战略的推动下,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基础理论、技术诉求、科学路径等方面去寻求创新,按照自身建设的合理逻辑过程,不断推进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绿色湖南”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湖南的具体实践,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弘扬生态文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以生态保护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优化区域空间发展布局,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注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做了继承和发展,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范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吸收、借鉴并且批判国外生态思潮与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哲学本体论上进一步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提出通过各民族国家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为解决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全球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树立生态价值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前提和决定性环节。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改变以GDP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建设"生态社会",发展生态产业,实行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产业体系是推动大庆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突破大庆转型困境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要厚植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观念上形成共识;要加大政策扶持,筑牢绿色产业体系的保障基础;要打造"生态"品牌,建立"全绿色"绿色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工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要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绿色科技竞争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迫在眉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任务艰巨,是一场全面而系统的绿色变革,并与经济继续增长的发展任务叠加,风险与挑战并存,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  相似文献   

17.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强绿色消费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践行绿色消费,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阐释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关系嬗变的科学学说,它与推崇"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绿色消费存在契合之处,故可成为当前绿色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回溯"自然的共同体"、批判"虚幻的共同体"、探寻"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中,内蕴了绿色消费崇尚使用价值、超越符号消费、追求美好生活的理论图景,而且在对共同利益、共同规范、共同价值的关注上,启示中国绿色消费应先从推动民族共享发展、永续发展两侧发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向世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作为对工业文明的一个反拨,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正在逐步形成。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最初是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提出来的,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的基石不是外在的发展模式,而是沉积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和观念形态。而一种观念的出现不是偶然  相似文献   

19.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它要求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经济的稳健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工作基础、发展阶段、社会氛围、发展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等不利因素.克服这些矛盾,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为此一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三要努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20.
绿色发展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多策并举。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还要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与促进机制入手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要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健全环境法律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绿色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决策机制、管理协调机制以及监督考核机制等,从而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各项举措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