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分析GDP与金融相关比率(JRXG)、金融结构(JRJG)与经济结构(JJJG)、金融相关比率(JRXG)与金融结构(JRJG)、GDP与金融结构(JRJG)之间的关系,其回归结果显示,上述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体经济结构提升,金融结构转变与之相应,金融深化程度提高,经济增长;同时,金融深化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也促进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化和智能化。反之,金融结构的转变与经济结构升级不匹配会严重破坏实体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令世界瞩目,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强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取一个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和四个金融发展指标,即金融相关比率指标、金融深化指标、投资水平指标及实际利率指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江西省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江西实际,对江西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结果大打折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资金的流动受到很多制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不能及时从低效率部门流入高效率部门。本研究从现有理论出发,通过收集重庆市1986—2010年有关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重庆现状分析回归结果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大量研究停留在国家的层面,对广西的相关研究显得不足。文章建立VAR模型,利用广西的统计资料,详细分析金融发展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指标、Bank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指标以及Depth指标作为衡量经济中金融中介发展规模的指标,运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通过分析GDP指标与Bank指标、以及GDP指标与Depth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对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安徽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融资活动和各种层次的金融需求,由于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迄今尚未出现一种最优金融结构模式能够适用于各国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很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借入资金并能投资到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二是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还存在高比例的传统产业,对于尚不发达的金融体系而言,是无法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而运营良好的金融体系在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金融体系出现故障,则会发生金融危机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选取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金融总体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等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1978-2010年),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一期时,金融发展规模FIR和金融结构比率PC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数LGDP的格兰杰原因,而后者不是前两者的原因;在滞后二期时,FIR和PC与LGDP互为因果关系.而金融中介效率FE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数LGDP没有因果关系.鉴于此,提出加快金融机构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以及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培育多层次,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表虚拟经济的股市和代表实体经济的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笔者试从M·宾斯维杰提出的金融窖藏理论对此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部分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经济信用化、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信贷转换率、商业银行信贷比重、直接融资比率、非公有经济信贷融资比重等6个指标对江西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选取入均从业人员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总量指标,对江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江西存在金融抑制,必须优化金融结构,扩大金融规模.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广东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广东1952-2001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广东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是否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就业结构对广东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也有明显的影响,但是主要是通过产值结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VAR模型探索了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贸易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的效应。在长期,HO变量、产品内贸易指数IIT和出口产品集中度H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而总产出是SW指标长期原因。从短期看,出口产品集中度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其他贸易指标在短期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并没有构成任何贸易指标的短期Granger原因,说明经济增长是从长期来影响贸易结构的变动。文章还结合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我国贸易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延军  金浩 《河北学刊》2007,27(2):243-24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城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本文从金融体系功能的角度探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托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并针对金融业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洪 《兰州学刊》2008,(5):89-92
文章利用1982年—2006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七个变量及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变量间存在五个协整关系。继而建立VAR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并不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而反过来,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却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并逐渐形成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国债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发行和交易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体系的健全,并通过金融发展渠道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都表明,“国债政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发挥国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将使国民生产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产业、地区、城乡结构的调整方面起好步,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这样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便会有必要的动力、良好的开端和预期的收效.  相似文献   

18.
运用西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西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的拉动效应.西部中小城市应率先放松户籍管制,刺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济发展的解释变量和内生要素,财政转型的目标模式在于促进帕累托效率优化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通过SPSS对我国1978年至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财政转型虽然改变了(或者试图改变)不同社会主体的激励方式,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共投资支出存在着结构不均衡的态势,表现为"硬性支出"膨胀、"软性支出"短缺。对传统财政的路径依赖构成了我国公共投资支出结构不均衡的制度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