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社会学在初创时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科属性问题。所谓的海洋社会学学科属性问题,主要是解决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以及在社会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问题。如果以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来划分社会学的话,海洋社会学则属于应用社会学。海洋社会学应从"社会人假设"出发,围绕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开展大力的经验研究。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将人类海洋开发行为确定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较为合适;于此,围绕人类海洋开发行为,海洋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影响和制约人类海洋开发行为的社会因素以及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社会学的职业指向不如其他学科明确,因而社会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定位应是具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具有扎实社会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学专业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合乎逻辑地证明社会学既是一门具有独特性视角、又在研究领域上与目前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互关联着的学科,这是解决社会学学科规定性讨论中诸多困惑的核心问题.从"单一侧面"探讨社会学视角的特殊性是一种具有历史根基的新思路.文章所谓"单一"是指社会学视角的唯一性或单面性,即无需借助"综合"来规定社会学的学科对象与性质;所谓"侧面"是指复杂现象中的"社会的"方面,这不是整体而仅仅是一个侧面.依据对于社会学大师韦伯、托马斯和杜尔克姆(涂尔干)经典著作的概括,文章提出了"社会的"这个单一侧面的三个确定形式,论证了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上为避免"御用文人"或"抄抄编编"的社会学提供了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研究对象来进行学科界定,是社会学的传统做法。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宏观与微观的二难;学科史书写中"社会"的强势;以及将社会学理解为研究"社会"所带来的学科边界的模糊性。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本身在许多社会学家那里遭到了挑战。这些问题引发了对社会学学科定位的重新思考。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它独特的方法论——社会性地看待问题。比起从研究对象出发,从研究方法来界定社会学更具有可取之处。这种对社会学的再界定,必然要求用"社会性"(the social)替代"社会"(society),并将之作为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地从哲学的视角透视了技术创新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提出技术创新主客体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消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明了判定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三个原则 :学科属性原则、学科目标原则和学科视角原则 ,根据这三个原则讨论了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认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研究视角”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人认为应该在社会学或普通心理学中去寻找。也有人认为它存在于这两门学科的“交叉点”上。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而实际上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应该确定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范围。社会心理学确实有“自己本身的观点”。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8.
自从一九七九年社会学在我国恢复以来,社会学界就对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社会学者运用不同的视野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认为,要科学地把握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明确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其次,必须将社会学研究对象与本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我们要建立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其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交互作用内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在确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社会关系为主线、有一套概念范畴和逻辑结构严密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社会学是对知识或思想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学科。对于知识社会学理解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作为知识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知识"这一概念来把握。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存在决定的思想",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的不是思想与思想的关系,而是思想与社会的关系。知识社会学的关联主义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相对主义。知识社会学所说的特殊化指的是关联主义把一个断言成立的范围缩小了,是把断言的真理性的范围特殊化了,这实际上是揭示了该论断成为真理的社会条件。对于知识社会学同真理观的关系,曼海姆想要表达的观点是:知识社会学既不是真理观问题,但又同真理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宗教社会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起步的一个学科。从中国学术界对宗教社会学的学科意识、该学科在中国的主要进展、学科队伍等方面,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同时该学科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结果,对中国宗教甚至对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研究中已有的三种类别的学科体系构想,虽各具特色,但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要突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及学科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它应包括基础社会学、范畴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区域社会学四个部分.其中,基础社会学为其他部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学科体系的基石;它和范畴社会学组成社会学学科体系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价值立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而又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一套研究方法,同时也涉及到遵循何种价值立场的问题.从经典的社会学家那里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发,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我们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说价值兴趣,但在研究过程中则应该努力做到价值无涉,还原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14.
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视为一种法律文化研究或者将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理想类型方法同法律文化研究相关联,并非是当然的和无需证明的。通过梳理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以及探究当下法律文化研究的问题和进路,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相关性:首先,二者都试图采取一种社会学的视角看待法律并将社会学方法运用到法律研究中;其次,二者共同面对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亦即"如何对法律观念进行客观探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本土社会学之所以产生,西方社会学功不可没。本文指出西方社会学只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助推剂,建立中国研究模式才是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所在,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机制必须选择兼容并取的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取得现代化的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下去。对流动人口进行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就要注重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要从他们求生存的实践出发来把握这种实践与宏观体制的矛盾,并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系进而对现代化的路径进行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因为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贯穿在社会学研究的各种社会问题之中.正因如此,无论古典社会学还是当代社会学,都把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点,尤其是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热点的经济社会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完备的社会认识论,为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合理的逻辑前提.具体而言,构建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人的问题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是社会学的中心问题,因为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学研究的"中轴",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后者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要求在方法论上必须从人与社会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层面进行社会学研究.此外,构建社会学理论还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具体与抽象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逻辑原则.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当今社会学概论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却往往存在偏误。本文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教师(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度和专家与大众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只有综合三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才可以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关系的涵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社会学主要理论分析体育中有关人的社会化问题,从三个阶段来认识作为主体社会化的人在体育活动中决策、遵从、更改及适应过程,使我们加深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对体育价值的思考,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让更多的人体验体育,享受健康的生活,并为体育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问题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