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个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的确,我们过去在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时,往往强调在经济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和按劳分配,在政治上工人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政治报告中非常突出极其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是我们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这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二大报告在讲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的时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有一段精采的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一个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两个“一部分”先富裕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杜贞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木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论断,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木质,它一方面说明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消除剥削和两级分化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等,为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都直接来源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等,为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都直接来源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论述,它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概括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刻意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疑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归宿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好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的统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思想导向、智力支持、道德制约和法律监督的作用.由于思想工作放松和道德建设滞后,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功利实用、物质沉沦现象仍显严重,因此,恢复、维系和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和最高命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更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些人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论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科学、最全面的概括。另一些人也肯定邓小平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但同时又说,改革以前的理论一直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还有计划经济,改革以来的实践对计划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修正,但并没有否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只是使它们进一步具体化,这在邓小平的哩论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仍应包括公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科学论断,正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反映,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文明主要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范畴,每一范畴各自包含其丰富的内容.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无论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作为“文明”内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在其运动过程中,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其各自要素之间也是融为一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规定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手段,两者是互为目的的.两者的区分只在“物质”和“精神”的载体不同.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依靠人对物、对自然界实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对象,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  相似文献   

13.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这是一个科学论断,它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统一了认识,指明了方向。所谓核心,通常是指事物中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它对事物的其它部分起着决定、规定和制约的作用。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就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思想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本质的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二十多年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战略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往往只强调经济、政治方面,如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人民民主政权,等等;其实,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还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那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不仅强调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在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和保证作用,而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王位一体,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和历史任务。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历史范畴,它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构成。因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种历史形态中,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前进,协调发展。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指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共产主义思想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呢? 首先,这是由我们的奋斗目标决定的。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最终将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共产主义做为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的实现还是相当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标是通过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来实现的。现在我们进行的每一个斗争,提出的每一项任务,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是无产阶级尚未取得政权,尚未成为统治阶级情况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曾作过多种概括,但不管是何种概括,始终把公有制作为第一或最基本的特征。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迷误。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首先,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曾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所有制的普遍形式是氏族公有制,这种公有制在一些民族进至奴隶社会,以至封建社会之后依然存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讲到原始公社所有制时指出:“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印度遇到这种形式的一整套图样,虽然其中一部分只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在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两个概念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但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预见社会主义时,始终把社会是否和谐发展作为两个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资本运动作用的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金钱关系,阶级对立日益明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矛盾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有所缓和,但…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的社会主义观,是在马克思、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众多思想家的理论影响下,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反思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有对先哲的继承,也有对理论的修正。马尔库塞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带有乌托邦性质的,但无论如何,他关注和研究的很多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他的社会主义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观念,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