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人对社会主义方向的选择是在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潮中,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的。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代表中国人民为中国选择了发展方向,而且主张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显然,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伟大的,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则是不适宜的,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国人最初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这种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从思想角度作一些探讨,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或许有所裨益。 “寻找真理”和“追先意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指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蒯正明 《南都学坛》2009,29(3):102-106
建国6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步骤、发展战略目标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发展道路、发展步骤、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目标等方面的认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对党的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继续存在,参加了人民政协,参加了国家政权,它们的代表人物在人民政协、国家权力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且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个万岁”的口号。粉碎“四人帮”,后新的历史时期,胡耀邦同志又代表党中央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基础上,补充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即形成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互关系上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更加完整的方针。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历史发展的转变时期,在民主党派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上,就出现怀疑和否定的认识。解放初期,有同志认为民主党派“可有可无”。在过渡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执政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60年;是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印年.新中国成立印年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这两个时期前后相继,不可分割,又"后30年"是"前30年"的变革和飞跃.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观理论缺陷及实践负效应的否定,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自由”发展观等合理内核的吸收和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邓小平发展观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其社论也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窗口与桥梁。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党建话语变迁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嬗变。研究表明,党建理念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统一于党建理念的现代性。以“人民”“社会主义”“领导”“群众”为代表的党建话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守正笃行,以“革命”“斗争”为代表的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地位移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纯洁性的党性追求,而以“改革”“建设”为代表的党建话语则表明作为学习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攻坚克难、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在新中国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塑了以建设为主题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持续推进中,锻造了以改革为主题的发展思想;伴随经济新常态前进步伐的持续推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规制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方向和根本着力点。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对于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现实及国际环境进行了深刻思考 ,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毛泽东外交智慧的充分体现 ,它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发展以至建交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巴西共产党的一百年既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努力的一百年,也是对中国共产党认知不断深化的一百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巴西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认知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巴西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持认可态度,并努力翻译、学习毛泽东相关著作。在新时代,巴西共产党重点从治国理政经验等方面学习中国共产党,并认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为巴西共产党实现走向社会主义的巴西式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也为巴西共产党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升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要加快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发展,党的基层干部应树立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责任理念、法治观念、正确的政绩观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党的基层干部的管理角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中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系统化推出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从远古时代社会理想到“继续革命”社会模式的肯定否定,蕴有构建人类追求新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模式的历史超越性与现实创新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生活和人生价值模式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新生活和人生价值模式的延伸拓展。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模式的转型中,具有伟大的象征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包括: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表明,在理论语境中探索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性问题,是真正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用的思想基础。就思想观念前提而言,摆脱狭隘地将价值界定为某种“有用性”的思想误区,真正把握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的思想关系,探索核心价值观与普通中国人之间的思想转换方式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意识;就社会历史前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以解决中国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为思想立足点;就思想原则而言,确立“中国式”的思想主体、研究立场、研究方式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根”、“体”。  相似文献   

15.
"人生艺术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供了艺术的理论指导。通过运用"真善美统一"、"入世出世"、"知不可为而为之"等艺术精神,对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人生艺术。进行共产党员修养的艺术探索,对于今天共产党在其修养与人生艺术的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能满足于宏大叙事,还要就具体观点“如何化”解决实现路径问题。列宁首倡的“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其精神实质就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以及在此过程中反对特权、从严治党。通过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得以继承,形成了“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处罚”论断,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得以发展和弘扬。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不能止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映衬,文化扬弃仍然要实现“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坚持并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总结和概括我国和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结构论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突破 ,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右玉成为今日的"塞上绿洲"其根本在于拥有"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右玉精神形成于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和营养下,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是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造的各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右玉精神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和实际,高职高专学生党建的工作模式有:开展“十个一”活动,做好学生入党的引路人;精心打造“党员发展发散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架梯人;认真构建“党团工作立交桥”,做好党员争先创优的搭台人;规范制定“育苗成才”制度,做好支部建设的创牌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即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历程中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