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用中国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分年龄性别人口构成数据,经移动平均修匀后分析了两性高老龄各年龄队列人口在相邻普查期间的死亡率及其差异随龄变化,以及历次人口普查高老龄组年龄别性别比,结果表明,两性死亡率随龄迅速上升的趋势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将变缓、变平甚或下降。老龄组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的现象,进入高老龄某一阶段后差异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女性。结果预示,尽管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并不表明男性的生理寿命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资料,认为该时期粗死亡率在25‰~35‰之间,婴儿死亡率可能在170‰~200‰之间,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随着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40岁。另外,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对降低死亡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解放后,我国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口,除某些年份外,死亡率都稳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有关分年龄死亡率的时间序列资料,因此无法全面地对我国死亡率的下降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尽管如此,我们仍能根据某些年份的死亡率统计资料对我国死亡率的变化过程作一些分析。1975年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所在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全死因回顾性调查,并且根据这次调查所得的资料编制了全国1973-1975年的生命表。这些生命表基本上能够代表全国的情况,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地方(翟振武:《人口研究》,1987年第1期),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1982年我们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且在这次普查中对我国1981年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根据这次普查结果编制的我国1981年的生命表,其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下面就根据1973-1975年和1981年的生命表对我国死亡率变化的性别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时期内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正在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利用1982~2000年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死亡数据及1989、1995和2000年卫生登记死亡数据,用人口因素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死亡水平性别差异的变化趋势、年龄别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男女出生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比较了各种年龄-死因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导对出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中国近20年来女性死亡水平低于男性的趋势在逐渐扩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年龄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石玲  王燕 《人口研究》2002,26(2):29-34
本研究采用Hill-Upchurch标准分析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年代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 ,90年代我国婴幼儿死亡概率的女 -男性别比均高于Hill-Upchurch标准值 ,其中婴儿死亡概率性别比超出该标准的幅度较显著 ;农村地区的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超出该标准的幅度较城镇大。结论 :90年代中国存在着异常的婴幼儿死亡性别模式 ,主要表现为女婴的死亡率偏高 ;女性婴幼儿的生存劣势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 ,尤其是在三类农村  相似文献   

8.
<正> 解放35年来,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粗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8‰猛烈下降到1981年的6.36‰;全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0——35岁迅速上升到1981年的68岁左右,增加了近一倍。目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象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老化趋势更为突出。有鉴于此,各种有关老年人口问题的文章大量涌现,不少文章在谈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婚姻状况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社会因素。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这种差异表现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但在低年龄段差异最大,随着年龄提高,差异趋于缩小。20—80岁暂时预期寿命的比较显示,未婚、丧隅和离婚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不大,三者均明显低于有配偶人口,平均差距约为7岁;此外,婚姻状况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表明,干部、办事人员和科技人员最低,商业、服务人员和生产工人依次上升,农林牧副渔劳动者最高。分析还表明,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有相当一部分退休的死亡人口的职业填了生前“通常的职业”而非“不在业”,从而使不在业人口死亡率偏低。这与其它国家死亡人口登记中出现的问题类似,也是我们在下一次普查时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人口死亡率趋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死亡率变动趋势研究,是当代各国人口学界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比较和分析各国人口死亡率变动之后,可从中发现异同之处,最后找出一般的趋势。根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统计姿料的历史分析,现实对比和研究,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历史变动充分反映了死亡率变动的一般趋势,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变动无非是这趋势中的一个阶段,最终也肯定会走向这趋势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人口学刊》2018,(3):52-61
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俄罗斯遗留了大量的残疾人口。俄罗斯人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不仅存在男性人口之中,女性人口中的比例同样很高,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酒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使得俄罗斯人口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人口预期寿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低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甚至低于与俄罗斯有着相似历史经历的韩国和墨西哥。保证居民健康和人口的稳定发展是维系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之道。当今世界,日本、欧美等各国的人口预期寿命都在持续增长,而俄罗斯人口的预期寿命却增长缓慢,这无形中拉大了俄罗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如何降低人口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难题。本文通过具体的资料数据对比一般地区与极端地区人口的预期寿命,分析俄罗斯与世界人口预期寿命的具体差距,推测出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的可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中国婴幼儿死亡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历史、区域和民族间的变化,以及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与一些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偏高的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可能导致的人口及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它们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刘娟  杨明旭 《南方人口》2011,26(4):10-15
死亡率的估算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本文运用Lee-Carter模型对农村分性别单岁组的死亡率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出农村人口死亡率与期望寿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内部分有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和宣传中,常把人口死亡率下降列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或把它强调到和混同于与其他因素相似的地位。这种说法失之模糊和粗糙,在事实和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及成因探析景跃军,王福江通过对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各类人口的文化程度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始终存在着,尤其是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人口和文盲半文盲人口,这种性别差异就更大。研究这些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后如何更科...  相似文献   

17.
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香港1946年以后,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关死亡率的资料,对死亡率变化的基本情况、死亡率的性别年龄差异、以及死亡原因,作一初步分析。一、死亡率的下降与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香港人口死亡率高,而且波动大,死亡率变动于37‰~26‰之间。这也是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的反映。战后,死亡率迅速下降,1961年达到6.1‰,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死亡率随机预测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历史数据基础上,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与似然比检验,比较了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几个随机死亡率模型,结果表明Cairns-Blake-Dowd两因素模型的一个扩展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并作为实例,对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领取阶段的长寿风险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变化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均期望寿命由于其概念明确、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宜于对比,常被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死亡模式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不仅受到人口总死亡率以及各年龄别死亡率的影响,而且还受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变化的影响。自5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由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死亡率的增加,人口死亡年龄和主要死亡原因模式已经  相似文献   

20.
郭永昌  丁金宏 《西北人口》2015,(1):28-31,38
西南地区县域离婚人口性别比普遍偏高,离婚男性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婚姻挤压。西南地区县域人口平均离婚性别比为138,15岁以上离婚率为16.8‰,男女比例差别很大。离婚率在0-30区段的县域分布最为集中,离婚性别比在100-150间的县域最多。1990-2010年间离婚率除少部分县域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离婚性别比总体上升,上升幅度在50-150之间的县域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