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的择论在我国译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化境”说往往被认为是“翻择的最高标准”而广为引证。本文根据现有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境”说作了新的解释,指出“化境”并非文学翻译的标准,而是译者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并试图以此来澄清有关“化境”说的各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相比过去的时代,今天的年青一代在择学与择业等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有更多的让人羡慕的成功机会,比如“星光计划”大赛,比如中国“达人秀”。  相似文献   

3.
论“若”字的本义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的“说文解字”艹部说:(?)(若),择菜也。从艹、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艹。段玉裁的“注”说:“晋语”载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按“若”训为“择”,段“注”已很明显;至于“择菜引申”的话,尚不尽然。经典没有发现过把“若”作“择菜”用的文句,但许说必有所本。考“诗经、周南、关雎篇”有这样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尔雅、释诂”里面有一条说:流,择也。按“说文”本训“流”为“水行”,何以“释诂”要训“流”为“择”呢?我以为此“流”即是“若”的借用,因为“若”读“而灼切”,属于“铎部”,是“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尝试以“体”与“制”为框架,借用“大传统”与“小传统”概念,解读东晋的郊祀制度。认为这个制度以师古、适用为原则。既有依王学的改造。也有对郑学的择从。不断地清除淫祠杂祀“小传统”,向礼经“大传统”回归,其理性化、工具化的倾向突出。  相似文献   

5.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是管仲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它的提出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修旧法”的核心内容是“尊王”,而“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的目的则是“图霸”。管仲在旧制度中寻求突破,而他成功的改革则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滥觞。  相似文献   

6.
《孔子兵法·势篇》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能而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杜牧注曰:“言善战者先料兵势,然后量人材,随短长以任之,不责成于不材者也。”以上是说,善战者,不责怒师众,重要的是用当其才与有利态势的有机结合,进而造就一个“如转木石”的有利态势。历史是供人借鉴的明镜,作为领导,受教于先哲,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研究“择人任势、择能而使”之理论,探索现代领导的知人用人艺术,对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思想,任人为贤,用当其才是很有意义的. 一、择人任势,择能而使,先在知人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词语杂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是研究18世纪中原官话的不可多得的语料。由于各种原因,以往学界对它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其中十分丰富的方言俚语都很少有人问津。对该书中“投词”、“信惯”、“撞头撞脑”、“黄金入柜”、“扣”、“开拨”、“嫌择”七个词语加以诠释,对《歧路灯》的语言研究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墨子哲学的灵魂不是“兼爱”,而是墨子一以贯之的“择务而从事”思想,这构成墨子哲学的经世核心,也是墨子“非儒”的逻辑起点。墨子哲学成为“显学”的原因与先秦宋文化的特质以及墨学的“择务而从事”哲学精神有着重要的关联,这一根本精神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理解墨学必先把墨子的各种具体主张用辩证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择务而从事,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朴素表达。从这一墨子哲学灵魂出发,墨子非儒,反对的是儒学的教条化和庸俗化,坚持的是孔子的正道。  相似文献   

9.
于省吾先生择“春”是正确的。其阙疑和人们的质疑,还可用殷历法等知识给予解释。其考释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亚相容逻辑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逻辑系统内刻画系统外的“亚相容性”,这就要求对爆炸原理的作用进行限制。“逻辑择代”路径主张修改经典逻辑的语义或语形,其结果或者无法真正刻画“不”相容性,或者在技术上过于特设。“逻辑应用”路径则不主张为经典逻辑构建择代系统,而是致力于把握逻辑法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一般原则,形成了与“逻辑择代”研究路径的分野。其基本方法是引入“推出”和“相信”算子,通过刻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限制爆炸原理的可用性。“逻辑应用”路径更加合乎直观,完整保留了经典逻辑,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它的深入探讨更有可能促使形成国内逻辑学研究的主体性言说领域,其哲学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11.
点轴开发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模式。从增强海南省区域经济开发中“点”与“轴”选择的科学性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本土实际,分析了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重点研究了各级“点”与“轴”的逸择方案,构建了增长极与增长轴的结构和布局,为制订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坡公有言“雪沫乳花浮午盏,人牛有味是清欢。”这“清欢”的境界。恐怕惟有手持一杯香茗时。才可以真正体味到。于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清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缓释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13.
谢肇进士及第非万历三十年(1602年)而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杂俎》付梓时间在万历雨辰(1616年)。该书主张妇女“亦可择夫”,并提出“虚实相半”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李渔以“一人一事”为“主脑”的剧情结构理论,突破了戏曲“首重音律”的惯例,揭示了这一文体的基本规律及其艺术蕴藉。然而,李渔以之分析《西厢记》之“主脑”的“一人”为“张君瑞”,“一事”为“白马解围”的观点,却不尽合乎情理。其实《西厢记》所立“主脑”之“一人”当是“崔莺莺”,“一事”当是莺莺的“自主择婚”,并以此建构“许婚”与“望配”、“赖婚”与“私会”、“改配”与“团困”的三组二元对立剧情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择”开头的词语往往字字千钧:择校、择业、择偶……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你沉甸甸的希望,每一个词语都让你不得不慎之又慎。为什么选择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6.
士族乃汉末魏晋形成的一特殊阶层,他们在晋末大乱时保家护宗、发展势力所凭据的是当时自身的门第。一流高门皆择南迂,次等家族多留北方。乱世分宗,“以冀遗种”,为士族共识,王衍“三窟”用意在此。“门户之计”使留、迁于北方的士族抛弃“华夷之辨”,苦心择人,抓机遇,仕异族,经历坎坷。或正因此,他们比南迁士族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两晋之际士族移徙与“门户之计”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士族乃汉末魏晋形成的一特殊阶层,他们在晋末大乱时保家护宗、发展势力所凭据的是当时自身的门第。一流高门皆择南迁,次等家族多留北方。乱世分宗,“以冀遗种”,为士族共识,王衍“三窟”用意在此。“门户之计”使留、迁于北方的士族抛弃“华夷之辨”,苦心择人,抓机遇,仕异族,经历坎坷。或正因此,他们比南迁士族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唐宋千百个词调,从音节上说有长短急慢之别,从声情上说有哀乐刚柔之别,从时代上说有新声旧曲之别,因此作词先须选声择调,这比作诗择体更要紧要些。杨缵《作词五要》说:“第一要择腔。”张炎《词源·制曲》也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选择曲名,然后命意。”都以选择腔调为作词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庶、富、教的教育管理理念,以身作则的教育管理原则,自我管理的教育管理方法,礼乐熏陶的教育管理途径,“择乎中庸”的教育管理尺度,这些管理思想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与道德同作为社会规范,二者之间存在着绝对的冲突和相对的平衡。在社会主义社会,法与道德的冲突具有同质性,解决冲突的最佳模式是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择法而固执,由人治走向法治,同时,不放弃德治,以此扩大“法治半径”,力求法与道德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