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以及存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成为了固有的绝对规律。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反映着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本质。但是,在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在战后,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指  相似文献   

2.
论区域特色经济与中国东西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加强中国的东西合作、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这就是要探寻既能促进中西部经济更快发展,东西差距相对缩小,又不减弱东部发展势头,确保东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种思路。显然,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平衡发展规律作用加强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继续实施优先发展东部的倾斜战略,还是反过来向中西部倾斜的战略,都不可取也不可能奏效。笔者认为以市场公平竞争和遵循非平衡发展规律为前提,构建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体系,即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发现聂运麟20世纪初叶,自由资本主义已发展成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列宁依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思想的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演变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态角度看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有特定规律的 ,本文从三个层次依次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传统资本驱动条件下、产业梯度发展条件下以及创新驱动的条件下的演变 ,并对这种演变提出了一个综合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中国东西部的不平衡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列宁所发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客观规律。深刻掌握这一规律是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断言: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发展的特有规律。的确,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条规律不会因世界历史时代的变更而被“起用”或被“废弃”。然而,说“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列宁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和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科学分析,创立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科学地阐明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十九世纪的现实情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西欧、北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大体同时取得胜利。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高,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多,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问题不突出,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象帝国主义阶段那样尖锐。任何一国无产阶级单独进行革命都可能遭到资本主义各国的联合镇压而失败。马克思恩格斯也论述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之后,在其胜利的鼓舞和支持下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发现并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并领导无产阶级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片面强调均衡布局、平衡发展和同步富裕,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很大挫折。以不平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克服了传统理论的缺陷,发展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十九世纪的现实情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西欧、北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大体同时取得胜利。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高,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多,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问题不突出,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象帝国主义阶段那样尖锐。任何一国无产阶级单独进行革命都可能遭到资本主义各国的联合镇压而失败。马克思恩格斯也论述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之后,在其胜利的鼓舞和支持下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发现并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并领导无产阶级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综合平衡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我国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有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本文主要对有关这方面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些探讨。一、平衡和不平衡平衡:是指经济过程中各个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平衡,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得到统一。平衡是对不平衡而言的,平衡是相对的,绝对平衡是没有的。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经常发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只有遵循这个规律,国民经济才能高速度地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作计划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建国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布署 ,以及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继承与丰富。目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战略构想的必然实践。这一理论 ,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建者.它的主要内客包括五点;确定使用市场经济概念,在全民所有制企业问建立市场关系,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方法、是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社会主义学指导下提出的,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当今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已经“消失”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已经“消除”了,工人和资本家已经“同化”了。因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不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了。笔者认为,这种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15.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体制改革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仍有不少职工的头脑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不能自觉地应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生产和经营。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缺乏正确认识。长期以来,我们错误地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对发展市场经济不放心,甚至抱有抵触情绪,存在着以商为耻的狭隘偏见和心理状态。对市场经济的内容、概念及其规律、作用认识不清,不会用也不愿用经济手段来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这一理论和战略,遵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注重发挥地缘经济关系的优势,集聚先进生产力要素寻求共同发展,所以有利于市场经济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梳理区域经济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经验,认真考察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周边国际环境,进而探索东北区域经济实施国际化操作的对策,推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区域经…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能否协调发展是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采用实证数据对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做了定性分析,认为二者发展处于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时,在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资本主义以前,生产资料归个人私有,劳动力不成为商品;资本主义以后,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劳动力也不成为商品。现在看来,这种理论并不科学。下面谈些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中,人们只敢讲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不敢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总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而把商品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并认为计划性就是集中统一,把集中统一的程度作为衡量计划性强弱的标准。把强化这种计划体制看成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把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看成是抵制和消灭资本主义因素。结果,这种计划体制越强化,经济活动被管得越严越死。商品经济越限制,国民经济就越缺乏生命力,最后致使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陷入一种僵局。它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O世纪之交,加强中国的东西合作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陈文科研究员在《论区域特色经济与中国东西合作》一文中从结合点、支撑点和新起点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具体内涵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认为,以市场公平竞争和遵循非平衡发展规律为前提,构建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中西部转变传统发展思路、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也是东西合作、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O“集体利益至上论”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