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的三重属性看当前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合理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是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现实统一。制度深刻影响着人的属性,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而人又毕竟是制度建立与变革的出发点和归缩。人的类性、群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人的个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相并存在的所有制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将人的类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和个体的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其历史合理性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人性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着的动态结构,它是人的属性结构和人性的样态结构的统一。人性结构中的冲突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之间的冲突,人的三种属性各自内部存在的冲突,个体人性之间、群体人性之间以及个体人性、群体人性、类人性相互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人格是以个体性发展为前提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结合。西方文学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西方文化以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使青年人通过文化比较认清中国文化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传统的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要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体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即对于人之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的强调,这其实是对于人的类同一性的强调和尊重。基于这样一种视角,人的活动就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劳动付出与劳动收入能够对等的理想的活动。但是,人既是类性的存在,又是群体性的、个体性的存在,因此,人的现实活动既有类的统一,又有群体性的、个体性的差异与分离,这种差异与分离常常使劳动付出与劳动收入难以对等化。于是,当人们从理想的类利益统一之角度来看待现实的有利益差异的人的劳动时,现实的劳动就被看作了异化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与威廉斯是中美两位同时代极具本土意识的乡土作家,他们毕生坚守为人类立命的创作理念,对历史进行深入体悟与深刻反思。其思想主题大致经历了从“个体性”延伸到“群体性”进而提升到“类性”的过程,其文化视野也从本土拓展到整个人类、从过去延伸向未来。他们积极关注人性、深切关怀人类整体命运,其艺术思想远远超越他们所身处的时代,在时间长河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本质,是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对立统一。两者既相互对立制约,又相互交融。自古至今,人性的表现虽有差异,人性的本质实无不同。人类社会从来就不是按照"应该怎样"去发展,而是按照"可能怎样"去发展的。这种"可能怎样"的真谛,就是人性所制约和主导的、不同个人之间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斗争与协调。人类历史所展现的,始终是这种人性制约下的利益斗争与协调的过程和结果。人类未来的希望和出路,在于因经济、文化和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而导致人类的"共同利益圈视角"逐渐扩大和社会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审美趣味在个体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别显现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交互式建构的关系,个体的趣味努力突破个体精神的牢笼,趋向社会性,使趣味成为审美交流的方式;趣味社会性所包含的共同范式和普遍标准,又会深刻影响个体趣味的成长和演变。趣味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批判和权力博弈,逐渐沉淀为相对固定的、可供传承的文化趣味。文化趣味综合了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打破审美壁垒,建构既符合审美规律、又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审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蕴着深刻的主体性建构原则,是个体性主体建构原则、群体性主体建构原则以及类主体建构原则三者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主体建构原则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互动为理论目标,同时促进思想领域的认同性整合。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江苏作家关注城乡主题时,城市与乡村主要以个体现实处境的空间性而存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与人性的深邃在其中充分体现。对文革、知青上山下乡等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个体关注,对城乡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变异的忧思,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发掘,江苏作家主要采取城与乡相互审视的视角,结合个体与存在之间的无限冲突来展现其多种可能的生存状态及人性内涵,力图从人性的凡俗与庸常人生的交织中来发现人性的尊严与高贵,其创作展现出朴素深沉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个体认知及其交流传播,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群体认知的影响,个体认知能力的养成、人际认知交流的实现,都处于特定群体传播交流环境中,并受群体认知的影响。这意味着群体认知不是个体认知的简单相加,而是另有其规律和面临的问题。从认知交流障碍的角度来研究认知传播,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和理论价值的角度。就认知传播作为一种人际间的行为而言,除了有个体性的认知交流障碍症,还有群体性的认知交流障碍症,而群体性这个至关重要的传播要素,却恰恰是脑科学等非文科学科研究的盲区。为此,本文借鉴Joseph A Wszalek的法律认知交流模型,从获取交流信息、内化交流信息与交流信息互动三个模块考察群体认知传播障碍,形成AII群体认知传播模型,以描述不同群体的认知传播及其障碍,希望能够使用该模型来预测可能的群体认知障碍,提出系统性干预方案,以改善群体认知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个体与群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生不能无群,独立抑或合群,是个体存在的普世性需要.许多人在个体独立与群体归属之间,面临着二元困境.从个体与群体视角来探讨其中缘由,为构建个体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以及个体与群体的良性关系寻求理论解释和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 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个体--群体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为基本理论预设,在深入调查分析佛山市新生代员工生存困境的基础上,探究其在维护和扩大自身权力的政治行为方式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新生代员工因其经济收入困境、法律知识欠缺及生活压力释放途径单一使其政治行为徘徊在个体性与群体性之间、或游离于法律制度内外、或在理性与非理性二者之间难以抉择。  相似文献   

15.
环境代际非正义在根本上源于人类主体的理性失误与不合理选择,类主体、群体主体以及个体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分别表现出本代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个体中心主义等价值观念,忽略了当代与后代之间的权利分配与责任承担,这是导致环境代际非正义的根本原因。要实现环境代际正义,需要对类主体、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他们给予留守在家老人足够的物质养老保障,但是对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关注度却很低,子女陪伴时间过短会导致留守老人产生精神上的孤独与落寞,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对此,如何为其营造一个积极的精神养老环境,让其安享晚年,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扩展临床视角下,社会工作不仅关注留守老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精神养老需求,也关注留守老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的联系,这就为超越传统的精神自养观与他养观、宏观与微观之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扩展临床视角,文章从个体与微观环境、个体与宏观环境、群体与微观环境以及群体与宏观环境等层面进行干预,以期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精神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西方文化圈还是儒家文化圈,耻感都在个体、类和群体的生活中整体性地建构着“为我而存在的世界”.耻感所示之精神,是人(类)在多样化的生活视域中,以自身为对象建构的以个体意识、类意识和群体意识为主要向度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彰显了人在多样化的生活视域中的本体性存在方式:耻感所示之主体意识确证了人的本体性存在,耻感所示之“类意识”昭示了人的德性存在,群体耻观呵护了人的群体性存在.耻感意识最终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在不同时代统治阶级的丰富、发展和倡导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人格的发展怎样从“有限走向无限”?怎样达到个体与“类”的整合?这是人格研究至今仍感困惑的根本问题。文章认为,“价值时空”作为人所特有的主体存在方式,具有“自为性”、“总体性”与“发展性”的特征。由于人格是人的“类性”在个体性上的体现,因而人格的本质内含着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类性”或“类价值”的普遍性。人正是在“价值时空”中获得了这个普遍性,成为能体现“类价值”的普遍性个体,从而使人格的发展从有限走向无限,从个体走向人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哲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尽管无数个哲学家在哲学的语境下表达了他们的思考,但要对整个哲学理论系统地加以概述,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台湾学者邬昆如先生主编的《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巧妙地设置了中心线索,这就是所有哲学理论的概述都围绕教人实现个体完美和群体完善境界这个价值目标来进行,因为他认定哲学是帮助人们“定位宇宙,安排人生”的智慧之学。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人群之中,要做到“顶天立地”的个体性完美和“出人头地”的群体性完善,既须处理好人与天、人与地的关系,更须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分布十分广泛,多发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的相对落后地区,以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环境群体事件较为突出,并且集中发生在村镇一级。其中参与人数多的较大类、重大类环境群体性事件占比很大,主要是针对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而进行的抗争,一般都存在着一年以上的酝酿期。这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组织化程度很低,但暴力化、对抗性较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参与力量具有明显的底层性,其城乡差异显著,环境群体事件的处置问题需要我们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