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琼 《创新》2007,1(6):111-114
系统地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西方激励理论为依据,结合民营企业实际,提出民营企业在物质、精神和发展三方面的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对构建高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方式,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激励、奖金激励、年薪制、股票收入激励等;精神激励包括工作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等.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把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社会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当前社会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在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七个方面的大胆探索: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学术评价贯穿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实行年度科研经费总额拨付,扩大研究单位科研自主权;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实行"智力报偿"的激励办法;在课题资助之外实施针对学者个人的资助制度;加大后期资助力度,实施学术出版资助;在资助对象上尝试打破身份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论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结合社会科学工作实践,就建立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科研竞争与激励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反映和要求,须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市场化”。建立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必须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以及社科系统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要配套运作。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基于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分析,文章进一步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股东、高管人员的行为以及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影响,最后对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管理层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柳曙光 《创新》2008,2(1):37-4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和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为了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创新受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的限制。当前科技文化界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企业不重视自主创新的状况比较严重,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采取的相应对策是,个人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科技界加强学术原生态建设,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政策引领。  相似文献   

7.
浅论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对管理的呼唤,使职业经理人市场逐渐形成。但如今,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乏和不当。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主要是股票期权制度,而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和外约束。  相似文献   

8.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一经提出,备受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毋容置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创"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如何激励"双创"型教师,其激励机制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在"双创"型教师激励机制中引入教师需求分析,提倡建立信息传导感应机制,及时获悉教师基本情况.并从激励水平、激励空间、激励结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以期完善"双创"型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有效激励:层次性和动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朝萍 《浙江学刊》2004,(3):219-221
激励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视角和分析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激励理论.尽管如此,由于人的复杂性,激励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提出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实现激励的有效性,就必须具有针对性,建立层次激励体系;通过对人的心理发展周期的分析,提出激励必须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而调整,建立动态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西方学者对社会运动参与的激励因素的研究。首先,对不同时期、不同身份和立场的学者提出的情感、理性选择、认同感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评述,并对20世纪后期兴起的关于社会运动参与的综合解释模型进行了介绍和批判。最后文章介绍了关于社会运动组织提供的激励因素的研究典范。  相似文献   

11.
锦标制度是通过相对绩效评价来研究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重要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体产出从最高到最低排序的办法,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可观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代理人共同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解决委托人或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提高绩效产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锦标制度三十余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加速推进相关理论创新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是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家专业社会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资料搜集,探索出针对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笔者归纳总结出社会工作者的6个激励层次,依次为价值使命、人际关系、工作本身、机构条件、职业认可和薪酬福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组织开始注重团队的建设,逐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逐渐成为当前管理者和领导者们普遍采用的高绩效领导模式。本文简要阐述了高绩效团队的基本模式,好的团队需要拥有积极的成员,从而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而高绩效团队建设的必要措施包括:加强沟通,加强协作,注重过程,完善激励机制。如今团队的建设和完善也是管理者们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企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精神激励的必要性,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杨晓牧 《社会工作》2013,(3):71-76,83
从20世纪30年代起,心理学家就开始了对目标及其在组织中作用的系统研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和实践,目标设置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共事业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成为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和手段。结合当前我国社工机构社工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目标设置理论可以在目标管理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并通过构建符合社会工作目标设置的OTCA模型,开辟社工多元化激励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建立合理、公平、综合性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可靠保障.薪酬激励是激励机制中主要的方式,在员工激励和企业发展中,员工和企业作为两个博弈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员工和企业的博弈关系中,可以把二者分别看作代理人和委托人,博弈论更好地阐明了企业和员工实现整体绩效的利益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过度经济激励倾向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榛 《求是学刊》2005,32(4):51-55
过度的经济激励很容易培育起人们无限的欲望追求,而这种欲望一旦主导人们的行为,企业的分配制度就很难通过经济利益激励来实现人们积极性的持续发挥,结果导致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失灵。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调整人们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具有的多样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增加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涉及的内容,包括增加激励的责任内容和激励的竞争性等手段才能改变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能力或意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绩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分析,可以使用委托—代理分析的框架,但由于国有资产委托人的特殊性,又有着委托—代理理论不能解释的地方。通过激励机制的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发挥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时期,怎样有效激发传媒人的潜能,使得传媒品牌内部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迸发,使传媒单位打拼市场,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要发挥激励的最大效能,传媒员工需要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原则,灵活把握原则,根据传媒单位的实际情况,驾轻就熟地运用目标激励法、竞争法、奖惩法、薪酬激励法、培训激励法与自我激励法。建设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研讨有效的激励系统,采取晋升、技术激励、组织文化与精神激励等多重激励措施,严格推行绩效考核,突出"能力本位"的激励特色,努力践行岗薪制,让技能与报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激励宗旨。多管齐下,才能挖掘发挥传媒人知识员工潜能,使得新闻人与传媒业达到双赢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李红星 《阅江学刊》2013,5(2):77-81
社会管理创新是政府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调动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是增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激励相容的利益激励机制,形成利益导向,可以充分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关注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达到个体理性逐利目标与政府资源配置目标相统一的激励相容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